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一、建立有效的财务治理结构与机制 任何公司的控制目标都是在于企业的可控性与灵活性之间寻求平衡,以降低企业风险和保持企业稳态。一般情况下,公司控制能力来源于一定的产权结构、股权结构基础上形成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各种重组手段只是提供了限制公司控制权的前提,或者说是取得了公司控制的,但其实质还有赖于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的建立。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落实治理原则的财务治理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公司财务治理权配置问题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曾繁英 《当代财经》2003,(2):125-128
财务治理结构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重要内容,财务治理权配置是财务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公司有效培育与配置财务资源的关键。本文系统阐述了财务治理权的内容构成、配置对象,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法》的规定,从静态纵向、动态横向两方面提出了公司财务治理权配置的一般机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财务监督机制与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国有(控股)企业财务监督现状的分析,得出国企内部难以形成一个有效的直接监督经营者财务的机制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有资本“所有者缺位”导致国企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缺陷,而外部证券市场又未充分发育难以形成对国企财务的间接监督机制。因此,本文认为,理顺国有企业财务监督机制的根本途径在于深化国有企业产权结构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4.
关于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对于财务治理结构仍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但比较认同的观点是:公司的财务治理结构是公司财务决策权、财务执行权和财务监督权的划分与配置,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子系统,从属并取决于公司的治理结构的根本性质。公司的财务治理结构取决于公司治理结构,并对公司治理结构起较大的反作用。证券市场出现的许多上市公司的治理问题大多表现为财务治理问题,如财务报表的造假、募股资金的挪用、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财务操纵以及委托理财行为不规范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部分——财务治理结构进行了探讨。从财权的角度分析资本结构与财务治理结构的内在联系,正确认识资本结构与财务治理结构的内在因果关系和互动关系,提出只有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才能建立有激励与约束机制的财务治理结构,并形成符合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共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资本结构与财务治理结构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俊 《当代经济》2007,(11):134-135
本文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部分--财务治理结构进行了探讨.从财权的角度分析资本结构与财务治理结构的内在联系,正确认识资本结构与财务治理结构的内在因果关系和互动关系,提出只有优化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才能建立有激励与约束机制的财务治理结构,并形成符合利益相关者利益的共同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邝海  何世安 《时代经贸》2010,(20):197-197
从三个方面比较分析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特点:外部财务治理结构的弱化,也即公司财权配置过程中政府所起作用大和强;股权结构由集中向分散缓慢演化,即公司内部财权集中,但向分散趋势发展;银行等利益相关者的弱式地位,即银行等利益相关者对经营者的缺乏有效监控,对董事和经理人员的约束机制不健全。  相似文献   

8.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公司治理结构和财务治理结构将进一步完善,集团化企业如何按照所有者财富最大化的要求制定理财方针,筹资、投资和分配利润;如何使有限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监控机制,使企业日常的财务活动在所确定的目标下正常地开展是企业财务管理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财务管理工作对于集团化企业管理更为重要,本文在分析集团化财务管理特征的基础上,阐述了实行集团化企业财务管理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9.
从三个方面比较分析我国国有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结构的特点:外部财务治理结构的弱化,也即公司财权配置过程中政府所起作用大和强;股权结构由集中向分散缓慢演化,即公司内部财权集中,但向分散趋势发展;银行等利益相关者的弱式地位,即银行等利益相关者对经营者的缺乏有效监控,对董事和经理人员的约束机制不健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改进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为基础,分别从监控独立性机制、监控动力机制与管理创新动力机制三个层面考察了公司治理结构内各主体的相互关系,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对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的各个方案进行比较评价,得出的结论是构建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系统应首先考虑引入非执行董事,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改进模型。  相似文献   

11.
财务舞弊行为的产生有诸多原因,内部动因和外部诱因都有可能产生财务舞弊,就内部动因来说公司的治理结构显然起到了不容小觑的驱动作用,对于公司治理结构如何影响财务舞弊行为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选取2009—2010年因财务舞弊而受到证监会、上交所和深交所行政处罚、通报批评和公开谴责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公司治理指标对财务舞弊的影响。分析结论是:加强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行为的监管和治理工作的重点应放在股权机构的合理化和提高董事会、监事会监督效率等方面。  相似文献   

12.
较好的财务治理能够降低委托代理成本,降低股东和债权人的信息不对称风险,从而使企业运行效率更高。研究发现,投资效率在财务治理对经营绩效的影响中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即财务治理能够提高企业的投资效率,从而对经营绩效产生一定程度的积极作用。而这种积极作用主要是通过财务控制和财务监督实现的,财权配置和财务激励所体现的财务治理功能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国内公司治理的重点可能已经不是监督和控制的问题,更多的注意力应当放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财权配置和财务激励上。  相似文献   

