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村金融扶贫工作长期以来存在着落实难的问题,为解决这一困境,本文通过研究福建省寿宁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开展的"背包银行"运行机理,对其运行数据实证分析,以期得出"背包银行"金融服务工作业绩与金融扶贫服务水平之间的关系,并为金融扶贫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兰州银行,一家充满生机又极富地方文化气息的城商行。从“普惠金融践行者”到“特惠金融”,从根植小微“三农”到精准扶贫,兰州银行正在以本土银行的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将惠民、便民、利民的金融服务,送到包括贫穷家庭在内的百姓身边。扶贫攻坚成为“十三五”时期国家的中心任务之一,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重要的工作方向。而对于贫困人口较多、  相似文献   

3.
青海是我国经济后发地区之一,贫困人口众多。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把扶贫、脱贫作为关乎党和国家政治方向、根本制度和发展道路的大事,对扶贫攻坚和精准扶贫作出新的战略部署。为此,青海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以下简称“农信社”)专题研究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明确将金融支持精准扶贫工作作为当前以及“十三五”期间的重点工作,加快推进青海贫困人口整体脱贫的步伐。成效显著特点鲜明2015年7月31日,农信社与青海省扶贫局签订了《金融扶贫框架合作协议》,取得了扶贫开发金融服务主办银行资格。按照该协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家扶贫的策略的进一步开展,如何把金融扶贫的核心要求与基层人民银行的职能结合起来,全面发挥银行系统在金融扶贫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对脱贫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希望通过借鉴国内外银行系统支持扶贫工作的先进模式和经验,探讨基层人民银行参与金融扶贫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5.
金融在扶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进入后扶贫时代后,贫困治理重点发生变化,金融扶贫也应在总结前期扶贫经验的基础上,改变扶贫模式,以适应后扶贫时代贫困治理的需要。“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模式破解了农民“贷不到”、银行“不愿贷”、贫困地区产业发展难的三大问题,大大降低了涉农贷款的申请难度,为贫困户脱贫引入资金活水,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文章基于对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政银企户保”金融扶贫模式的调查,分析后扶贫时代金融扶贫的难点,认为需要将金融扶贫政策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高政策宣传的针对性、增强贷款产品的灵活性、实施居民家庭金融能力提升计划等,从而实现参与各方的共赢。  相似文献   

6.
文章首先介绍了甘肃省金融扶贫的政策背景和金融扶贫投入情况,之后分析了金融扶贫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认识和观念问题,政策上的“全覆盖”与现实需求有很大距离,免抵押和免担保增加了金融资金运行的风险等,最后提出了创新金融扶贫方式的对策建议,包括尊重市场运行规律,用“结构贷款”取代“全覆盖”政策,对农村贫困户要进行起码的发展和还贷能力评估,担保和抵押要区别执行,尽快建立“全社会信用体系”,“单腿模式”要向“多元模式”转变,高度重视“债务偿还能力”等。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农业银行山东安丘市支行李兴华2016年6月23日来稿指出,为加大金融扶贫工作力度,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银行应联合政府有关部门建立金融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完善支农和扶贫项目贷款、小额贷款扶贫担保基金、金融产品服务等支持保障措施,大力推进金融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自2014年3月人民银行等七部委在《关于全面做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银行"精准扶贫"所需要承担的任务以来,"金融扶贫"在消除贫困、解决扶贫龙头企业贷款难、贷款贵问题以及产业脱贫等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随着扶贫工作深入开展,"金融扶贫"攻坚过程中暴露出一些问题,对银行风险控制构成一定挑战。金融扶贫工作暴露出政府和市场边界模糊以及"精准扶贫"不精准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机构萎缩、农村资金外流、农民贷款难等成为影响金融支农扶贫工作的难点问题。穆罕默德·尤努斯在孟加拉国创办的乡村银行(格菜珉银行)通过小额贷款帮助贫民摆脱贫困的实践模式及成功经验值得借鉴。本文介绍了尤努斯小额贷款模式的主要特点,针对我国金融支农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借鉴尤努斯小额贷款模式,促进我国金融支农扶贫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陕西省宜君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人民银行定点帮扶点。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围绕银行营业网点和农村普惠金融服务点等相关金融服务标准,在定点帮扶地区探索实施“金融标准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行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以宜君县为样本,梳理金融标准助力金融扶贫实践的经验与成效,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标准的作用促进金融扶贫和乡村振兴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共产党对全国人民的承诺,金融扶贫贷款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扶贫贷款的资产质量事关金融系统的稳定。本文从银行的视角指出扶贫贷款风险防控需要做好紧跟财政收支安排、把控扶贫源头风险、完善内控体系建设、整合其他资源、强化扶贫能力建设、注重扶贫效果的六方面工作,以期望为银行做好风险防控工作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结合我国金融扶贫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重新定义了金融扶贫工作的内容并分析其主要特征,分析了金融扶贫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精准扶贫”的背景,对如何继续做好金融扶贫工作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农村金融信贷服务是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新时期涉农金融机构员工"背包银行"面对面服务则为解决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农户的融资难问题提供了新途径。文章以宁德市寿宁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开展的"背包银行"服务为研究样本,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实证检验"背包银行"金融服务代表性指标与涉农贷款余额之间的关系,并就优化"背包银行"服务模式,深入发展农村普惠金融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做好金融扶贫这篇文章,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步伐。要加大对脱贫攻坚的金融支持力度,金融在克服疫情影响、夺取脱贫攻坚战中可发挥积极作用,应用好金融政策,积极创新金融工具,做好农业恢复生产和脱贫攻坚工作,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在陕西银保监局引领下,陕西银行保险业各单位紧扣陕西脱贫攻坚实际,聚焦金融扶贫工作,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帮扶、消费扶贫、参与防返贫机制建设等一系列符合金融运行特征的帮扶举措,持续打出金融扶贫组合拳,形成金融合力,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蓄积了坚实力量,助力陕西多个贫困地区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  相似文献   

