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族企业权力代际传承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企业权力的代际传承会产生企业权力结构和知识结构的重构,这对企业成长产生多方位的影响。本文以红豆股份为样本,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家族企业权力代际传承对企业业绩的影响。结果表明,家族企业权力的代际传承对企业的经营会产生震荡影响,权力继承者具有经营扩张性的倾向。  相似文献   

2.
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主要障碍与解决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事实表明,权力传承已成为家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死结"。如何实现权力平稳过渡,引导家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存在主要障碍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家族企业传承机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内地的民营企业中家族企业占70%以上。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4年,家族企业中有1/3能够传承到第二代,只有不到一成能够"活"过第三代,淘汰率高达90%,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富不过三代"。大量事实表明,权力传承已成为家族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生死结"。如何实现权力平稳过渡,引导家族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分析中国家族企业传承问题的产生原因基础上,提出些建议,希望对中国家族企业的顺利传承提供些帮助。  相似文献   

4.
作为我国家族企业代际传承首选形式的子女接班,由于我国家族企业深受"家文化"的影响,目前存在职业经理人队伍和市场不成熟,规模小、技术含量低的现状,家族企业尚未发展到两权分离的程度,故采用"子承父业"的接班模式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我国家族企业子女接班未形成制度化,存在子女接班人选择的主观性和随意性、缺乏权力传承协调和移交机制等危害,最终导致信任危机和影响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等一系列的后果。因此,家族企业子女接班从子女接班人的甄选、培养、评估和考核、奖惩到最后获得继承权,需要运用人力资源管理的视角来分析,以此强化子女接班制度化管理思维。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家族企业处于代际交接的关键阶段,代际传承的问题困扰着许多企业家,如何顺利地实现交接是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总结欧日等国家长寿家族企业的传承模式、家族企业价值观、培养模式、核心理念以及企业创新等五个方面,基于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视角,结合我国家族企业传承现状,归纳出对我国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的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家族企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代际传承的成功与否及其效果对于家族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和命运。家族企业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对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对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进行研究对于我国家族企业的传承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华人家族企业在内部治理的诸多层面具备一定的独特性,文章认为华人日常社会的关系嵌入是导致这些独特性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关系”分别影响了华人家族企业的资源分配、权力分配、决策流程以及代际传承等,“关系”在华人家族企业的初始阶段豁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随着企业规膜的扩展,“关系”嵌入弱化了华人家族企业的组织理性以及制度理性,也制约了华人家族企业的传承和扩展。  相似文献   

8.
对于家族企业,人们一般总认为它落后,因为它的权力在家族中传承,任人惟亲。针对这种情况,人们往往认为,改变家族企业的落后状态,就是让它走向职业化管理,即实  相似文献   

9.
"子承父业"是目前我国家族企业权力交接中的主流模式。本文借助家族企业双系统理论,深入分析该种模式在家族企业权力交接中的优势与劣势。在此基础上,结合兰斯贝格的企业家庭发展理论,提出"子承父业"不仅仅是简单的职务更替,更是家族企业发展的一项长期规划。与企业家庭发展四阶段相对应,"子承父业"权力交接过程也包括四个阶段。因此,还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该模式中家族企业权力交接的流程及各阶段对应的问题,以期帮助家族企业顺利实现权力交接。  相似文献   

10.
在欧美各类企业中,不少家族企业有旺盛的生命力。据了解美国约有70%的家庭企业传承到2代,有近20%的家族企业可以传承到第3代,有15%的家族企业能够传承到4代以后。在美国500家大企业中,有40%为家族企业。象美国福特、杜邦、韦尔豪泽等公司,都是名震全球的长寿家族企业。近年来,我国江、浙、粤等沿海地区的家族企业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构成中不可小视的一股增长力量。探索欧美家族企业成败得失,对于我国家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借鉴作用。欧美家族企业能保持旺盛生命力,主要源于家族企业在产权治理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传承与创新,不断注入家…  相似文献   

