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支撑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具有独特的内涵特征,应遵循科学的建设路径。国内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经验表明,应重视规划引领和产业布局,充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注重创新协同和环境营造。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应加快构建“原始创新→技术创新→产业应用”全链条创新体系,并通过集聚创新人才团队、推动区域创新协同、创新体制机制等支撑创新全过程。同时,加快制定规划体系、布局重大创新平台、打造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开放创新格局、构建创新政策体系、营造创新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全球科技革命、国际科技竞争、国内高质量发展都要求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科研基础设施、协同创新平台、科研创新主体、中介服务机构和创新生态系统组成的有机整体,其建设需遵循科学的路径。发达国家经验表明,建设国家科学中心应注重规划引领和经费支持,高度重视交叉研究和技术转移。下一步我国应坚持前瞻布局、整合研究力量、完善投入与产出机制、强化政产学研合作,发挥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3.
4.
国家创新系统(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简称 NIS)是当代创新研究的前沿之一。NIS是指植根于国家的边界之内的在新的经济有用的知识的生产、扩散和使用过程中发挥作用的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集合,这些因素主要是经济或生产结构与组织制度方面的(LundvallB—A, 1992)。 NIS可以视为生产一学习系统(PLS)、搜寻系统(SS)、探索系统(ES)及选择系统(CS)经交互作用而形成的集合。生产一学习系统存在于企业(国民生产系统)之中,搜寻系统由企业内供应、销售、 R&D机…  相似文献   

5.
《价值工程》2016,(22):51-52
本文主要从人、财、物三方面阐述了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状况,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云南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对策。资源配置是以提高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为基础,以促增长、增效益为主要支撑,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而达到人们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最终目标的社会分配方式。因此,科学、合理的资源配置是保障农业科技创新道路顺利实施的前提。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发生的重大事件中,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子弹、计算机的发明,两大阵营的对峙和瓦解.大概很少关注关贸总协定的签订和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然而.在这100年中有一件事决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7.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进一步凸显了韧性城市建设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优化也应体现韧性城市理念。因此,在准确理解和把握韧性城市内涵的基础上,针对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评价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新的评价指标体系优化筛选了包括综合服务、网络枢纽、科技创新、开放交流、人文交流、生态宜居等六大国家中心城市功能韧性建设方面的38项表征指标。优化后的指标体系从绝对值、相对值、人均值等角度反映了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协调性、成长性、共享性,不仅保证了各项指标数据来源的可靠性,同时能够对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的韧性建设状况进行有效评估。  相似文献   

8.
结合2006—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来研究国家中心城市的科技创新在空间上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国家中心城市的科技创新显著带动了周边非中心城市的经济增长,有效溢出半径达700千米,最优溢出距离在500千米处,溢出效果呈倒U型趋势。由于九大国家中心城市的科技创新水平具有明显差异性,导致科技创新的溢出效应不同,存在异质性。有效发挥国家中心城市的科技创新空间溢出效应带动周边非中心城市发展,北京、上海重点在于充分释放科技创新能量,广州、成都等关键在于与周边联动释放科技创新效应,郑州努力方向在于蓄积并提升创新势能。同时,显著扩大国家中心城市科技创新空间溢出的规模效应,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国家中心城市空间布局。  相似文献   

9.
10.
王诗白  曹岩龙  张雨晴 《活力》2021,(23):106-107
文化为城市提供着养分,它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作为东北地区的代表性城市,沈阳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既有利于加快辽宁省发展,促进环渤海经济区的繁荣,又可以带动附近城市进步,为东北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经验。本文从沈阳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条件出发,分析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所面临的问题,从“强化招资引智...  相似文献   

11.
结合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特点,建立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微粒群算法的物流多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得到一种新的多配送中心选址方法。仿真结果证明此方法比传统选址方法更适合多配送中心选址和非线性问题的优化,并且具有传统算法所不具备的灵活性,适用多样的物流配送模型。  相似文献   

12.
物流配送中心合理选址优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媛媛  杨浩  欧慧华 《物流科技》2004,27(10):36-38
结合物流配送中心的主要职能,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确定配送中心选址的基本条件。在基本条件的指导下,可选取多个选址方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每个方案进行评价,得出最合理的方案。  相似文献   

13.
配送中心选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本文在实际调研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包含自然环境因素、经济因素、投资环境等因素的配送中心选址指标体系,并对某快消品批发企业配送中心企业选址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黄春 《价值工程》2009,28(6):59-61
科技资源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科技人力资源和科技财力资源,它的核心资源是R&D资源。首先,从科技人力资源和科技财力资源两个方面,对安徽省与长三角地区的科技资源配置的现状进行描述;然后,从安徽省与长三角R&D资源配置、R&D资源投入强度两方面进行对比,并指出安徽省科技资源配置中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从而提出优化安徽省科技资源配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GIS的多级物流中心选址动态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GIS网络分析技术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影响城市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若干因素。结合鲍姆尔-沃尔夫法的选址思想,提出了基于GIS的城市配送中心选址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6.
侯文卿 《价值工程》2014,(8):179-180
淄矿集团是百年老矿,煤炭资源已经枯竭,异地开发新建矿井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立足资源枯竭现状,本着超前谋划、提前储备的原则,从异地新建矿井人力资源配置思路、遵循的原则、需求预测、配置意见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异地新建新型、大型煤矿人力资源配置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科技资源是科技创新的基础和前提。促进科技资源共享,对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科技资源共享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科技文献信息共享、跨区域和跨行业科技资源共享、科技资源共享存在的问题及提高科技资源共享的措施5个维度进行了综述,并对科技资源共享研究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谢朝武 《基建优化》2007,28(5):77-79
饭店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饭店的资源配置能力,我国的饭店业正面临着提高资源配置能力的时代命题.文章从资源的优化配置入手,分析了饭店资源配置的要素操作系统,并分析了饭店资源配置的优化方向、优化途径和优化程序.  相似文献   

19.
朱梓菊 《价值工程》2014,(29):169-170
中国历史上就是官本位思潮盛行,现在很多考虑考公务员的人,也不仅是为工资,更是为权力带来的灰色收入,这与公务员需是公仆的身份定位偏离太远,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将来会出现官本位变成民本位的变化。民本位意识的形成将有利于整个国家的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不必要的成本,并极大地提高整个国家的生产效率,最终必将大大提高国家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陈静 《价值工程》2012,31(14):112-113
介绍了X电信公司基于“收入目标认购制”的经营资源配置模式,包括薪酬资源配置、营销资源配置和滚动性投资资源配置.公司根据整体业务发展情况确定基本收入增长率,各分公司在此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认购”自己的目标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