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鑫静  程钰  王建事  丁立 《经济地理》2019,39(8):95-105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新时代全面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对外合作共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研究运用产业转移评估模型、产业转移吸引力评估模型,结合变异系数、基尼系数以及空间自相关分析等方法探讨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产业转移承接力与吸引力的时空分异特征以及中国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研究表明:①2012—2016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产业转移的承接力呈波动上升趋势,基尼系数由0.198降为0.185,表明沿线各国产业转移承接力差异有所减小但仍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Moran's I的均值为0.367,表明产业承接力空间集聚态势明显;②2012—2016年沿线国家对中国产业转移的吸引力总体呈上升趋势,吸引力有空间正相关关系且大致符合距离衰减定律,基尼系数在0.756附近上下浮动,表明沿线各国产业转移吸引力的差异态势大致不变且区域差异仍然较大,Moran's I的均值为0.126,表明空间集聚态势较弱;③将承接力与吸引力划分为7种组合类型,并基于中国与沿线国家产业结构相似度以及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分布,提出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转移的区位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提供了广阔的投资前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位因素与国别风险会影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文章通过构建投资引力模型,对中国企业在67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进行检验,分析影响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因素,研究表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与东道国的市场规模、经济自由度显著正相关,与东道国与中国的地理距离、东道国的腐败控制程度显著负相关,劳动力自由度、社会局势与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无显著相关性。与此同时,文章通过因子分析对沿线国家的国别风险进行评级,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目的地的选择与风险防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4.
《经济师》2017,(11)
我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越来越紧密,经贸合作也在不断加深。面对新的历史条件,我国应如何在更好地"走出去"的同时,使自身经济保持平稳健康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必须解决的问题。在此种情况下,文章以对外直接投资产生的贸易效应为切入点,研究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并由此为"一带一路"发展实施提供具体的政策性建议。为了探究所选课题,文章选取了"一带一路"沿线14个主要国家2010年至2014年五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与贸易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由此可知,我国应当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加大对沿线国家的投资力度,为我国贸易增长、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5.
王慧艳 《生产力研究》2022,(11):64-68+77
采用CRITIC-TOPSIS方法评价分析2015—2020年山东省对“一带一路”沿线26个国家直接投资风险及其时空变化特征。研究发现:2015—2020年,山东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风险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西亚中东地区直接投资风险最低,东南亚次之,南亚地区最高;2020年,山东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面临的经济风险最高,政治风险次之,南亚地区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最高,中亚地区金融风险最突出,东南亚地区商业环境风险较高。最后,从政府、企业层面提出防范风险措施。  相似文献   

6.
7.
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已经越过快速增长的初期阶段,如何转向高质量发展是亟待解决的命题.本文运用动态空间面板滞后模型检验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存在的不平衡、循环因果和毗邻效应等特征,筛选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关键区位;并结合"一带一路"对外直接投资的空间布局现状和大数据研究中心公布的投资环境指数,对最具投资效率的区位进行修正.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当前分布与关键区位存在差异,应当调整投资向关键区位集聚,提高中国跨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的空间效率并克服"外来者劣势",从而论证了关键区位研究的创新意义和应用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关键区位的建设重点,如发展共生机制、调整投资计划和重视投资环境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详细梳理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会计准则的适用情况,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会计语言的相似性与中国对其对外直接投资之间的关系。本文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作为会计语言相似性的衡量方法,研究发现,相似的会计语言能够促进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对外直接投资,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之后更加明显。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会计语言影响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直接投资的机制主要是缓解了东道国企业与我国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上述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对"一带一路"建设有重要促进作用;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对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意义。本文结论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与证据。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中国全球投资追踪(CGIT)数据库,本文从微观层面考察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包容性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不仅有助于提高沿线国家人均收入水平,还可以改善其内部收入分配格局。进一步研究表明,低收入国家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获益更多,国有企业、基础设施行业、跨国并购模式对外直接投资所产生的包容性增长效应更大,并且"一带一路"倡议明显增强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经济增长效应。文章从对外直接投资角度为"一带一路"倡议可以推动沿线国家包容性增长理论提供了经验证据,同时为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高效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非市场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双元视角,探讨向具有风险属性的“一带一路”延伸发展中国家投资的中国企业应对非市场环境约束的政治能力和企业社会责任、应对产品市场环境约束的市场能力与风险区位投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中国企业的政治能力、市场能力越强,越倾向于投资到政治风险更高的东道国;②政治能力和市场能力的交互具有协同促使企业向高政治风险区位投资的作用;③相较于工具性/经济性企业社会责任,强制性/社会性企业社会责任会分别增强政治能力和市场能力对企业风险区位投资的积极影响。异质性分析表明,相比于采取情境式政治活动模式的企业和新企业,采取系统式政治活动模式的企业和成熟企业更擅于发挥政治能力和市场能力的联合效应投资到具有更高政治风险的区位。研究发现对中国企业的对外投资区位选择决策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雪梅 《当代经济》2016,(33):20-22
分析宁夏贸易投资便利化的现状,总结宁夏贸易投资便利化存在投资门槛多和投资领域开放不足、基础设施投入不足、通关口岸功能不全、行政服务不全面等问题,从确定主要目标、制定基本原则、发展空间载体和落实具体举措等四个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尝试回答东道国制度距离对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区位选择的影响,重点考察了双边投资协定对不同维度制度距离与企业区位选择关系的调节作用.用1999-2009年中国工业企业层面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正向制度距离促进了企业投资到东道国且双边投资协定正向调节了两者的关系;(2)双边投资协定仅正向调节了正向管制性制度距离...  相似文献   

