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为提高铁路车站咽喉区及整个车站的通过能力,运用咽喉区道岔分组简化咽喉道岔及进路优化方法对铁路车站咽喉通过能力进行研究。以进路为研究对象、咽喉通过能力为目标,运用道岔分组原则对咽喉区道岔进行分组,使用坐标计算法和平行进路法分别验证道岔分组的正确性及可行性,并对最大平行进路优化法和最大概率进路优化法在进路分配方案中的运用进行对比。最后以某中间站为例,在综合考虑接发车的优先等级和调车作业干扰的情况下,优化接发车进路,以提高车站到发线、咽喉区及整个车站的通过能力。结果表明,运用进路优化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很好地指导现场作业,提高车站的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2.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轨距不同问题对顺利实现互联互通造成的影响愈加显著,套轨技术重要性日益凸显。根据套轨铁路道岔布置复杂、信号设备繁琐等特点,分析研究套轨铁路车站咽喉区以单开道岔将两轨距线路依次分场布置、套轨正线贯通的套轨铁路中间站布置形式;提出以加速度为计算要素、基于不同列车种类和作业类型的车站技术标准占用时间查定方法来计算咽喉区通过能力;根据套轨车站各轨距线路分场布置这一基础条件,提出分别计算不同到发场通过能力,最后汇总得到车站到发线通过能力的计算思路。最终提出调整既有列车运行图降低各类间隔时间、采用标准轨距列车担负部分既有轨距运输任务等方法优化和提高套轨铁路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铁路站场设计中常见的问题,即安全线设置,车站咽喉渡线布置,货物装卸线布置方式,中间站到发线配置数量,中间站道岔辙叉号配置,客整所或动车存车场线间距布置,以及路企直通运输线路电气化挂网和立交疏解等问题进行探讨,分析这些问题对运营管理的不利影响,提出铁路站场设计优化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咽喉道岔组间接妨碍时间是确定咽喉空费系数的重要因素,而如何计算间接妨碍时间,一直以来是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计算的一个难点。在分析咽喉区占用时间的基础上,判断2个道岔组间是否存在间接妨碍,根据概率论原理列表计算每2个道岔组间的相互间接妨碍时间,最后将所有其他道岔组对某一个道岔组的间接妨碍时间求和,得到该咽喉道岔组的间接妨碍时间。该计算方法可以运用到车站通过能力的计算过程中,有助于快速高效地确定车站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5.
铁路车站站坪就是按规汜范要求能布置下车站咽喉区及配线的正线平纵断面范围。站坪平纵断面既涉及土建工程量,又涉及运营条件。从中小站站坪平纵断面设计源头进行分析,论述中小站站坪范围内正线平纵断面的选择,以及站坪范围外与区间线路平纵断面的衔接关系.提出处理不同类型车站站坪的具体方法,以达到设计最优。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大号码道岔转换时间较长,进路锁闭后,渡线带动道岔不能转换到位,影响车站平行进路办理。分析铁路车站平行进路运营场景,阐述铁路车站带动道岔的应用场景,分析带动道岔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带动道岔优化控制方案。通过延长进路锁闭时间及带动道岔命令时间,确保带动道岔转换到位,以解决带动道岔提前被进路锁闭的问题;通过优先控制带动道岔,使带动道岔的启动时机先于进路选岔,提高进路及道岔使用效率,可以为计算机联锁实现带动道岔锁闭控制标准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中间站是客运专线和城际铁路最普遍、最常见、最基本的车站站型,这类车站的最大特点是到发线数量少,咽喉区布置简单,绝大多数没有其他方向引入,虽然种类不多,设计并不复杂,但关键是在选择站型时不能随意布置,或只考虑地形条件,必须满足运输组织的基本要求。通过阐述客运专线中间站的作业与站型布置的关系,在分析中间站在客运专线上布置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中间站的各种站型设计规律,为客运专线及城际铁路中间站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高速铁路成网运营,点、线能力不匹配的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多条线路汇集的咽喉区成为限制车站通过能力的主要瓶颈。同时,列车密集到发,车流高度集中,高峰时段列车进出站频繁,进路交叉干扰加剧,这些特征均对车站咽喉带来很大压力。因此,结合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从咽喉通过能力计算着手,阐述咽喉通过能力动、静态影响因素,以进路为研究对象、车站拓扑图为依托,结合牵引计算,提出了基于道岔分组的咽喉通过能力图解思想及步骤。最后,以西安北郑西场为实例,将既有列车到发顺序作为输入流,经图解模型,得到最优进路分配方案视作输出流,并对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分析表明:相比于利用率法,图解法计算结果更准确,同时又能反映接发车进路所占用道岔组及时长。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既有ML-1线罗赫里站存在的正线技术标准较低、车站咽喉区布置凌乱、到发线长度不足和站场设备陈旧等问题,通过分析罗赫里站场条件,提出罗赫里站升级改造方案,提出将车站由直线站改造为曲线站,对既有罗赫里站站东咽喉外方反向曲线进行局部改造,延长夹直线作为咽喉区,延长了罗赫里站站坪长度。在此基础上,分析确定到发线规模、车站平面设计、横断面布置,增加旅客列车到发线、旅客站台等设施,对咽喉区进路布置进行优化,实现罗赫里站正线贯通布置。  相似文献   

