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1987年9月17日国务院发布《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1990年8月9日国务院批准,1990年8月17日国家工商局发布《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施行细则》,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投机倒把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1997年10月1日第五次修订施行的《刑法》(下文中称“新刑法”)取消了投机倒把罪名。自此,对《条例》的适用和效力,系统内外,包括司法界和法学界议论纷纭,莫衷一是,而近几年的执法实践证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条例》的作用尚无法规能替代,特别是在打击走私贩私、传销变相传销以及惩治各种“法律未明确界定的扰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行为”方面。但无庸讳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条例》中的一些条款计划经济的痕迹愈发显露。那么,在现实执法实践中如何慎重对待新旧法规衔接,如何适用《条例》,8月25日国家工商总局公平交易局局长刘佩智在全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研修班所作公平交易监管与执法讲座中对这个问题有所论及,本刊摘登相关内容于下,供各地执法参考。  相似文献   

2.
经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新修订的《刑法》,已由江泽民主席签发的83号令颁布,并将于1997年10月回日起施行。作为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担负行政执法任务的公平交易执法人员,要认真学好新修订的《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以《刑法》的威慑作后盾,加大执法力度,治理经济环境,维护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发展。新刑法把“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作为独立的一章,共列了8种罪名,并在非法经营罪中留了一条包容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的小口袋;总则第二章把”单位犯罪”作为单独一节,加大了对单位犯罪的…  相似文献   

3.
姚金利 《商》2014,(48):212-212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安全问题显得日益重要,涉及国家、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国现有的刑法条文规定了信息犯罪的相关罪名,但是由于这些罪名的数量少,不足以形成严密的刑事法网,其保护信息安全的能力有限。《刑法修正案(九)草案》(以下简称刑九)顺应时代.发爰的需要,对相关的刑法条文进行修改完善,以更好地打击层出不穷的危害网络信息安全的犯罪,维护公民的各种基本权利和利益。  相似文献   

4.
孙荣欣 《商业研究》2002,(4):137-139
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在 1997年刑法出台之前被作为偷税罪的一种手段 ,1997年刑法新增加了有关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四个罪名 ,由于理论界对这一犯罪研究的较少 ,在实践中存在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与一些相近易混的犯罪的牵连与竞合的关系。在司法实践中正确把握各罪认定中的一些问题是至关重要的。从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和一些相近易混犯罪的认定入手 ,探讨有关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与几种其他犯罪的具体认定问题。  相似文献   

5.
《工商行政管理》2000,(9):35-37
第三条下列三种商标侵权行为 ,属于《商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假冒注册商标行为 :(一)未经商标所有人许可 ,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二)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 ;(三)伪造、擅自制造他人注册商标标识或者销售伪造、擅自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对本条规定的理解应结合第四条规定的内容。1997年10月1日施行的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增设了“侵犯知识产权罪”这一类罪 ,并在这一类罪下又规定了7种罪名。其中涉及商标犯罪的3项罪名与新《刑法》施行以前我们工商系统按照《商标法》及有关…  相似文献   

6.
王永初  张莎莎 《商》2014,(21):225-226
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我国《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新增设的罪名。该法条的设立主要针对我国当前社会日益凸显的权力腐败现象以及新出现的贿赂形式,旨在从严惩处贿赂犯罪,重点打击"利用影响力"的受贿行为,以更好地规范人们的行为,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利用影响力受贿罪的出台是我国法治发展的一大进步,它在很大程度上规制了贿赂犯罪行为,但是它本身还存在一些缺陷,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商》2016,(3):238-239
<正>在我国现行刑法分则条文罪状的表述中,有12条14个罪名的犯罪构成中出现了"扰乱"一词,并将其归纳到犯罪构成要件中作为是否定相关罪名的依据。由于刑法中"扰乱"一词的参照依据的复杂性及"扰乱"一词本身的笼统性,我国刑法理论和实务界对"扰乱"一词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存在很大的争议,以及我国刑法对某些"扰乱"型犯罪规定不统一、用语不当造成了司法上认定不统一,甚至使一些罪名成为了"口袋罪"。本文拟就此问题进行专题探讨,以期能引起大家对此  相似文献   

8.
《刑法修正案(八)》对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做了重大修订,使刑法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与《食品安全法》的有效对接,充分体现了刑法对食品安全的保护。但我国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立法并非已经十分完备,事实上还存在一些缺陷与不足,需要进一步克服与完善。  相似文献   