14.
边婧  张曙霄 《经济纵横》2020,(2):99-105
本文基于引力模型分析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直接投资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在区分沿线国家类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贸易效应的异质性。研究发现,从出口方面看,我国在东南亚地区的直接投资会产生出口替代效应,在南亚地区、独联体地区的直接投资会产生出口互补效应,但在西亚地区、中东欧地区的直接投资并没有表现出出口替代效应或互补效应。从进口方面看,我国在南亚地区的直接投资会产生进口替代效应,在西亚地区和中东欧地区的直接投资会产生进口互补效应,但在东南亚地区和独联体地区的直接投资并没有表现出进口替代效应或互补效应。基于此,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中,应注重与不同国家优势互补,实现双方共赢。  相似文献   

15.
16.
双边投资保护协定是各国保护企业海外投资利益的重要工具,也是中国构建海外投资利益保护机制的核心与关键内容。当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多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签订的,这一时期中国主要从投资东道国立场出发,缔结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内容较为保守与谨慎,对投资者提供的投资保护程度相对较低。中国当前亟须与相关的"一带一路"国家启动双边投资保护协定的"升级"谈判,并在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双向投资的实际情况及潜在趋势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基础上缔结"平衡范式"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  相似文献   

17.
18.
近年来,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效率总体处于中低水平,且各区域差异较大。相对而言,对西亚北非投资效率最高,中东欧和南亚次之,东南亚和中亚较低。同时,对多数国家的投资效率稳步提升,自然资源和交通通信等因素与投资效率高度相关。为提高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效率,应加强境外投资园区建设,推进东道国设施联通,构建丝路投资综合金融体系,深化能源和建筑业等领域的产能合作等。  相似文献   

19.
《经济研究》2018,(1):183-197
安定和平是经济发展与贸易繁荣的基石,然而日渐蔓延全球的恐怖主义活动对公共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本文使用1984—2014年全球双边贸易数据和全球恐怖袭击数据,运用引力模型分别考察了恐怖袭击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和进口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恐怖袭击显著降低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和进口;相对其他国家而言,恐怖袭击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贸易的负面影响较小,这一效果不仅与美国、日本和德国这样的贸易强国比较非常明显,而且也比墨西哥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略微明显;这一效果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发生之前并不明显,但是在伊拉克战争之后更为明显。这一方面表明我国从事外经贸实务人员的勤劳勇敢、不惧死伤、勇于开拓进取的企业家精神,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内政"的外交政策使得我们更少遭到恐怖袭击的侵害,这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边贸易的新比较优势。但是,这种比较优势在中国与非洲国家和欧洲的OECD国家之间的贸易中不存在,在与拉丁美洲国家的贸易中,中国反而有比较劣势。本文的发现支持了我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