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推动西部地区转型发展再上新台阶,成为首都经济调结构、转方式的新亮点和新动力,2013年,西部地区转型发展重点做好十八项工作2012年是深入推进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的攻坚克难之年。西部地区转型发展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年初既定的各项任务目标,推动西部地区转型发展再上新台阶,成为首都经济调结构、转方式的新亮点和新动力。  相似文献   

2.
2011年是西部地区转型发展起步之年,国家及北京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对西部地区转型发展高度重视,市相关部门精心组织,西部四区和首钢、京煤等重点企业狠抓落实,西部地区转型发展实现良好开局。加快西部地区转型发展是本市转方式、调结构、促协调、惠民生的重大战略举措。2011年,西部转型发展重点开展了六大工作,取得了六大成效,下一步做好六大重点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在充分肯定市政府工作成效的同时,提出四条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日,本市召开了加快西部地区转型发展高层论坛暨重大项目推介会,标志着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的提速石景山、门头沟、房山、丰台,北京西部地区的转型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这里自然优美,生态宜人,文化厚重,资源富庶,输送了首都建设急需的能源和建材,创造过北京工业经济的奇迹和辉煌,但同时也面临着像世界许多资源型城市一样的资源  相似文献   

4.
今年市政府一号文是《关于加快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的主题是促进西部地区转型升级,切实改善西部地区发展环境。日前,北京市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加快西部地区转型发展2011年实施计划》(简称《计划》),落实一号文政策精神。北京市发改委洪继元委员,结合《意见》和《计划》,解读了2011年西部转型的主线、总体思路、发展重点和亮点工作。伴随着"北京服务·新首钢"股权投资基金进入实质运作阶段,西部转型发展步入快车道。  相似文献   

5.
京西嬗变     
在首钢停产搬迁、煤矿和非煤矿山全部关停的大背景下,2011年北京市做出了京西转型发展的重大决策,出台了《关于加快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重新打造西部地区“一核、两区、三带”的重点功能区格局。  相似文献   

6.
北京最近出台的两个重要政策,一是《北京市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另一是《关于加快西部地区转型发展2011年实施计划》。前者意在打破制约民间投资进入的"玻璃门",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进入更多领域。2011年总投资约2900亿元的北京西部地区转型发展之旅中,民间投资也将在众多项目中找到商机。本期我们对这两个政策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7.
中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我国 1980-2000年期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 :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中部地区最大,其次是东部地区,西部地区最小 ;而在东、中部地区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均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西部地区则出现了上升的趋势.出现上述结果主要是由于体制转型、金融部门规模不经济以及“门槛效应“约束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工商银行内蒙古分行主营业务快速发展,业务结构持续优化,经营效率不断提升,经营质态发生了明显改善,为实现进一步的转型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二个十年规划期特别是"十二五"时期,如何抢抓历史机遇、加快经营转型、实现跨越发展并尽快成长为工商银行西部地区新的增长极,是我们需要着力思考和重点解决的核心课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西部大开发背景下,西部欠发达地区出现了依托资源开发崛起的"新巴尔虎右旗现象"这一超常规发展典型现象进行案例分析,深入探讨和解读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业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弱势金融现象"的内在成因,推动西部欠发达地区金融服务创新,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金融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低碳经济对策的研究已有大量成果,但多集中于国家或单个省市层面,对西部县域经济低碳转型策略的研究较少,且没从西部县域经济低碳转型的主要矛盾出发进行分析。本文在总结前人各种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县域的特殊属性,分析西部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高碳表现及成因,并找出其低碳发展的主要矛盾,最后提出西部县域经济低碳转型的若干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走过十年历程,进入新的发展时期。“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向“六个并举”转型,是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特征。在这一背景下,西部大开发战略在继续夯实基础和生态建设下,需要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进重点地区加快发展,扶持民族地区、生态脆弱地区加快发展,突出社会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推进西部地区对外开放,为实现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的目标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西部不少资源型城市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如何既能保持区域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又能更好地发挥金融的支撑和保障作用,促进经济转型,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大金融问题。本文立足于中国“铜城”白银市经济转型和金融业发展的实际,对促进西部经济转型城市金融业改革发展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提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河西地区将打造成为宜居、宜业、宜商、宜会、宜游的滨水发展新区,成为引领丰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的重要增长极继出台为期3年的城南行动计划后,进入2011年,北京市政府正式发布《关于加快西部地区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标志着自"十二五"开局起,将历时10年之久的京西转  相似文献   

14.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近10年来,虽然西部地区的经济金融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经济金融发展还比较落后,与东部的差距还在拉大。本文立足西部地区金融产业发展现状,从西部经济和金融产业发展本身分析了制约西部金融服务水平的因素,进而提出了促进西部经济金融互动双赢、和谐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探讨了1980-2013年期间东、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两者关系在三大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就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而言,金融发展规模和金融发展效率都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金融发展规模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在东部和西部地区显著大于在中部和全国的影响.而金融发展效率对城乡收入差距在东部和全国的影响显著大于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由于历史和自然等多方面原因,导致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发展滞后,与东部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加快西部地区发展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本文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金融资源分布状况进行比较,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结合近期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西部地区商业银行如何抓住发展机遇期,积极参与、有效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实观商业银行自身跨越式发展,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完善的金融政策,是保障西部地区发展资金长期有效供给、增强西部地区内生发展能力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过去实施的金融优惠政策对增强西部地区发展能力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西部地区交通、水利、能源、通信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增强西部地区发展能力,还需要建立和完善各种金融政策。  相似文献   

18.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经济落后的西部地区要想与东中部地区实现协调发展必须走跨越式发展道路,人力资本在其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西部地区不良的人力资本状况已经构成了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瓶颈,只有引入多元化投资主体,改革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健康投资力度,加强软环境建设,利用市场机制实现人力资本有效配置才能为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资本基础,推动西部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9.
西部的转型意味着首都旧有经济发展模式的结束和新经济发展方式的开端如果将2009年城南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看作是北京在奥运之后实现均衡发展的开端,那么到2011年西部转型战略的正式提出,北京的均衡发展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市且极其复杂的规划丛林,包括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的拓展、丽泽金融商务区的新建,以及城南、西部、  相似文献   

20.
财政分权和西部地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西部地区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形成了比较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解决西部地区发展问题,不但需要国家在资金上给予扶持,更为重要的是国家政策的倾斜,其中一项政策就是财政税收政策。财税政策倾斜的重点不仅仅是转移支付,还应该包括给予西部地区以财税政策的制度权,使西部各省能够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优惠政策,以达到吸收外部资金和民间资金的目的,只有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才能真正实现西部地区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