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房地产价格是重要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运用SVAR(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财政、货币政策通过房地产价格作用于经济的传导过程进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货币政策的传导比财政政策的传导更畅通,房地产价格对总量经济又重要的影响作用,房地产价格作为政策的一个传导途径,其效率不高。  相似文献   

2.
货币政策影响实体经济的主要传导途径有三个:利率途径、汇率途径和信贷途径。制造业中,不同的行业对这三种传导途径的反应速度和深度均不同,所以统一的货币政策对不同产业往往带来不同的影响,这种影响既包括产量也包括价格,被称为货币政策产业效应的非对称性。本文利用向量自回归和脉冲响应函数证实了我国货币政策对制造业中各产业存在的这种非对称性,提出并检验了造成这种产业效应非对称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我国货币政策在防治通货紧缩中的局限与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货紧缩是近几年影响我国经济的主要问题,我国采用稳健的货币政策对付通货紧缩。但是由于我国选择货币供应量为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在通过货币供应量影响投资和消费的过程中,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通,影响了货币政策效用的发挥。因此,必须寻求有效的途径,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改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以防范和治理通货紧缩。  相似文献   

4.
马嘉宾 《企业导报》2011,(8):130-131
本文在货币政策传导理论基础上,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房价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分析可知,房价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房价渠道的传导效率整体而言比较高,由此而知货币政策和房价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金融市场是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载体,货币市场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规范货币市场是中央银行尝试间接调控,确保货币政策及时传导的必要途径,也是有效的货币政策传导的前提。近年来,我国货币市场有了长足发展,初步具备了承担货币调控的基础,但同时也存在许多急待解决的问题。积极培育和发展我国还不够健全的货币市场,是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论提高我国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和金融创新的深化,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越来越大,并逐渐成为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渠道。由于市场规模有限、金融一体化程度较低等因素的制约,我国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低下。因此,应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的理论和成功经验,通过扩大股票市场规模、调整和优化市场结构、疏通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联系渠道等途径,构筑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基础条件。同时,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应关注资产价格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中国资本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运用单位根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协整检验方法,对中国货币政策实施与资本市场传导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到资本市场的传导机制是顺畅的。相对于利率而言,货币供应量对资本市场有较大的影响,M0和M1都对资本市场存在着正向的因果关系。在从资本市场到货币政策目标的传导机制中,资本市场的变化通过财富效应和“q”效应等途径影响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进而对总产出或国民收入产生影响的传导机制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利率市场化下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作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敏婕 《会计之友》2007,(35):62-63
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介绍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重点分析了利率市场化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作用.指出对利率政策有效性的传导应做出两方面的努力积极稳妥的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9.
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包括货币渠道和信贷渠道,由于金融市场不发达、利率管制等原因,中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信贷渠道传导。20世纪90年代后期,受金融制度改革和信贷需求萎缩影响,信贷渠道受阻,导致货币政策传导不畅,货币政策效应下降。本文就此讨论了信贷渠道受阻的原因及其产生的影响,并提出疏通信贷传导渠道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田敏婕 《会计之友》2007,(12Z):62-63
本文通过回顾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介绍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重点分析了利率市场化下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作用。指出对利率政策有效性的传导应做出两方面的努力;积极稳妥的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1.
崔秀荣 《企业经济》2007,(12):128-130
目前,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出现了明显的阻塞现象,资金无法顺畅地从金融机构内部进入到实体经济中。本文通过对我国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现状的分析,得出微观传导主体——金融机构、企业、消费者的市场化行为不够是引起传导渠道不畅的主要原因。为理顺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充分发挥货币政策作用,政府需从规范传导主体行为上着手。  相似文献   

1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畅通与否直接决定货币政策的效果。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受制于多种因素 ,也遇到多重障碍的影响。本文从分析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因素和障碍入手 ,提出了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3.
经济危机的内涵很广泛,它并不单单指金融危机。经济危机在国家之间的传导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如通过商品流动和资本流动。其通过商品流动的主要传导渠道是国际贸易,通过资本流动的主要传导途径是汇率、利率、信贷关系和各国货币政策。研究经济危机在国家间的传导方式不仅可以使我们客观的评价过去经济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还可以对未来起到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研究进行回顾与评价,归纳出其共性和适应我国国情的部分,然后比较分析了我国与西方国家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并提出了借鉴西方理论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信贷渠道在我国货币政策传导中的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琼 《价值工程》2008,27(4):163-166
根据货币政策传导理论,银行信贷渠道和资产负债表渠道是货币政策信贷传导的主要方式。从2003年开始,我国中央银行连续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文中介绍了此轮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现状,指出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仍然存在梗阻,应加以疏通。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货币政策通过四条主要途径来影响宏观经济总量(Frederic S.Mishkin,1996),即利率渠道、汇率渠道、非货币资产价格渠道和信贷传导渠道,这四种传导渠道是建立在发达的货币市场和完善的金融机制基础上的.而我们国家目前利率还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也是采取了钉住美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以及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等都阻碍了货币的传导,使得国家货币政策的调控信号无法被顺利的传达下去.因此必须加快建设有广度有深度的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完善金融工具,才能为利率市场化,资本项目完全放开创造良好的条件,央行的货币政策才能更通畅的传导.  相似文献   

17.
股票市场影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西方金融理论,股票市场对实体经济作用的途径主要有托宾(Tobin)q效应、非对称信息效应、财富效应和流动性效应。通过将股票市场因素引入修正凯恩斯模型,建立一般均衡下的扩展IS-LM模型,采用TSLS定量分析股市对我国宏观经济及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实证分析显示,目前我国股票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机制并不畅通,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关系本位的文化。渗透于我国社会生活的所谓关系网,对我国的经济活动有深刻的影响。本文选择了关系型融资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这一视角,通过构建关系型融资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的模型,考察了银行收益与融资量和概率间的关系,同时考察了企业融资需求与价格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央行单一紧缩货币总量、管制利率政策都难以有效控制商业银行的关系型贷款量,而关系型融资情况下信息不对称和预算软约束的存在更使央行的货币政策难于有效传导,央行的总量性货币政策难于奏效。为此,本文探讨了提高央行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对策,以期达到货币政策对关系型融资的有效传导。  相似文献   

19.
基于房地产价格的视角,采用我国1998年第一季度至2008年第二季度的相关季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以房地产价格为代表的资产价格传导渠道已经成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一条重要渠道,货币政策传导到房地产价格后将进一步传导到实体经济。央行应该充分发挥资产价格对货币政策的传导作用,从而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更好地调控宏观经济。  相似文献   

20.
喻波 《活力》2005,(7):78-78
一、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现状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主要是以稳定物价和促进经济增长为目标,通过信贷配给和利率机制进行传导,由于我国仍然处于经济转轨时期,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不畅,造成了我国货币政策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如1996年5月1号开始到2002年2月21号,我国相继8次降低银行存款利息,虽刺激了国内需求,但是仍需要我国进一步去完善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