9.
去年10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新刑法吸纳《关于惩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的补充规定》的主要内容,对原刑法规定的假冒注册商标犯罪及其处罚作了修改补充,为司法机关严厉打击假冒注册商标犯罪活动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这对于有效地保护注册商标专用权和消费者的利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笔者认为,新刑法对原刑法规定的假冒注册商标犯罪及其处罚修改补充的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扩大了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犯罪主体原刑法第127条规定的假冒注册商标罪的犯罪主体仅限于“工商企业”及其“直接…  相似文献   

10.
江晖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7):160-162
《食品安全法》和《刑法修正案(八)》中关于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相关规定,仍然无法从根本上改变食品安全相关立法的混乱局面,基于应把食品安全犯罪调整为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将刑法介入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时间提前,增加规范此类犯罪的类型,提高刑事立法对预防食品安全犯罪的有效性;刑罚轻缓化的立法趋势等刑事立法理念的考量,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刑事立法应该实现体系化、科学化、刑罚轻缓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11.
<刑法修正案(七)>第13条即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中影响力交易犯罪在我国刑法中的体现.该罪在我国刑法中的确立有其合理基础,司法实践中应把握好该罪名的构成要件、违法性阻却事由以及该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樊昭君 《商》2012,(21):167-167
我国刑法修正案(七)为适应现实的需要和响应国际反腐工作,增加了新的罪名即利用影响力受贿罪。本文从该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分析出发,找出了犯罪主体、犯罪对象及对合犯等相关规定的不足与完善,最后结合实际案例的分析加深对该罪名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一、新刑法是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有力的法律武器新刑法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加大了对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打击力度。新刑法所称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是指违反国家经济管理法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严重危害国民经济和市场秩序的行为。与原来的刑法规范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体上有以下一些:①原刑法分则第三章的罪名为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现章名改为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原分则第三章下不设节,现章下设八节。②罪名大量增加。首先,为了保持刑法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相似文献   

14.
林瑀 《中国市场》2011,(5):132-133
在我国刑法典中尚未确立破产犯罪这一类犯罪,也无破产犯罪的类罪名。而已有的罪名大多产自于特殊的经济条件下,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不科学性,因此我国需要建立完善的、合理的破产犯罪罪名体系。本文对如何构建一套健全完善的破产犯罪罪名体系做出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曾树华 《商》2013,(13):270-270
随着2013年7月1日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正式实施,如何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再次成为社会讨论的焦点。《刑法修正案(八)》的出台打破了关于老年人犯罪的立法空白,体现了矜老的文化传统,实现了与国际刑事思潮的接轨。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关于老年人犯罪制度仍有诸多缺陷。本文拟通过厘清现行刑法中老年人犯罪的现实困境,提出老龄化背景下刑法立法应然的完善之路。  相似文献   

16.
洗钱犯罪严重危害着世界金融秩序的安全,一直是国际社会主要打击的犯罪对象之一。随着我国立法的发展,洗钱罪的内容也得到了扩充,本文参照我国《刑法》以及刚刚通过的《反洗钱法》,就洗钱罪的构成要件及其认定进行理论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公司法》第10章中对违反该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作了若干规定,其中多处提到“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与此相适应,八届人大常委会又于1995年2月28日通过并公布了《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且于公布之日起施行。为了准确认定和打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活动,本文拟对《决定》新规定的各种犯罪的罪名和特征进行一些分析和探讨。一、关于虚报注册资本、骗取公司登记犯罪的特征《公司法》第206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办理公司登记时虚报注册资本,提交虚假证明文件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  相似文献   

18.
梅洁 《消费导刊》2009,(14):139-139
在《论犯罪与刑罚》中,贝卡里亚建立了独特而新颖的刑法思想体系,明确提出了后来为现代刑事制度所确认的三大刑法原则。本文主要讲述笔者结合贝卡里亚的刑法思想对我国严打进行的分析和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19.
陈璐萍 《商场现代化》2008,(13):267-268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涌现出许多金融业务犯罪活动。为维护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打击金融业务犯罪活动,新修改后的刑法设立了贷款诈骗罪。由于贷款诈骗罪是一个新罪名,司法实践中"贷款诈骗"本身一些关键性问题,众说纷纭,仍无定论。本文就贷款诈骗罪的基本概念、单位犯罪主体问题及该罪与其他罪的界限问题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为进一步研究贷款诈骗罪进行了有益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20.
新《刑法》的颁布实施将对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执法产生深远影响。投机倒把罪的分解使《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如何适用的问题现实地摆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面前,制定一部工商执法新法规,刻不容缓。一、关于新法规的定位新法规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法律框架结构中应属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这一部分,它的效力等级应不低于行政法规。新法规还应是一部集实体规范与程序规范为一体的法律规范,应将其制定成一部规范整个市场经济秩序的不管法(或称为兜底法),对所有危害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进行规制。八届人大四次会议确立的我国市场经济法律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