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煤炭产量占世界的37%。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分别占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的76%和69%,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仍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随着煤炭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煤炭用途的扩展,煤炭的战略地位仍然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李宏 《港口经济》2008,(8):23-25
一、我国煤炭消费现状与预测1.我国煤炭消费现状煤炭是我国主体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当前,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为:煤炭占68.7%,原油占21.2%,天然气占2.8%,水、核、风电占7.3%。今年初,我国南方遭受冰雪灾害煤炭供应严重不足时,胡锦涛总书记亲临山西煤矿和铁路、港口视察,可见煤炭在我国国民经济运行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煤炭消费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但有关煤炭储量下降与煤炭产生消费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层出不穷。对于提及多年的能源改革重中之重实为关于煤炭的发展规划。一份关于煤炭工业的发展规划千呼万唤始出来。20i2年3月底,激烈讨价还价之后,煤炭总量控制的目标才终见天日。由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十二五”煤炭工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煤炭年产量将控制在39亿吨,这是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煤炭总量控制。  相似文献   

4.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将长期居主要地位,在我国能源问题突出的今天,对煤炭经济的成本控制直接关系到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利用对我国近期煤炭经济运行的形势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煤炭行业发展中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将长期居主要地位,在我国能源问题突出的今天,对煤炭经济的成本控制直接关系到煤炭企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利用对我国近期煤炭经济运行的形势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煤炭行业发展中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思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大气污染严重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煤炭燃烧的排放物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严重污染的雾霾天气已成为我国不得不正视的环境污染大患。控制煤炭消费总量、转变增长方式、调整能源结构、减少大气污染,已经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新一届倡导转型,倡导绿色GDP,倡导美丽中国的政府而言,控制煤炭消费,减轻大气污染势在必行。国务院6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大气污染  相似文献   

7.
赵建芯 《魅力中国》2014,(25):243-243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大的国家,煤炭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以煤为主是我国能源安全的基本战略。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目前,煤炭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仍高达70%,因此,煤炭的基础能源地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难以根本改变。  相似文献   

8.
唐煜  高昊 《改革》2012,(8):123-132
针对煤炭消费强度高、煤炭消费弹性系数高、煤炭能源生产和消费区域错位等重要的安全问题,构建我国煤炭消费安全度量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实证分析1995~2010年我国煤炭消费安全状况。保障我国煤炭消费安全,应构建煤炭能源安全评价体系,以煤炭深加工为主提高煤炭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树立节能减排和绿色经济理念,充分发挥煤炭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9.
能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所必需的资源,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其作用尤为突出,目前,我国能源的消费结构,煤炭占60%以上,据有关部门预测,到本世纪末,煤炭消费量将要上升到80%。  相似文献   

10.
正税收是国家筹措财政资金,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资源税是我国的重要税种,对于调节资源级差收入,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产业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原有的税收体系也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完善税收制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社会公平是新时期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而煤炭资源税改革是当前税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1.
商务部部长薄熙来9月17日在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高峰论坛上表示,我国对世界能源稳定供应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也是能源生产和出口大国。总体上看,我国的能源自给率一直在90%以上,近6年来,中国累计出口煤炭5.1亿吨及大量焦炭,为有关国家钢铁企业提供了重要原料。我国经济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会保持高速增长,能源需求较大,我国发展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商机无限,节能技术市场空间巨大。  相似文献   

12.
文章首先对影响江苏省煤炭消费总量以及第一、二、三产业煤炭消费量的指标和各指标对江苏省煤炭消费总量与第一、二、三产业煤炭消费量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随后分析了江苏省煤炭消费总量及其占能源消费量的比重,第一、二、三产业煤炭消费量的变动对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等指标产生的影响。并根据以上数据的分析结合碳排放约束下江苏省节能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建立数学模型,对"十二五"期间及未来10年江苏省主要能源的消费结构、煤炭消费总量及第一、二、三产业煤炭消费量进行预测和优化。最后,对江苏省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途径以及能源结构调整、煤炭消费政策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煤炭资源作为我国的主体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攸关国计民生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一带一路"的战略背景下,更要求煤炭资源的稳定供应,把煤炭物流产业提升为战略性基础产业。调整优化煤炭产业结构,加快我国煤炭物流的产业发展,构建系统、安全、经济、稳定的煤炭物流运作体系,对于充分发挥煤炭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煤炭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生产原料,电是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在我国能源短缺、煤炭供应日趋紧张的背景下.限制煤炭出口,保障国内市场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从长远来看,煤炭继续出口已威胁到我国的能源安全,我们必须建立能源战略储备制度。  相似文献   

15.
陈梦凡 《发展》2015,(2):30-32
权威报告揭示了中国煤炭真实的负外部性成本:1吨煤带来的环境和健康影响高达260元。中国是不折不扣的煤炭之国。2012年煤炭生产总量为36.5亿吨,煤炭消费总量为35.15亿吨,世界第一。中国富煤少油,多年来,煤炭占总能源消费量的70%左右。煤炭的环境负外部性极大,中国如此依赖煤炭的后果,当然会让环境和居民健康付出代价,但这种代价到底有多大?多年以来,没人能说清楚。  相似文献   

16.
张承宁 《魅力中国》2013,(23):89-89
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近年来,受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我国煤炭产量和消费量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但自从2011年11月份以来,我国的煤炭产业经济形势聚变,至今已经近两个年头,煤炭产业景气指数仍呈跌势,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和煤炭产业经济运行的客观实际,目前我国煤炭产业的发展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其主要原因是严峻的世界形势对我国经济造成巨大冲击,增速减缓,压力加大。在这一宏观经济背景下,煤炭下游产业普遍不景气,对煤炭需求不旺,导致煤炭供给相对过剩。加之前段时间投资形成的产能集中释放,更加剧了这一矛盾。煤炭产业景气下滑的底部究竟在哪?只要导致这次煤炭产业经济形势聚变的主要原因没有发生好转之前,如何应对当前煤炭产业经济继续下行。仍为煤炭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闫冰 《中国经贸》2011,(12):19-20
我国是能源大国,其中煤炭资源占据明显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工业逐步发达,煤炭在重工业中占据的比重非常大,作为重要的基础能源和原料,煤炭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煤炭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很多问题,严重的制约了煤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针对煤炭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技术落后、经营者素质低下、法律意识淡薄等现象造成的严重后果而进行探讨,并且在最后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煤炭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原料,是保障国家安全、保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电荒给我们敲响了我国能源安全的警钟。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中占到70%。煤炭的有效供给是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能源安全问题的重要途径。而要保障煤炭的有效供给,就必须建立我国的煤炭资源战略储备体系。实行煤炭资源的战略储备。本文分析了引发电荒的主要原因及我国现行煤炭供给形势,提出了强化我国煤炭战略储备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煤炭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作为一种可耗竭能源,具有一定的稀缺性,市场价格是体现这种稀缺性的重要指标。通过对我国煤炭价格变化率检验,从我国煤炭禀赋、供求状况方面对我国煤炭价格形成进行解释,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但能源供给始终是瓶颈。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已占到全国一次性能源需求的68%。而我国煤炭的主要产地在北方,主要消费地在华东和华南,从而决定了我国能源运输格局的主要特征是“北煤南运”和“西煤东调”。为此,我国先后建成了大秦和朔黄两大煤炭运输通道,煤炭经铁路运至秦皇岛、天津、黄骅等北方港口装船下水,运往东部以及华南地区。煤炭作为我国的基础能源,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改变,这种运输格局还将持续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