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安徽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阐述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相互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建立了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的指标体系、模型和计算方法,并对安徽省17个地级市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合肥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处于良好协调发展;安庆市和芜湖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处于勉强协调发展;黄山、宣城、马鞍山、滁州、六安、蚌埠、巢湖,阜阳等8个城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处于轻度失调;池州、铜陵、淮南,宿州等4个城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处于中度失调;亳州市与淮北市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分别处于严重失调和极度失调。  相似文献   

2.
目前,创新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文章通过探讨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从创新投入、产出和环境3个维度建立科技创新指标体系,从经济规模、质量和结构3个维度建立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利用全局熵值法赋权,测算了京津冀三个地区2009~2018年科技创新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结果显示:一是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但区域差距较大;二是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3.
以安徽省国家级创新型县级市为研究对象,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区域创新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发现:2015—2020年,综合发展水平呈现波动,且区域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变化差异不同;同时耦合协调度呈现上升趋势,但协调等级较低,说明区域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系统并不匹配,区域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处于不均衡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容量耦合系数模型,构建了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常州市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2003年到2014年,常州市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呈上升趋势,2003~2005年的耦合协调度为初级耦合协调,2006~2010年为中级耦合协调,2011年后达到了良好耦合协调,但耦合度始终低于耦合协调度。可见,科技创新在支撑常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仍存在进一步改善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选取2013—2020年沿海地区数据,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和灰色预测模型,探究沿海地区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表明:沿海地区科技创新能力整体呈上升状态,北部沿海地区起点较高,但上升幅度不大;3个地区数字经济发展大体呈稳步上升态势,北部和南部沿海地区2020年有些许下降;3个地区区域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均稳步上升,北部沿海地区为良好协调状态,东部和南部沿海地区为优质协调状态。  相似文献   

6.
文章在分析了区域旅游产业与经济间的互动发展关系的基础上,建构了旅游产业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并以东部地区的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等十省(市)为样本,对2001-2010年该区域旅游产业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协调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两系统耦合互动效应明显,只有粤一省达到高度耦合协调,京、鲁、苏、沪、浙五省(市)仅达到了中度耦合协调,而辽、冀、津、闽则呈现出低度耦合协调.  相似文献   

7.
产业转移是实现我国区域间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产业间的梯度转移是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产业推进的空间扩散与转移是不可逆的历史过程。中原经济区是我国区域经济的重要板块,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是该区域未来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利选择,处于该区域核心的河南应充分利用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大力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带动中部崛起。  相似文献   

8.
利用2006—2019年中国 30 个省区市的相关数据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系统和吸引外资能力系统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耦合协调度和 PVAR模型实证分析两系统间的耦合与互动发展特征。研究发现:2006—2019年经济发展水平和吸引外资能力均有明显改善,各省区市的系统耦合协调度为 0.11—0.61,呈平稳上升的态势;在空间上,耦合协调度的局部莫兰散点主要分布在一、三象限,说明大部分地区呈现“高?高”或“低?低”聚集的空间特征;在互动关系上,吸引外资能力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程度较大,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受到吸引外资能力的影响程度则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阐述旅游公共服务需求与旅游公共服务供给相互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建立了旅游公共服务供需耦合协调度指标体系,引入耦合协调度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选取了东中西部共十个旅游城市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对其旅游公共服务的供需耦合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了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10.
论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与区域产业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升级以及失去竞争优势产业自身寻求发展空间的需要,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成为趋势。在转型经济体的中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的地方政府干预难以避免,干预下的负面效应使产业转移缺乏效率,为此,必须深入分析区域产业转移中地方政府的作用机理,认识政府制度创新对干预所致的负面效应的矫正,从观念上、体制上、政策上作出有利于区域产业转移的创新。  相似文献   

11.
江苏省区域产业转移问题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种客观现象,对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格局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江苏省各区域经济差距悬殊,而各区域又面临着不同的国内外发展环境,又进一步拉大了区域间的差距。因此,顺应区域产业转移的客观趋势,加大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经济扩散的力度,对于江苏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顺利实现。“两个率先”与“富民强省”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区域产业转移过程中转移方和承接方企业的行为选择,以及在博弈双方政府作用下的演化稳定策略,并通过数值算例和实际案例对结论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区域产业转移的实现有赖于博弈双方的初始投入成本、超额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比例等因素,在政府作用机制下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将增加区域产业转移的实施概率.  相似文献   

13.
何龙斌 《改革》2012,(8):75-81
通过对2000~2010年我国各省(区、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面板数据的研究,揭示我国西部、东北、中部、东部四大地区区际产业转移的一些基本规律。研究表明,我国四大地区产业转移表现为除东北地区单向转出外,其余地区均为相互转移,汽车、纺织、电子、钢铁产业向东部转入,能源、化工及资源型产业从东部转出;化工、家电、饮料向中部地区转入,纺织、能源、电子产业从中部转出;化工、能源、建材及资源类产业向西部转入,纺织、家电、钢铁产业从西部转出。从净流量来看,表现为其他地区向西部转移。这些规律并不完全遵循经典国际产业转移理论,而且在产业转移中还存在"污染避难所"效应,建议从国家层面对产业转移进行统筹管理。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增军  刘琳   《华东经济管理》2009,23(12):59-62
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各国或地区之间的产业转移会促进彼此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又会反过来推动它们之间的产业转移.为此,文章从我国区域产业结构和产业梯度转移的阶段性特征来考察我国区域产业梯度转移的现实基础,进而对我国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互动机理及其效应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推动我国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以来,新疆的产业结构升级速度和区域创新能力逐步提高,经济增长也实现了迅速发展。基于新疆2000—2020年的产业结构升级、区域创新能力、经济增长的相关数据,运用Eviews9.0软件做VAR模型,检验平稳性,做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根据VAR模型估计结果发现,新疆区域创新能力与产业结构升级对新疆经济增长的影响显著,但依然存在着一些产业结构不合理性问题。在此模型结果的基础上围绕区域创新能力和产业结构升级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综合运用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对国际产业转移、区域创新绩效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国际产业转移、区域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国际产业转移和区域创新对经济增长存在正向冲击效应,并具有长期持续的积极贡献;且经济增长对区域创新的脉冲响应更为敏感。研究还发现国际产业转移对区域创新水平的提升具有显著短期溢出效应;在长期,经济增长对区域创新水平的贡献率逐渐提高。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村级工业园改造为主要对象的集体工业用地更新是存量土地开发与城市经济转型的重要力量。基于逻辑模型评价框架,构建资源投入-行动响应-成果产出-综合效益四维度评价概念模型,采用定性分析为主,综合运用部门统计数据、文献和实地调研资料,以广州市为例对村级工业园改造进行总体评价。基于评估结论提出,为推动村级工业园改造实现高质量发展应拓展投资渠道、强化长远整体规划、实施精准招商、创新治理机制、通过政策性引导约束无序竞争。  相似文献   

18.
杨萍 《改革与战略》2014,(10):75-77
技术创新网络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复杂的耦合关系,二者交互影响、相互制约。文章认为,技术创新网络主要通过促进区域经济总量提高、经济质量提升和经济结构合理等方面促进经济发展;区域经济主要通过环境营造、要素供给和开放性提升等方面促进技术创新网络的发展。从促使二者协调发展的角度看,技术创新网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建立以企业为核心的创新体系结构和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模式的形成;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技术创新网络发展的关键在于大力发展区域科技金融、强化区域经济政策引导和加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