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敬华 《魅力中国》2010,(22):210-210
新课程特别强调重视人自身的培养。要实现人文教育,就要重视人文关怀,抓住语文教学内容中所体现出的人的个性、人的尊严、人的价值等人文精神,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我们的学生成为具有独特个性、有创造能力、能尊重他人、有知识、有修养的新一代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福布斯富豪榜以及胡润百富榜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超级富豪成为普通中国人艳羡的对象,成为激发年轻人奋斗精神的偶像。但是,落马的富豪也开始逐渐增多,我们不禁要问:富豪的财富经得住考验吗?  相似文献   

3.
阳光教育,他的内涵即是一个“爱”字。对于老师们来说,对学生要充满爱,也是一种责任。师爱是一种奉献、一种教育艺术和强大的力量,它不仅可以提高教育质量,而且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和个性的形成,甚至影响他们的毕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学会爱学生,更要学会怎样去爱,学会奉献爱。  相似文献   

4.
孟玉春 《魅力中国》2013,(11):188-188
我们要把语文课堂变成培养孩子的乐园,所以要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创设一个更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多媒体的形象化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沟通了语言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它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运用的感觉器观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那么知识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教师能借助多媒体手段变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地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呈现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并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跃动的“思维空间”,就能为学生实现由形象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奠定基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建构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在实践中的折射和反映,其实质是使人在生活世界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因此,我们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时应首先强调和谐社会的建构原则、建构基础和建构保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转换观念,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为能够实现人类这一美好梦想而奠定下坚实的理论前提和条件.  相似文献   

6.
周萍莉 《魅力中国》2011,(3):175-175
语文是语言的艺术,它通过语言文字反映生活,具有陶冶学生’眭情的教育作用。语文课的课堂效果最终要靠教师的语言表达来实现,因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蕴含的美的因素,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素质。  相似文献   

7.
8.
杨金海 《魅力中国》2013,(28):214-214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引人入胜的启发导入,扣人心弦的悬念设置,发人深思的巧妙提问,短小精悍的故事趣谈及形式多样的生动形象的直观教学。都能激发出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创设出乐学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乐于参与。  相似文献   

9.
王敬华 《魅力中国》2010,(19):213-213
新课程特别强调重视人自身的培养。要实现人文教育,就要重视人文关怀,抓住语文教学内容中所体现出的人的个性、人的尊严、人的价值等人文精神,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培养我们的学生成为具有独特个性、有创造能力、能尊重他人、有知识、有修养的新一代高素质的人才。  相似文献   

10.
昭玛 《魅力中国》2011,(21):426-426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学生自身需要出发,培养人文主义的课堂氛围,探索人文主义的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使之充满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1.
郑灿菊 《魅力中国》2014,(8):128-128
自主学习是一种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独立自主的完成教学过程的学习方式。它注重学生勤于动手,勤于动脑,完全摆脱依赖性的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全实现自我,体现自我的价值。这种学习方式实际上就是一种体验性的学习过程,把传统教学教程中现成的结论、现成的讲解、乏味的条文的背诵等淡化,而使学生的个性和灵感通过“自我”的发挥,充分的展现出来,成为学习的主人。自主学习的实施将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他们封存的记忆,开启他们幽闭的心智,放飞他们囚禁的情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个性和自我得到充分的展现,不能不说是一种快乐的事情,这种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满足会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热情,使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断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12.
陆虹芸 《魅力中国》2009,(17):99-99
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最高、最后的目的包含在这一概念之中———德行。这句话道出了一切教学的真谛。身为人师,面对一双双明亮的眼眸和一颗颗纯真的心灵,我常问自己:孩子,我该拿什么来奉献给你?是满腹经纶?是练达的事故?是  相似文献   

13.
新感性理论是马尔库塞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社会革命的有力武器。新感性理论既渊源于德国古典美学、弗洛伊德的本能结构理论,也是马尔库塞对当代工业社会分析的必然结果。生命本能、审美想象力、政治性、实践性是马尔库塞新感性的几个重要特征,它们的全然恢复,意味着通过艺术与审美对新感性的造就,一种非压抑性文明将重新达成。  相似文献   

14.
感性消费的营销法则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市场研究发现,很多产品的销售是在消费现场的冲动下实现的,与场景和现场气氛有着密切的关系.消费行为在理论上可分为两类:理性消费和感性消费.  相似文献   

15.
21世纪是一个以感性科学为基础的时代,其对新产品的设计研发将与众多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一个系统,为全面解决全球经济多元化下的社会相关问题提供有益和有效的路径,也是建立研究共同体平台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6.
感性世界是马克思对现实世界的指称,其与以自在性为基本特征的物质世界的根本区别是,它不是独立于人的存在,而是思维与存在的统一,感性存在与感性活动的统一。马克思以感性世界为实践对象,搁置自在世界,也就牢牢地把握住了人与世界的关系。因而,彰显马克思的以感性世界为核心范畴的感性世界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新时期思想解放的号角。  相似文献   

17.
竟兵 《魅力中国》2013,(10):210-210
随着课改新理念新要求的不断深入,课堂设计的重新审视也势在必行。怎样真正地设计好每一堂课,让学生不但从这一堂课中学到应有的知识,而且让他们兴趣盎然,沉浸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真正地对语文课产生兴趣。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考虑的问题。目前中小学语文课堂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教师是学生的第一重要“信息源”,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发展,抑常3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只能是机械模仿、死记硬背、不求甚解。课后。又陷入大量重复性的作业、测试与训练当中,学习成了学生无法解脱的苦役。其结果是学生或者学会、记住一定的基础知识,但思维能力、想象力等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培养,甚至有些成蜻不好的学生固不堪学习重负而放弃学业。  相似文献   

18.
马艳青 《魅力中国》2011,(11):384-384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人们在设计领域的探索也在不断延伸。设计师们对事物的观察角度和思维方式也在不断扩展。21世纪,产品设计将更加注重其自身情感的表达,发挥产品的感性功能,好的情感化设计不仅体现了对人生理上的关照,更使人通过自身体验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满足。本文主要从“五感”出发论述了实现产品感性功能的途径,及情感化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即对生命意识的重视,对一切生存状态、生存环境、生命价值的思考。语文的学习过程是语文和精神的同构共生的过程,在形成和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丰富人文精神,完善个性生命,发展个体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尝试从简单的定义上推导出人是如何做行为选择的.首先明确感性和理性的定义,随后提出了人的行为函数,并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给出支持,最后分析了人是如何在感性和理性做出均衡决策的并展望了一些可能的情况.本文可以说是对理性人假设细致的补充,从中能更好地动态了解人的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