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创业者及其新创企业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研究其如何借助外部关系网络提升创业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创业网络理论,以大学生创业者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关系建立能力负向影响创业资源编排,正向影响创业风险承担,而关系协调能力对创业资源拼凑和创业风险承担均具有正向影响。创业资源编排正向影响创业绩效,而创业风险承担对创业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创业激情正向调节创业者网络能力对其创业绩效的影响。本文从网络能力视角深化了创业绩效提升机制研究,提出创业者应提高网络能力、对外部资源的利用能力和对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政府应进行及时有效的创业扶持,从而为创业者实现创业成长提供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2.
正微创业的提出最早出现于2011年1月发起的一项"中国互联网微创业计划",该计划首次提出了微创业一词。微创业是指创业者在拥有极少资源或者投入极少资源,经过努力,完成经济资源积累或者社会资源积累,为下一步创造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我孵化过程。创业者是用微小的成本进行创业,或者在细微的领域进行创业,是一种自主解决就业问题的创业模式。微创业人员所选择的项目一般为投资小、风险低、见效快、经营时间灵活、收益稳定的创业项目。  相似文献   

3.
创业者个人主动性与创业社会支持网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创业者个人主动性与创业社会网络和社会支持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在文献研究和访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个人主动性与社会网络及社会支持问卷,对获取的预测数据和正式测量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中国创业者的社会网络存在关系社会网络和利益社会网络共存的二元制模式;②创业者的个人主动性在获取社会支持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任务主动应对维度扮演重要角色;③社会网络本身对社会支持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两年大学生毕业面临就业难的问题让大学生创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鼓励大学生创业使大学生创业活动成为解决大学生毕业就业难以及推动经济增长的双赢"利器"成为决策者的当务之急,也是摆在政府,大学和学者面前的焦点课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及访谈大学生创业者,结合现有文献总结了我国大学生创业的现有问题,并根据调查结果通过大学生创业者的视角给高校提供可行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基于创业者认知的创业孵化环境构成要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孵化器是一种介于市场和企业之间的新型社会经济组织,它通过提供一系列创业企业发展所需的管理支持和资源网络,降低创业企业的创业风险和创业成本,提高企业的成活率和成功率.本文从创业者认知的角度出发,通过实证数据分析出构成创业孵化环境的主要要素,即创业政策支持、创业孵化网络、创业辅导培训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时,提出了深化高新技术创业企业孵化服务体系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6.
自主创业开辟就业新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个人自主创业活动日益活跃,创业的主体也已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阶层,自主创业越来越获得社会的认同,一些自主创业在解决创业者个人就业的同时还带动和促进了更多人的就业。在我国劳动力供求矛盾严峻的情况下,自主创业不仅成为个人实现就业、进而实现人生价值的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对于创业者伦理的研究增加,主要集中于创业者对于创业机会识别和创业机会利用的伦理性分析。社会企业作为一种新兴社会组织,在我国正处于初步探索阶段。本文将结合创业者伦理与社会企业两者,分析社会企业创业者在创立社会企业时所面临的伦理问题,并结合实例阐述现有社会企业创业者对于伦理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上升,提高学生的创业率是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的主要途径,然而提高学生创业率需要面对学生创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做好心理咨询工作。创业心理咨询案例就是通过系统分析创业者所一直忽视的资源及力量,让创业者在内心深处觉得有力量、有资源解决当前创业过程中的所有问题。本文主要是通过创业心理咨询案例对学生创业积极作用分析,阐述如何提升学生的创业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劳动力市场中创业者的创业回报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考虑到创业本身存在自选择问题,本文使用处理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回归,结果发现:创业者的收入显著高于就业者,同时创业者也会获得"较多"的非货币回报;创业者的健康状况和幸福感都要优于就业者,创业者的工作时间也比就业者长。以上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是适合创业的市场,应该制定鼓励创业的公共政策,以实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方面要完善我国的创业教育体系,加强创业教育,全面、有效地提高创业活动的质量,另一方面需要积极完善创业政策,扶持创业企业,整合创业资源,催生创业机会。只有这样,才能让个人从创业中收益。  相似文献   