15.
1月13日,由甘肃省金融学会丝路普惠金融研究中心主办的“决战脱贫攻坚下的金融扶贫”座谈会在兰州召开,来自政府、高校、金融机构及业界的多位领导、学者和专家围绕“金融扶贫”这一主题,分别从风险防控、产业扶贫、理论创新等角度阐述了各自的思考和建议,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金融扶贫要重视风险防控工作中共甘肃省委党校李含琳教授认为,近年来甘肃省农村扶贫开发中金融扶贫占据主要地位、优惠最多、投入最大,要重视金融扶贫中可能出现的贫困户借钱不还的观念风险,扶贫政策的全覆盖与信贷需求错位的结构风险,财政贴息风险,免抵押和免担保风险等风险。他建议,金融扶贫的风险防控工作应该做好:一是用“结构贷款”取代金融扶贫“全覆盖”贷款政策;二是对农民“贷款难、贷款贵”的说法要客观地、公平地和合理地判断;三是担保和抵押要区别对待,分类执行;四是尽快建立“全社会信用体系”;五是充分挖掘和开发其他领域、其他部门、其他政策的扶贫功效;六是控制金融扶贫的规模,修正扶贫贷款政策,创新贷款扶贫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张家口市蔚县银泰村镇银行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各级扶贫开发指示精神,站在履行使命和担当责任的高度,积极创新金融扶贫形式,努力防范和化解金融扶贫风险,为金融扶贫工作和风险防范探明了路子,为农户脱贫致富展示了美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随着金融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成效与问题都慢慢显现。本文通过对十堰市开展金融精准扶贫做法、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按照经济规律,遵循金融运行规则,进一步推进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精准扶贫是基于现阶段中国经济增长的减贫效果不足、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逐步下降、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扩大的背景下提出的一项创新扶贫政策.目前,中国金融扶贫工作存在扶贫资金投放不到位、贫困地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落后、贫困人口金融意识缺乏、小额贷款服务难以助推个人脱贫的四大困境,建议应从明确货币政策工具的指导地位、完善银行服务体系、引入互联网金融、推广综合扶贫工程四个方面创新金融扶贫的工作机制,通过兴建扶贫工程解决我国最贫困人口的扶贫问题.  相似文献   

19.
如何挖掘崭新的金融手段,为贫苦人口脱贫“开方”,实现经济发展的包容性增长,是当前金融部门需要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分析了赤峰市喀喇沁旗建立的金融助农扶贫“1+5”工作机制及其作用,对金融助农扶贫工作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输血"到"造血",从"金融"到"产融",从"5+"到"3+N"……这一系列金融扶贫方式的转变,与人民银行南阳中心支行的工作密不可分。"升级版"的金融扶贫背后,有哪些故事呢? 据了解,人行南阳中支一方面不断强化扶贫再贷款等政策工具的作用,引导新增金融资源优先布局深度贫困地区,另一方面则创新升级现有金融扶贫模式,推动产业扶贫由单纯的资产收益,转向与就业扶贫、教育扶贫、扶贫扶志等有机结合,实现金融扶贫由“输血”向“造血”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