13.
This article argues that the financial instability of the 1980s following financial deregulation in Australia can be partly traced to a lack of attention to agency problems in banking. Because the market for corporate control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s in banking were unsatisfactory, the benefits of increased competition in financial product markets were offset by inadequate monitoring and controls on bank management. It is also argued that the current emphasis of prudential supervision on capital adequacy requirements can provide only a partial solution to achieving efficiency and stability in the financial sector—because it focuses only upon the agency relationships between owners and government/depositors. Complementary developments in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control are required to address agency relationships involving bank management. Som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is area and in supervision of non-bank financial markets are asse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developed in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14.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1999,43(4-6):1057-1069
The Italian model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is characterised by a high degree of ownership concentration, both for unlisted and listed companies. In the absence of an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facilitating more dispersed ownership, as in the Anglo-Saxon countries, or mechanisms for financial supervision, as in some Continental European countries, a limited degree of separation between ownership and control is achieved mainly by using pyramidal groups. We analyse some of the effects of this organisational mode on firms'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efficiency. We report results on the effects of the limited protection of minority shareholders on the extent to which companies in pyramidal groups succeed in raising external finance and investigate how internal capital markets work in pyramidal groups. We also present some resul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irms' performance and governance structures.  相似文献   

15.
张国清  陈晓艳  肖华 《经济管理》2020,42(5):120-139
目前国内外对于环境治理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不一致且不能有效比较,可能是由于没有区分环境治理的不同维度,而高成本的环境治理过程与环境治理结果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本文基于2009—2017年A股公司年报手工搜集企业环境治理数据,基于权衡理论、自然资源理论和TLGT效应等,检验了环境治理过程和结果与企业财务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发现:环境治理过程正向影响环境治理结果,而环境治理过程和结果两个维度都与企业财务绩效呈U型关系,较差的环境治理过程和结果均负向影响财务绩效,而较好的环境治理过程和结果均正向影响财务绩效,并且环境治理结果在环境治理过程和企业财务绩效之间发挥非线性中介作用。进一步检验发现,过程维度的环境治理仅通过成本效应路径影响财务绩效,而结果维度的环境治理同时通过成本效应路径和差异化效应路径影响财务绩效。本文基于中国的制度背景将环境治理划分为治理过程和治理结果两个维度,为企业环境治理与财务绩效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并对促进中国企业环境治理提供了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6.
金融控股公司运行的特殊性必然导致其利益主体的冲突性较其他企业更为激烈。受金融行业严格管制的影响,金融控股公司的外部治理机制受到削弱,内部治理机制在公司治理中的重要性则大大提升。严格的行业监管是对公司治理的一个有效补充,但在综合监管手段匮乏的情况下,应强化以提高市场透明度建设为目标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理性选择--规范监事会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监事会制度与独立董事制度并存,会造成两个机构之间权利不清、职责不明,从而削弱双方的监督功能、降低监督效果。我国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公司治理结构本身是合理的,只是该机制在运行过程中效率不高。制度在实施中出现的弊端不能归因于制度本身,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理性选择应是规范监事会制度。  相似文献   

18.
李锦生 《经济管理》2007,(13):43-47
本文在分析英美市场导向型公司治理模式和德日银行导向型公司治理模式有效性的基础上,归纳出了一种治理模式要取得良好的治理效率应满足的条件,并结合我国的股权分置改革,以及新《公司法》、《证券法》和《关于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了通过进一步优化所有权结构、大力培育合格的机构投资者、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经营者调控模式、发挥银行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完善独立董事制度和字善的外韶精督棚制等.形成有中国特仁。的公司治理栅制的对镱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侯鲜明 《经济与管理》2004,18(10):84-86
公司是现代企业制度中重要的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从法学角度分析,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有关公司组织机构之间权力分配与制衡的制度体系。中国公司法确立了分权与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模式,即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三个机关分别行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该模式的确立,是由股权与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的产权结构决定的,以公司治理的效率和公平为价值取向,借鉴了“三权分立”原则和西方国家公司治理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0.
吴晓晖  王攀  郭晓冬 《经济管理》2022,44(1):159-175
本文以机构投资者在其投资组合中注意力分配差异而产生的不同“分心”程度作为识别监督外在变化的手段,验证了其对企业杠杆操纵的重要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会趁机构投资者“分心”而监督弱化时实施更多杠杆操纵行为,经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影响机制分析发现,机构投资者“分心”通过弱化其监督治理效应、降低公司股价信息含量进一步加剧企业杠杆操纵现象,使得企业得以隐藏真实杠杆水平,误导债权人以更低的资本成本借出资金,但也为企业的未来埋下隐患,致使企业潜在债务违约风险与财务风险增大。此外,在机构投资者“分心”加剧企业杠杆操纵的关系中,“去杠杆”政策实施和去杠杆压力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本文丰富了机构投资者“分心”经济后果研究,也为监管部门强化对企业监管提供了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