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胥珩 《财会通讯》2010,(4):78-80
会计信息本质是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商品。本文从对会计信息产品的分类出发,对会计信息产品的作用、价值补偿渠道、成本收益和供求市场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公开资本市场上导致会计信息产品市场需求缺口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2.
会计信息本质是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商品。本文从对会计信息产品的分类出发,对会计信息产品的作用、价值补偿渠道、成本收益和供求市场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公开资本市场上导致会计信息产品市场需求缺口的本质原因。  相似文献   

3.
会计信息供求矛盾的解决依赖于对会计信息资源的合理、高效配置。一般来说,政府配置和市场配置是两种最基本的信息资源配置机制。在会计信息资源配置方式的选择上,政府配置方式下应重点关注制度制定效率和制度执行效率,以实现会计信息供求的制度性均衡;市场配置方式下应着重解决会计信息产品的定价及其外部性问题,以实现会计信息供求的竞争性均衡。在我国,会计信息资源应以政府配置方式为主,市场配置方式为辅,以实现会计信息资源的全面均衡。  相似文献   

4.
会计信息在不同的产权制度下具有不同的产权属性,并为特定的产权主体服务。会计信息是一种“私人产品”,会计信息向使用者传递的过程是产权交易的过程。实施对会计信息产权的有力保护,为会计信息的产权交易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是提高会计信息供求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司红 《民营科技》2011,(2):58-58
会计信息失真题目,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国目前市场要素不具备,尚未形成有效的会计信息市场。重构会计信息市场必需解决三个枢纽题目,一是将会计信息由公共产品转换为私家产品,二是建设有效的会计信息需求群体,三是要健全和完善会计信息市场运行规则。  相似文献   

6.
会计信息作为公众需求的物品在日益信息化的今天显得越发重要。会计需求和会计生产问矛盾的激化使我们有必要探讨它们之间矛盾的根源,分析目前信息这种产品的供求机制是否合理。本文通过对会计信息需求的研究采探讨会计信息生产方式问题。  相似文献   

7.
市场、政府与会计信息供求博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会计信息供求博弈为主线,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会计信息供求双方围绕会计信息这种商品展开的博弈过程。面对市场失灵,政府管制介入到会计信息供求博弈过程中成为必然。而面对政府管制存在的成本问题,文章最后提出了“分散管制”与“适度管制”相结合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会计信息是一种公共产品,这是近年来会计学术界所持的一种主要观点。会计信息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商品,它具有浓厚的经济属性。  相似文献   

9.
对于会计信息,人们往往将其界定为某一方所拥有,由此导致了会计信息的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属性之争。本文在回顾了相关文献之后,从成本效益原则的角度分析了会计信息的属性。本文认为,会计信息并不属于纯粹意义上的公共产品亦或是私人产品。在成本效益原则下,从不同视角审视会计信息,会计信息的属性也会不同。因此,应以成本效益原则来确定会计信息的属性。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活动日趋复杂,作为兼具信息系统与管理活动双重属性的会计日益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根据经济学一般原理,价格是市场调节的重要手段,而供求关系则是价格形成的主要机制。在会计信息市场,由于会计信息的特殊性,并未形成相应的信息价格,因此通过价格调节供求之间的平衡关系就无法实现。“有供求的地方就应该存在均衡”,基于此,从经济学的角度,遵循供求经济理论,初步尝试分析会计信息的供给、需求以及如何实现会计信息市场合理供给与有效需求之间的均衡,包括均衡应有的状态、均衡的实现路径等,同时,探讨会计准则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发挥的制度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1.
观点     
《中国总会计师》2004,(12):56-56
审计的本质是提供增值性信息产品的专业服务我们看到,财务报表审计是注册会计师提供的一种职业服务。从服务的结果来看,财务报表审计提高了被审计的会计信息的可靠性。由于会计信息可以被视为是一种信息产品,因此,财务报表审计也可以被理解为是注册会计师所生产提供的一种信息产品,它附加在会计信息之上,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传统的审计仍然是减少资本成  相似文献   

12.
刘巍 《河北财会》2002,(3):39-41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市场是因交换而产生、存在并发展的,而交换则是因为存在着可供交换的有形或无形物品及对交换的需要而发生的。关于会计信息市场的概念,有人定义为“会计信息市场是各种会计信息交换、传播、交流的场所及其交换关系的总和”,也有人认为“会计信息市场是引导社会资源有效流动和调整有关财务关系的机制”。本人认为,会计信息市场是供求双方按照平等协商、互相选择的原则,对会计信息这种商品进行交换的场所,无论怎样,从字面上理解,既然称之为“会计信息市场”,则在这一市场上包含的最基本构成要素应该有会计信息及其需求方与供给方。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法,通过对会计信息的市场失灵、会计信息供给具有垄断性和竞争性、会计信息具有外部性等产生会计监管模型的主要依据的分析,建立起政府会计监督的博弈模型、成本效益模型和供求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一、我国创建会计信息市场的基础条件1.会计信息的商品化特征为建立会计信息市场奠定了理论基础。会计信息作为信息供给者的劳动产品,其本身就具有一般商品所具有的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企业提供的法定基本会计信息是会计人员运用专门方法对可用货币计量的原始经济信息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所生成的信息产品,该产品凝聚了企业会计人员的劳动消耗和知识智慧。  相似文献   

15.
会计信息是经济决策的基础。然而,会计信息的外在环境和内在属性导致会计信息供求失衡,会严重影响会计信息需求者的决策行为。研究从供给角度出发,认为制约会计信息供给的主要因素是成本效益原则、会计信息不对称以及对强制披露和自愿披露尺度把握的不同。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正确看待会计信息供求之间的合理差距,同时还应提高上市公司免费会计信息的披露质量,并通过会计服务公司提供付费信息,实现会计信息多重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6.
会计信息产权的逻辑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会计信息作为一种准公共物品,具有外部性,会计信息产权界定就是这种外部性的内在化过程。不同经济发展时期、不同企业组织形态,会计信息具有不同的产权归属。现有产权制度安排并不能完个解决会计信息市场的低效以及供求不平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分析资本市场会计信息供求均衡状况认为,监管目标是使会计信息供求达到均衡状态,而不是背离均衡状态,监管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非均衡问题.  相似文献   

18.
界定会计信息供求过程中各个利益相关者谁应该受益,谁应该受损以及由此引发的补偿行为,就要求界定会计信息的产权,会计信息产权的界定正是为了降低利益相关者之间因会计信息所产生的矛盾.  相似文献   

19.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世界,纵横交错的计算机网络改变着会计信息披露,建立基于电子商务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已迫在眉睫。文章从分析电子商务使传统的会计信息披露面临一系列挑战入手,提出如何建立电子商务平台下的会计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20.
会计信息供求矛盾的表现形式会计信息的供求关系无外乎三种形式:供过于求、供不应求以及供求平衡。会计信息的供求平衡是会计系统最理想的状态,但由于会计的反应特性,会计信息的供求总的来说是供不应求的。考虑到政府的强制性信息披露要求可能会在某些方面强制过度,或者会计信息供给者的自愿披露动机在某些方面过于旺盛,会计信息也会出现局部的供过于求。1.会计信息不足:会计信息供给<会计信息需求。当会计信息供给小于会计信息需求时,会计信息就处于供给不足状态。会计是反应型的,是会计信息需求推动的产物,也即会计信息需求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