10.
给别人打工不如给自己打工。随着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善,创业的人越来越多。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很多创业者由于不懂得如何创业,在创业之初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有没有人想过为这些创业者答疑解惑呢?假如开一家能解决创业者大量难题的“创业者超市”,是不是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现有文献研究为基础,依据我国社会实际现状,对创业者网络能力进行了详实的界定。通过对创业者网络能力的界定,无论站在企业层面还是个人层面对创业过程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公益创业日益受到大家的关注。为深入研究公益创业与商业创业的联系和区别,从两者基本概念、创业者属性和创业环境三个方面进行多维比较。公益创业与商业创业相比,更加强调社会问题的解决和社会财富的创造;公益创业者与商业创业者相比,更加强调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推动力;公益创业环境与商业创业环境相比,更加需要推动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公益观念的营造。基于公益创业的社会价值,为推动我国公益创业实践,需要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3.
一、创业机会研究视角 创业机会是客观存在的,往往起源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而且,资源和网络等创业要素同样存在于环境当中。创业者是创业机会过程的主体,在创业机会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主观能动作用。创业机会过程是创业者与创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近年来进入经济新常态, 经济增速逐渐放缓, 创业成为激活社会经济的关键方式之一. 2015年被称为中国第四次创业大潮的起点, 创业的成功与否在于创业的环境和创业者, 创业环境优越的地区自然吸引高素质的互联网领军人才的加入, 创业环境非优势地区就会难以加速地区市场的正常新陈代谢, 造成地区经济结构僵化, 无法释放地区经济活力.  相似文献   

15.
由于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党的十七大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思路。本文从社会支持网络的角度分析大学生自主创业中的创业困难,构建出涵盖物质支持、信息支持、精神支持、服务支持的新型创业社会支持网络,从而为创业者提供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支持,旨在提高创业成功率,实现创业带动就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效果推理是创业者在不确定性环境中开展创业活动的思维和行动方式。在不确定性高的产业集群内,创业者效果推理的运用受产业集群网络驱动,并依赖于产业集群网络。本文分析了效果推理与产业集群网络的动态变化关系,研究表明:效果推理和产业集群网络的关系存在三个层次,分别为创业者个体层面的效果推理、创业者在产业集群内互动的效果推理、产业集群内集体认知的效果推理。产业集群创业网络关系和网络结构的变化对效果推理产生影响。因此,创业者应积极构建产业集群创业网络,充分利用集群网络实现集体认知的效果推理,同时考虑集群网络的动态变化对效果推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创业资源是高科技创业企业成功的重要支撑,而社会网络又是高科技创业企业获取资源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网络结构与成员关系两方面分析了社会网络对高科技创业企业资源获取的影响,提出了基于社会网络的高科技创业企业资源获取方式。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资本与创业道路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资本的重建与振兴对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鼓励创业是政府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举措之一,而创业的本质就是创业者全身心投入的一个社会实践过程,它比雇佣就业更复杂,是对创业者自身素质和其社会资源利用状况的综合考察。文章探讨了社会资本在创业中的作用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改草开放的迎春花最先绽放在春江水暖的南方特区.那是三十多年前的第一次创业大潮.一批批热血青年怀揣创业的激情和梦想纷纷涌入特区。一时间,“经济特区”成为当时整个中国社会的最热词汇.随着特区政策的深度开放、资源的快速集聚.在创业者们不断创新的摸索前进中.经济特区逐渐成为引领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复杂的创业环境下,经历过失败的创业者是否还会选择再创业已成为重要研究议题。然而,以往研究忽略了正念对再创业意向的激发作用,也忽略了风险规避在再创业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与经验学习理论,本研究提出特质正念促进创业者失败学习,进而激发再创业意向;此外,风险规避作为情境因素对上述中介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为检验假设模型,本研究搜集了232位创业者的问卷调查数据。层级回归结果表明,创业失败学习是特质正念与再创业意向之间的重要中介机制,风险规避正向调节创业失败学习与再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从创业者特质正念视角丰富了再创业意向理论研究,同时,也启发创业者在实践中如何应对再创业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