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合作区域与地方政府区域合作机制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城市化加快推进过程中,城市与区域的发展关系和发展格局产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由城市和地方政府为主导的合作区域。这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区域类型,应该引起关注;为适应和推进合作区域的发展,城市和区域政府必须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培育和发展区域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2.
文章回顾了环渤海区域20多年来区域合作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其取得的成绩,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不足.为了进一步提高环渤海区域的竞争力,更有效地开展区域合作,文章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环渤海区域合作机制的设想.  相似文献   

3.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泛珠三角”由沿珠江流域9省及港、澳所共同组成,该区域的合作发展,对各合作成员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战略意义。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良好运行,需要科学的区域合作机制作为基础和保障。必须认识到科学的区域合作机制的关键性,并认清建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的现有条件,创制一套科学、可行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机制。  相似文献   

4.
粤港澳区域合作创新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港澳区域合作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珠三角大都市圈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如何实现粤港澳区域合作创新是研究粤港澳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选择该题目进行研究,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粤港澳区域合作的趋势和障碍分析,进一步探索粤港澳进行区域合作创新机制的设立问题.应从强化粤港澳合作的市场驱动机制,创新中央政府的引导职能、强化合作的整合体制,建立粤港澳政府合作创新的长效机制创、新合作组织模式,完善粤港澳合作运行机制、以生态环境领域合作为契机,深化粤港澳合作的创新机制四个方面来深化该区域合作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5.
区域合作协调机制设计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区域合作源于区域经济增长的共同要求,区域协调机制可以减少区域间恶性竞争,内化区域间交易成本以及克服区域间负外部效应,推动区域经济繁荣。该文以长三角为例,指出当前区域合作的重要特征及突出问题,提出了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以及保障机制效率、规避失灵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一系列重大合作项目正在积极进行之中,不同层面的区域合作机制初步建立和运转。但是,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远远没有达到高度一体化的水平,江浙沪三地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一、推进政府改革是当前加强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的关键政府已经成为提高市场化水平的一个关键,结合这方面的判断,可以进一步得到这样的结论,政府已经成为加强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合作的关键。对此,我们进一步指出当前推进区域合作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具有一个自我意志强烈的政府,区域合作受到各种形式的行政干…  相似文献   

7.
基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的西江产业带构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区域合作中,不同地方在产业方面的合作是一项主要的内容。西江产业带是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背景下提出来的理论构建之一,本文在对西江产业带地理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在泛珠三角经济纵深中的意义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并相应提出建立西江产业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区域合作是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探讨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包括内生动力和外生动力,二者共同作用,影响区域旅游合作的进程。其中,对创新的追求、市场利益最大化的驱动、区域旅游资源的互补性等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内生动力;而政府调控力、重大事件的举办等是区域旅游合作的外生动力。  相似文献   

9.
旅游业是一项开放度、关联度极高的产业。在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驱动下,旅游业也在不断的参与世界分工合作,旅游区域合作是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现实表现。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旅游协作区的形成,开启了中国区域旅游合作的新阶段。根据上述背景,在系统总结胶东半岛旅游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其所面临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而提出建立旅游区域合作组织的方案。最后,就旅游区域合作内容进行了具体的阐述。总之,胶东半岛须共同塑造旅游区域形象、开发旅游产品,提升整体旅游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正一、构建中国—东盟反洗钱区域合作机制的必要性(一)促进区域经济合作发展的需要。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建立,进一步推动了我国与东盟各国的区域经济合作。一方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全部由发展中国家组成,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其成员国的法制健全程度和风险抵御能力都处于弱势。另一方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各类优惠政策在吸引投资、扩大进出口,增加  相似文献   