10.
参照普速铁路车站通过能力计算办法,结合客运专线技术标准的新特点,对客运专线车站咽喉区通过能力和到发线通过能力的计算办法进行了探讨。主要是确定列车占用咽喉区和到发线的时分,计算咽喉区和到发线全天通过能力,以及高峰小时通过能力。  相似文献   

11.
针对50 m长道岔轨采用普通平车运输方案的特点,建立了运输方案动力学计算模型。对运输车组侧向通过9号、12号道岔和通过半径为300 m曲线的各种速度工况进行了仿真计算,在理论上分析了方案的运行安全性。在仿真计算的基础上,对方案进行了实际道岔、小半径曲线和长距离运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50 m长道岔轨采用普通平车运输方案的运行安全性满足运输要求,并且该运输方案已在攀钢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开放进站信号机是车站的基本作业,进站信号机的开放时机对车站通过能力有一定影响,既要尽量减少对车站咽喉区的占用时间,又要保证列车进出站的运行安全。为此提出进站信号机开放时机的计算公式,并按自动闭塞和半自动闭塞区段两种情况,确定进站信号机的开放时机。  相似文献   

13.
大型高速铁路车站到发线及列车进路的冲突是调度调整的重点,为了提高调整效率和效果,在将问题抽象为时空网络上多商品流的基础上,考虑技术作业要求、作业间隔时间、线路和进路运用规则等约束条件,以列车总晚点时间小、旅客便捷性好为目标,构建集到发线、咽喉进路和到发时刻为一体的车站作业调度调整0-1整数规划模型。针对调度调整的强实时性,设计基于列生成的求解算法,并以长春西站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满意的车站作业计划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4.
在对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与一般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铁路的实际情况和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的特点,对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后评价的定义、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进行论述。并以编组站的运营效率现状后评价为示例,对铁路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后评价的方法过程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15.
Owing to the cut throat 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uncertainty in the market, airlines are focusing on strategic alliances for satisfying customer needs, especially in the current time which is dominated by global integration, demanding customer and fast changing technologies. This strategy is widely adopted by airlines. However, the selection of strategic alliance partner is a very decisive decision, and this selection process engrosses a number of complex processes which is result of compound reflection of associated various factors. In addition, the decision makers may be inconsistent in their views and preferences, arising due to imperfect information or intrinsic conflict between various departments. This paper presents a model based approach of a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for evaluation of criteria and fuzzy technique for order performa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 (FTOPSIS) for the selection of strategic alliance partner. A case of Indian airline industry demonstrat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approach. Eventually, robustness of the model is demonstrated by sensitivity analysis.  相似文献   

16.
铁路运营模式选择的实质是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博弈,不同铁路运营模式选择直接影响铁路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收入。在界定铁路自主运营和委托运营2种模式内涵、优劣势的基础上,分析影响铁路运营模式选择的内外部因素,构建四川省和地方铁路局集团公司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并对成都外环铁路运营模式选择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四川省和地方铁路局集团公司之间的博弈存在{委托运营,支持}{自主运营,不支持}{自主运营,支持}3种演化稳定均衡结果,这意味着成都外环铁路近期适宜选择委托地方路局运营的模式,中长期适宜采用自主运营模式。研究结论能为成都外环铁路运营模式的选择提供决策参考,有助于成都外环铁路选择合理的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17.
兰白城际铁路作为兰州站与中卫-兰州高速铁路之间便捷的联络线,可以实现兰州至白银、银川等地城际运输功能,完善兰州枢纽客运布局,引入兰州站改扩建方案对兰州铁路枢纽总图格局、兰州站接发能力及工程投资等都有较大影响。根据兰州铁路枢纽既有铁路现状,结合兰州铁路枢纽总图规划进行兰州站客运量预测,分析兰州站主要作业内容、作业量和存在问题,探讨兰白城际铁路引入兰州站改扩建方案,从运输组织、实施难度和工程投资等方面比选分析,推荐采用兰白城际与兰渝线按线路别引入兰州站方案,对兰州站扩建规模、改扩建方案、咽喉区改扩建方案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采用图的形式表示技术站的咽喉区,通过在图上寻找最短径路来确定进路的合理排列。根据咽喉区作业进路的分类,经过推导得出通过能力计算中直接妨碍道岔组的确定方法,并据此进行程序处理,实现技术站能力查定中进路占用道岔和直接妨碍道岔的自动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