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艳芬 《国际贸易》2002,(12):18-21
2002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都出现程度不同地好转,尽管增长速度较年初预计的要慢,但没有出现新的衰退已是不幸之中的万幸.多数国家和地区内需增长乏力,投资回升有限,金融市场动荡加剧是全球经济低速增长的主要原因.特别是美国、欧盟和日本三大经济体经济复苏低于预期.美国受股市重挫的影响,消费需求依然疲弱、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工商业投资放缓、制造业增长停滞;日本的出口虽有所增长,但企业设备投资低迷,私人消费萎缩,失业率上升;欧元区国内需求缺乏活力,投资尚未从上年的下降中恢复.  相似文献   

2.
2012年受经济增长放缓、价格涨幅回落、企业利润下降、实施结构性减税及房地产限购限贷政策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财政运行呈现收入增速大幅回落、支出快速增长、政府性基金收支大幅下滑的运行特点。展望2013年,尽管增速会有所回升,受需求不旺影响,国内经济极可能继续维持低位。按照稳中求进的要求,2013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应采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组合,应该通过实施大规模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大政府采购和增加民生支出等措施,在稳定经济增长和调节经济结构中发挥更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近期,我国工业增速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但回升基础仍不牢固;工业品国内需求有所恢复,出口需求有所回升;企业利润增速加快,但盈利水平依然处于低位;部分行业投资回暖,企业去库存动机有所减弱。当前国内终端需求未有明显改善,出口需求复苏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工业企业面临成本持续上升压力。一、当前工业运行特点(一)工业增速呈现企稳回升态势,但回升基础仍不牢固近期工业增长呈现企稳回升迹象。  相似文献   

4.
<正>三季度以来,交通运输行业较上半年有所回暖,向好势头将在年内持续。具体来看,交通稳投资政策效果显著,客运增速回升,货运出现结构性改善。回暖势头主要受益于逆周期调节和假期消费带动等因素。下一步,交通运输领域需要继续挖掘基础设施投资潜力,提高运输服务品质,推动减税降费落地,巩固稳中回暖态势。一、交通投资形势好转,预计全年投资总额较上年略有上升(一)交通稳增长政策效果显著,投资总量继续增长1—8月,铁公水航合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217  相似文献   

5.
市场     
哈里 《大经贸》2011,(7):10-10
美国消费者信心不振9月美国零售超预期增长,提振了市场信心。但10月消费者信心意外跌落,或意味着没有就业和收入增长支撑的零售回暖是暂时的。  相似文献   

6.
《商》2013,(1):8-8
宏观经济:经济环比逐季上行、通胀温和回升 从2013年所处的宏观背景来看,新一轮需求增长点尚不清晰,而在制造业部门广泛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以及金融部门对于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普遍不足的情况下,私人部门的自主增长动力仍然较弱,投资和消费意愿并不强烈,因而要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目标,就需要一些积极政策的干预。货币政策方面,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压力对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形成了牵制,  相似文献   

7.
2022年3月份以来,国内疫情多发散发,远超预期,经济承受较大压力,上半年GDP增长2.5%,其中二季度增长0.4%。从生产角度看,第三产业及其中部分行业受疫情冲击严重,对GDP增长形成拖累;从需求角度看,消费需求和房地产开发投资表现较弱,对GDP增长起向下拉动作用;从收入角度看,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均回落;从价格角度看,CPI涨幅逐渐上升,PPI涨幅回落;从新经济新动能角度看,新经济新动能相关行业无论是生产还是投资均表现较好,为经济增长提供了支撑。本文对2022年上半年经济表现进行梳理,对二季度经济实现正增长的支撑因素和增速弱于市场预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下半年经济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2009年1~10月,橡胶制品业产销维持高速运行态势,行业景气持续乐观;受旺盛需求的支撑,行业效益加速攀升;出口环比继续改善,外需增长明显弱于内需;企业投资意愿较  相似文献   

9.
《商》2013,(1)
<正>宏观经济:经济环比逐季上行、通胀温和回升从2013年所处的宏观背景来看,新一轮需求增长点尚不清晰,而在制造业部门广泛存在的产能过剩问题以及金融部门对于民营企业融资支持普遍不足的情况下,私人部门的自主增长动力仍然较弱,投资和消费意愿并不强烈,因而要实现经济稳定增长目标,就需要一些积极政策的干预。货币政策方面,资产价格尤其是房地产价格上涨的压力对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形成了牵制,去年四季度以来一  相似文献   

10.
选取中国家庭营养健康调查(CHNS)2004年、2006年、2009年城镇住户的调查数据,从微观视角实证分析货币政策分别对消费需求以及投资需求的影响。结果表明:紧缩性货币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抑制消费需求,特别对婚房这类消费需求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对投资需求的抑制并不明显;货币政策对住房需求的调控效果具有较强的结构性和层次性。应该通过政策性住房金融机构来保证住房消费需求,同时在各商业银行的配合下,各种"窗口指导"措施要更多地针对住房投资需求,以此来实现货币政策对住房需求的分类调控。  相似文献   