11.
在总结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一般路径与机制的基础上,借鉴区域旅游流理论,提出了旅游业协调区域经济差异的三种机制,即赶超机制---基于区内旅游的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机制;帮扶机制---基于区际旅游的先行区域的拉动机制;协同机制---基于区内和区际旅游共同发展的互动机制。根据上述协调机制,以及政府和市场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协调互补作用,尝试构建了旅游业协调区域经济差异的基本路径;进而针对当前西部地区旅游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就基于旅游业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镇化发展中的区域协调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化的发展促进了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呈现出一系列问题,文章分析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下促进我国区域协调与城镇化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基于非均衡发展理论的区域协调内涵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松 《经济经纬》2008,13(1):70-72
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非常强的非均衡依赖性,或者说区域发展的非均衡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区域协调的本质是在产业关联紧密的基础上,通过区域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区域经济有序发展,达到市场机会公平的过程.非均衡发展一般受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市场作用和政府干预三种力量的影响.无论非均衡发展效应的好坏是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还是哪一方面的作用,任何忽视区域协调内涵问题,而直接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的措施,最终可能导致更坏的结果出现.  相似文献   

14.
基于区域物流与绿色旅游经济协调发展机理,构建二者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8—2018年云南省区域物流系统与绿色旅游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区域物流子系统与绿色旅游经济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逐年上升,但总体为区域物流发展滞后型;通过线性回归分析表明两系统存在显著的耦合互动效应,二者的耦合协调等级由严重失衡逐渐过渡到中级协调;近年来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速度逐渐变缓,主要是受物流从业人数、邮政营业网点数、生活垃圾清运量、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能源加工转化率等短板因素影响。云南省应努力培养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人才,完善旅游区相关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旅游区清洁能源的使用,鼓励新技术研发。  相似文献   

15.
基于计量经济学模型的中国旅游服务贸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山河锦绣,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映衬;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文化构成了巨大的人文旅游资源优势。近十年来,旅游业在全球蓬勃发展,而壮丽旖旎的中国也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旅游服务业的发展对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本文通过对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计量经济研究,找出影响因素,从而对今后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不协调定义成一个主观判断,认为它是一个综合效率、公平和环境贡献的共识,其状态与趋势对社会运行成本产生巨大影响并由此来减少不协调。协调既是一个自然过程,也是一个政府调节过程,市场的自然调节是否能够发挥作用,取决于边际报酬的递增性或递减性。从长期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持久作用规律,但边际收益递增规律正在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发挥作用,并推迟了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到来。时间过长和程度过高的不协调会导致人们的福利下降,从而需要政府对区域不协调进行调节,主要方法是转移支付制度、区域均衡的国家政策导向和与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熊元斌  李红 《技术经济》2007,26(4):103-108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不断深化,区域经济的集团化、合作化趋势日益增强,区域旅游也不例外。但是,在我国区域旅游合作迅猛发展的过程中,区域旅游不合作仍是一个较为突出的现象或问题。运用行政学的相关原理,在列举出几个典型的区域旅游不合案例并对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区域旅游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业是一项涉及多项利益主体的高度整合的社会、经济产业,由于各利益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实现,使得区域旅游业的发展不能自动协调,但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协调发展已成为各区域旅游业必须解决的问题.应在探讨区域旅游非协调发展的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看到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本质是利益协调,并将其贯彻于政府、企业、市场机制、协调机制等方面来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19.
基于空间分析的中国省域旅游经济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基于ESDA全局和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利用我国2007年省域旅游经济数据,对我国省域旅游经济总体和局域空间差异特征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1)我国省域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中分布,较大的空间正相关特性表明了我国省域旅游经济空间差异的存在;(2)我国省域旅游经济的空间关联模式可分为扩散效应区(H-H)、极化效应区(H-L)、过渡区(L-H)和低速增长区(L-L)四种类型;(3)我国旅游经济和旅游资源禀赋呈正相关关系,但旅游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依赖于旅游资源禀赋。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由于旅游活动直接触及旅游目的地的生态系统及文化遗存,可持续发展成为其必然的选择。旅行社作为旅游业中的关键环节,可以通过业务整合、经营方式调整影响相关利益主体来推动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