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刑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强制性和对人基本权利的剥夺可能性最为明显,因而刑法中人权保障的意义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刑法中的人权保障理念进行历史地、比较地分析,从而分析出其与人权观的发展演进有着相同的轨迹。  相似文献   

2.
刘文博  敦洁 《企业导报》2014,(12):133-133
人权,从一般的理解上来说,是人能够生存所应该享有的权利。生存的人要求能够实现自己的尊严与价值,在人类历史发展中,正是通过不断对人权的追求,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从专制专向民主,从人治走向法制。今天,世界各国都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法律的基本原则。也是现代化社会追求的目标。文章将对劳动者在劳动关系方面的人权保障展开论述。则是通过劳动法律的立法及实施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王俊 《乡镇企业科技》2013,(31):176-177
文章通过分析人权保障的理论根据,为保障罪犯人权提供了理论支持;通过调查研究,我们看到我国罪犯人权中存在很多不足之处,并分析造成我国罪犯人权保障不足存在的障碍性因素,同时,通过提出保障我国罪犯人权的对策,使我国罪犯人权的保障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4.
人权保障是当今时代民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人权的确认和保障已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因而,国际人权公约也相继出台.我国先后签署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表明中国政府正在以更加宽广的胸怀来对待人的权利问题.然而,当前的实定法和社会现实状况却与以上两个人权公约存在较大的差异和冲突,因此如何协调这些冲突和差异成为完善我国宪法人权保障制度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5.
在任何社会,弱势群体的存在都是不可避免的,因而如何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也就成了任何社会都不能回避的重大课题.对弱势群体的人仅保障,首要的任务是将弱势群体的人权实证化为法律权利.本文从弱势群体的界定、弱势群体的困境、弱势群体形成的原因以及如何完善弱势群体权益保障的制度和对弱势群体人权保障的建议等方面简单论述弱势群体的人权保障.  相似文献   

6.
史雅萍 《民营科技》2013,(4):189-189
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障如何,是一个国家人权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反映着一个国家民主、文明与进步的程度。我国的侦查程序,是指公安、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有关的强制措施。它分为立案、实施侦查行为、采取强制措施、侦查终结四个相互联结的环节。人权是法治的核心内涵,只有使人权得以充分保障,才能使法治和民主得以实施。在刑事侦查过程中注重人权保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伍杨 《活力》2013,(1):28-28
2012年3月14日全国人大通过了《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刑事诉讼法,新刑事诉讼法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作为执法活动的主力军.公安机关如何在执法过程中保障人权成为贯彻执行刑事诉讼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根据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内容就公安执法中的人权保障问题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王进美 《活力》2012,(6):58-58
人权是国家施行民主制度的具体表现之一,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人权思想,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是我国人权的理论基础。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发展,人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有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人民的基本保障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孙思晗 《中外企业家》2013,(6Z):266-270
新刑事诉讼法将"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载入刑诉法典,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的大事,也是我国民主与法治进程的一个里程碑。新刑诉法坚持统筹处理好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关系,其证据制度、强制措施、辩护制度、侦查程序、审判程序、执行程序、特别程序中均体现了人权保障原则。要有利于保证准确及时地调查犯罪事实,正确应用法律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人不受刑事追究,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保证公民的诉讼权利和其他合法权利。笔者以新刑诉法为视角对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的内涵、新修订的刑诉法在人权保障方面的新进展、我国刑事诉讼法中人权保障原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别阐述,详情如下文所示。  相似文献   

10.
辛文学 《活力》2004,(11):145-145
现行宪法的第四次修改把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是中国人权保障事业的里程碑,标志着以宪法为基础的、有中国特色的人权保障制度已初步形成。随着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现有法律制度中不符合宪法原则的部分将无可辩驳地遭遇质疑。这种由于根本法的修改带来的对整个法律体系的影响,将有力的推动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人权保障乃现代刑事诉讼之灵魂。诉讼目的的确立,诉讼主体职能之配置,诉讼结构之建造,无不受制于人权保障的理念,并为人权保障的理念所左右。在刑事诉讼中人权保障如何,是一个国家人权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反映着一个国家民主、文明与进步的程度,因此,我国从刑事诉讼的立法到司法,应始终把完善冤案、错案预防机制,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2.
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均重视保护刑事被告人的权利,而刑事诉讼被害人的当事人权利却长期被忽略。这种状况直到二战前后犯罪被害人学的兴起,才得到改变,各国逐渐重视保护被害人的权利。我国1996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顺应国际潮流,对被害人的权利保护有了很大发展。尽管如此,被害人的权利从根本上说还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法律的规定与现实的需要还存在很大差距。本文拟从对目前的国际标准以及我国被害人保护的缺陷入手谈谈完善对被害人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吕铁成 《活力》2010,(12):116-116,118
所谓人权,就是人在其所生活的社会.特别是国家中所应当享受并得到充分保障与实现的各种权益。充分享有人权.是长期以来人类追求的理想。  相似文献   

14.
在侦查中保障人权和提高侦查效率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当前所存在的为了追求高效率而侵害人权的情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种矛盾可以通过实现侦查的法治化和科学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人权保障是现代刑事诉讼之灵魂。完善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是现代刑事诉讼的发展趋势,也是发扬诉讼民主和健全法制的要求。侦查程序作为刑事诉讼中一个独立的阶段,是实现人权保障的关键性阶段。刑事诉讼要保障基本人权已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识。在刑事诉讼的文明发  相似文献   

16.
法律体系中,刑事诉讼法是仅次于宪法的基本法,它被称为小宪法.两次人代会审议最终通过,对于过去十六年的法律进行了意义深远的大规模修改。引起国内外的广泛议论。本文在阐述新刑事诉讼法的基础上,结合宪法人权等内容,重点阐述新修订的法条对人权保护的措施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案例的方式引出刑事侦查中犯罪心理学的运用问题。首先论述了犯罪心理学的含义和发展概况;其次分别从心理分析学、不同接触理论和异常人格理论论述了犯罪心理学在刑事侦查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8.
公平正义是媒体监督与包括刑事侦查在内的司法活动所共有的价值目标和追求,也是构建侦媒和谐关系的最大公约数。侦媒和谐是信息传播现代化、公共管理法治化的必然要求,达成这一目标,是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司法改革、遏制司法腐败的迫切需要。传媒与司法的互动、合作,应在制度性框架内有序进行,双方应尽力避免非理性的冲突和干扰,为侦媒良性互动、和谐合作优化制度环境和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9.
周岩 《企业导报》2011,(21):20-21
本文针对近几年社会存在的住房问题,对住房人权进行探讨。本文理论与现实并重,通过系统分析我国住房人权的现状,运用系统分析法、案例及实证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住房人权存在的问题进行法理探讨。剖析了我国住房人权的根源问题,并得出了充分实现住房人权的理论措施。  相似文献   

20.
1991年11月1日,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开宗明义地指出:"人权"是个伟大的名词,享有充分人权,是长期以来人类追求的理想,可见中国政府已经比较重视人权。本文以我国宪政建设的发展为切入点,以期阐明我国人权事业的建设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