11.
2012年9月份,我国经济基本面开始转好,出现趋势性回升势头,进入"趋稳蓄升"阶段。外需和美国QE3政策将给未来经济增长带来一定不确定性,但2013年经济增长预期总体好于2012年,可是仍略低于潜在增长水平。在这种形势下,2013年仍需继续实施稳健货币政策和积极财政政策,继续将"稳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目标,以"结构性措施"为重点,围绕"调结构、扩内需、稳增长",综合运用短期和中长期措施,在扩大内需、稳定外需的同时,着力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和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民营经济是共同富裕建设的基础力量,民营企业家的获得感与信心对其参与共同富裕建设的积极性与责任感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通过对691位民营企业家的问卷调查,探讨民营企业家获得感对未来扩大企业投资规模的影响。结果发现,民营企业家获得感越强,越愿意扩大企业投资规模,投资积极性越高;受教育程度较高、担任政协委员和行会商会代表的企业家,其获得感对一年期投资积极性的作用更加突显;信心和幸福感是获得感影响投资积极性的两个中介因素,民营企业家获得感越强,经营发展信心越大,幸福感越高,未来越倾向于扩大企业投资。未来应着力在增强民营企业家获得感、提升民营企业家信心和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促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顺利推进。  相似文献   

13.
《财经界(学术)》2010,(7):59-61
2009年1-11月,橡胶制品业产销两旺格局继续保持,行业景气加速回升;受宏观经济向好以及汽车消费快速增长的影响,行业效益大幅度改善,增长趋势进一步巩固,出口稳步改善,年内有望实现正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增长,企业投资信心增强.  相似文献   

14.
2009年1~10月,橡胶制品业产销维持高速运行态势,行业景气持续乐观;受旺盛需求的支撑,行业效益加速攀升;出口环比继续改善,外需增长明显弱于内需;企业投资意愿较强,固定资产投资仍将保持较快增速.  相似文献   

15.
正2009年1~11月,橡胶制品业产销两旺格局继续保持,行业景气加速回升;受宏观经济向好以及汽车消费快速增长的影响,行业效益大幅度改善,增长趋势进一步巩固;出口稳步改善,年内有望实现正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增长,企业投资信心增强。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民间投资发展迅速,逐渐成为我国社会总投资的主体,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2016年后,民间投资骤然衰减,其中中部地区成为民间投资下滑的"重灾区",行业中制造业首当其冲。中国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民营企业家投资信心弱等原因造成了民间投资的"断崖式"下滑。因此,本文提出了完善民营企业发展的配套措施,营造公平投资环境,改善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等难题,提振民营企业家的投资信心等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以来,我国传统工业生产进一步回落,但农业发展总体平稳,服务业保持较快增长,一批新的增长点快速发展壮大,为经济增长7%提供了有力支撑。从发展趋势看,我国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力巨大,预计到2020年,我国新的产业增长点潜在产值规模在60—80万亿元,能够支撑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一、我国经济发展动力正由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8.
李毅君 《商业时代》2012,(16):10-12
后金融危机时期,提振内需已经成为我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当前我国内需难以简单地论断为不足,内需在结构上存在不平衡。首先,投资需求过热而消费需求不足。其次,投资需求内部第三产业投资不足,民间投资受到冲击和制约;消费需求结构内部,居民消费需求比重持续下降,农村居民消费需求受消费能力制约较大。我国的内需结构性失衡,难以单纯使用具有普遍意义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9.
宏观经济政策反思及其转型的框架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前几年实行的财政政策中,企业税费负担增长过快抑制投资需求与增发国债扩大投资需求相互抵消;发行国债的增速在下降,还本付息比例在上升,国债发行扩大投资的边际效用在递减;国债主要投资于短期增加就业和拉动增长的基础项目上,其增长和就业连续性较弱.而货币政策方面,降低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以及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等总量性的政策,对扩大贷款,特别是对推动增长和增加就业最有用的中小企业的放款,几乎没有作用.贷存比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持续下降和相对减少.因此,需要从行政取向国债为主的财政政策和总量性的货币政策,转向市场取向刺激社会投资的财政政策和体制及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减少税费负担,实行投资税收抵扣制,对积极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银行给予税收优惠;大力发展社会资本的中小银行,同时鼓励民间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公司的发展,放宽资产抵押、担保和信用贷款的一些政策,调整银行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结构,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如果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转型,则在未来的三四年中,失业率可以从目前的年10%-11%下降到5%-6%,国内消费增长率从目前的8.5%左右提高到年12%-13%,消费物价走出持续低迷,并且GDP每年以8%的速度再增长三到四年.  相似文献   

20.
任菲  石川  李东 《商业研究》2012,(4):37-44
本文通过分析影响利润的主营业务收入与费用支出,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IT投资对企业净利润的影响及其滞后效果,发现IT投资对主营业务收入的增长有显著且持续的作用,但IT投资也带来了企业费用的增加;IT对净利润的贡献逐年递增,在投资后第三年呈现显著效果;与此同时,IT投资对这几项经营指标的影响远远大于非IT投资。另外,在行业差异的分析中发现非制造业企业的IT投资绩效明显好于制造业企业,可带来持续显著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净利润的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