11.
代际传承对家族企业的影响受到了各界的关注。以我国上市家族企业为研究样本,基于资源观理论和资产专用性理论,实证分析了代际传承对家族企业接受私募股权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未完成代际传承的家族企业相比,已完成代际传承的家族企业接受私募股权投资显著减少。进一步研究发现,代际传承中接班人的培养模式同样会对家族企业接受私募股权投资产生影响,在代际传承后,相对于内部培养,外部培养接班人的家族企业更倾向于接受私募股权的投资。研究结论可为资源观理论和资产专用性理论的争论提供实证证据,为家族企业选择接班人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价值工程》2015,(27):8-10
本文以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针对中国家族企业在传承模式上的困惑,引用相关经济学理论和博弈分析的方法,探讨在当代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选择代际传承模式的内在动力源泉和传承机理。实现我国家族企业代际之间的有效传承,无论是对家族企业还是企业家族都是十分重要的。家族企业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形式,研究它的传承对于其他形式的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具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经济转型、海西经济建设深入开展时期,闽商家族企业顺利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在积极参考、吸收与借鉴欧美家族企业传承的成功经验与特点,闽商家族企业在思想观念上要与时俱进、做好传承计划、重视继承候选人的培养、完善家族企业管理模式、加强家族文化的培育与建设、成立家族委员会或理事会负责传承工作的推进等,努力推进家族企业顺利过渡.  相似文献   

14.
高俊  张晓丹 《现代企业》2011,(10):39+42
改革开放引领了中国近30年经济的腾飞,中国的民营企业得以迅速发展壮大,民营企业中的90%以上是家族企业。企业传承对家族企业而言是一次痛苦的蜕变,美国布鲁克林家族企业学院的研究显示,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8%未能传到第3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4代以后还在经营。我国的家族企业发展历史短暂,由于我国的文化传统、外部市场、职业经理人市场、法律等宏观条件诸多限制,我国家族企业传承存在诸多难题。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家族企业进入代际传承的高峰期,代际冲突作为影响传承结果的重要因素,却没有得到学术界足够的关注.选取三家典型的家族企业,综合系统地研究了家族企业传承中代际冲突的成因、类型和对传承的影响.研究发现:①家族企业传承中的代际冲突可以分为认知型代际冲突和情感型代际冲突.②成长环境和教育程度的差异容易形成两代之间的认知型代...  相似文献   

16.
基于我国家族企业的传承困境分析,对企业传承过程中继任者计划缺失的原因进行研究,揭示企业传承困境的内涵,给出家族企业继任者计划缺失的主要致因。在研究中采取案例分析和文献整理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企业继任者计划构建的关键路径,构建企业继任者计划的企业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最后给出我国家族企业的继任者计划建议。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16-2020年我国上市家族企业为样本,研究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代际传承对家族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的负向影响;(2)风险承担在代际传承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中发挥中介传导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对面临传承与创新双重挑战的家族企业顺利完成交接班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代际传承是决定当前中国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文章选用2009—2019年中国上市家族企业数据,从管理权传承与股权传承角度研究代际传承对家族企业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创始人政治关联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家族企业的股权传承和管理权传承会对企业会计稳健性产生正面影响;从创始人特质视角出发,创始人政治关联会削弱家族企业代际传承对会计稳健性的促进作用。文章基于管理权传承与股权传承视角,探讨代际传承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有助于丰富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方式的研究;另外,从创始人特质视角拓展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与会计稳健性关系的研究,有助于丰富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后果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一)家族价值观视角下的财务管理策略 我国家族企业要顺利完成“子承父业”的换代,不能忽视家族价值观问题。大多数家族企业的传承都伴随着家族企业向现代企业的转变,企业的理财主体更加细化和多元化,家族企业应在传承过程中不断调整企业的价值取向,以达到与环境的契合。  相似文献   

20.
本文构建了控制权资源要素代际传承的理论模型,探讨了如何从财产性资源与知识性资源以及参与者特征和情景因素的视角识别资源要素的获取路径,具体通过HX钢铁、XXWLH股份、FT厨具三个案例的深入分析,验证了权力的多维度划分和权力资源基础等相关理论,归纳了各要素对传承结果的作用机理及经济后果.研究发现:家族企业代际传承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