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税收影响的区域竞争均衡资源配置模型,从主体税种税收占比、税制结构及其竞争优势等视角比较分析税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增加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等主体税种税收占比和增强地区间税收竞争能力,主要通过提高技术创新效率和降低资本错配程度间接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直接或地区间相对提高直接税比重可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但比重提高的关键不在于企业所得税,因为其会显著抑制技术创新效率;税收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多维影响具有显著的经济发展程度和产能过剩程度异质性特征;推动经济效率提升主要依赖税收政策的普惠性、针对性和精准性,而结构效应和竞争优势效应扮演重要的辅助调控角色。  相似文献   

2.
税制结构是指税收体系由哪几个税种组成及不同税种的地位和相互关系。真正代表税制结构特点的是各个税种的主辅关系,各个税种构成的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税收体系。税制结构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着国家财政收入的取得,进而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本文从工商税收各税种的构成着手,对我国税制结构的完善阐述个人观点。一、对我国现行税制结构缺陷的分析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确立了流转税与所得税并重的“双主体”的税制模式,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税制设计的构想始终未能真正得以实现。经过1994年的税制改革,税制结构仍然存在着“失衡”问题,具…  相似文献   

3.
“十五”计划期间,我国急需制定和修订八项税收法律。 (一)急需制定的法律包括五项: 1.制定税法通则或税收基本法。理由是:(1)我国税种比较多,不可能每个税种都制定一部法律,只有首先制定一部税收基本法或税法通则,把我国税收法制原则、税法构成要素、税种设计、税制结构、税收管理体制、纳税人的权益保护,以及征税机关的基本职责等重大问题规定下  相似文献   

4.
税制结构是指国家为了达到组织收入、调节经济的目的,在按一定标志进行税收分类的基础上,合理设置税种所形成的一个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税收体系。税制结构的构建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主体税种的选择;二是辅助税种的设计;三是税种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税种对经济的调节功能如何。  相似文献   

5.
从宏观上看,一国税负结构是否合理或优化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税种设置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相适应。二是税种的搭配能够充分的发挥税收的功能。三是具有税收属性的收入都能以税的形式征收,而不是长期游离于税收体系外。四是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保持恰当的比重  相似文献   

6.
作为全球温室气体主要排放国和制造业大国,我国碳减排行动备受全球关注。“双碳”目标下,经济社会实现全面绿色发展,对税制改革提出了新要求、新方向。文章以“双碳”目标为背景,界定碳减排税收体系的内涵,从生态、结构、产业、技术等维度阐释碳减排税收体系助力“双碳”目标的作用机理。当前,碳减排税收存在相关优惠政策零散、税种协同性不足、覆盖面较窄且形式单一、缺少抑制碳减排专门税种、税制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要以“单一税种”向“税收体系”转型为目标,通过修订和完善碳减排相关税种、改善碎片化税收优惠、借鉴国际经验设立碳减排专门税种、健全碳减排税收征管体系等举措,推进我国碳减排税收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Hindriks、Rochet和Stole(2002)模型的拓展,将劳动力流动引入含有空间属性的区域财税竞争框架,研究异质性偏好的劳动力的空间流动决策,及其对地方税收竞争一般均衡的影响。文章解析了地方政府效用最大化的税收和支出组合条件、罗尔斯式政府效用与线性政府效用函数下均衡解的影响因素,以及均衡时要素流动性对地方政府效用和地方福利分配的政策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流动与地方政府的政策集合、政府效用之间存在相互的决定和影响关系。在罗尔斯式的政府效用设定下,博弈均衡仅与技术工人的流动性有关,但地方再分配的程度与技术工人的流动性成反比。  相似文献   

8.
邓江年 《新经济》2014,(1):60-61
一、劳动力能否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不断优化,是决定发展方式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方面 经济发展总是由土地、劳动力、资本、企业家才能等基础性生产力要素作为支撑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就是转变支撑经济发展的要素构成。任何经济体的发展总是一个阶段性优化的过程,其重要表征之一就是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动态平衡。因此,劳动力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其构成能否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不断优化,  相似文献   

9.
要素流动推动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并且影响着技术进步水平的增长。在估计37个行业的技术进步与资本存量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偏离一份额法分析了工业结构变化的技术进步率增长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各行业之间的技术进步率在不断改善,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较明显倾向于第二、三类产业;资本要素对技术进步率增长的贡献主要来源于内部增长效应;劳动力变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较大,但是主要依靠内部增长效应来促进技术进步率的增长,其中劳动力的流动对第三类产业具有显著的“结构红利”。  相似文献   

10.
中国增加值贸易隐含的要素流向扭曲程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双边HOV基本框架下同时引入要素生产率(TFP)与综合贸易成本(CTC)的跨国差异,并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WIOD),多角度评估了在全球价值链(GVCs)分工背景下中国增加值贸易(TiVA)隐含的净要素含量流向扭曲程度。研究发现,资本与劳动力流向扭曲程度总体上趋于下降;相对于进口,出口隐含的资本流向扭曲程度较高、劳动力流向扭曲程度则较低;相对于高技能劳动力,中低技能尤其是低技能劳动力的流向扭曲程度较低;相对于跟俄罗斯、印度和巴西等"金砖"国家的双边贸易,中国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和台湾等五个最重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隐含的资本和劳动力要素流向扭曲程度较轻;受到中低技能特别是低技能劳动力要素流向扭曲影响的行业较少,贸易量较大的行业受到要素流向扭曲的影响较轻。本文初步表明,要素禀赋结构仍是反映一国增加值贸易是否以及在多大程度受到要素流向扭曲影响的基础。因此,中国要促进增加值贸易(及其产业链基础)转型升级,同时减轻贸易所含要素流向的扭曲程度,应首先着眼于国内(相对于国外)的要素禀赋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1.
我国税制结构的优化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税制结构是指各个税类、税种的组合以及它们在组合中的相对地位。税制结构总是在一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是有效发挥税收职能作用、充分体现税收公平与效率原则的有力保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合理地设置各类税种,优化和完善我国的税制结构,从而形成一个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税制体系,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十分迫切的。  相似文献   

12.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是构成社会总资本的两种基本资本要素,其数量和结构决定着一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在可比、一致的原则下运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了1995-2004年全国及各省市的总资本存量及各资本分量水平,比较分析了各省市间在资本数量、资本结构、资本水平变化等方面的差异,系统反映了我国资本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要素禀赋、技术进步以及制度安排的内在联系及其共同作用导致了劳动收入份额的下降,三者都与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有直接关系。制度安排直接内生于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一国的战略选择必然以本国的要素禀赋状况为基础,而一国经济的技术进步则是由其要素禀赋结构所内生决定的。在既有的要素禀赋结构前提下,我国选择了资本偏向型的技术进步及工业化发展战略,结果是配套于经济发展战略的系列制度安排也是资本偏向型的,最终造成了"资强劳弱"的分配格局,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又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局面。在经济发展战略不变、制度安排又具有路径依赖的情况下,我国的技术进步方向又反过来强化了劳动、资本两要素的已有地位,劳动收入份额便理所当然的表现为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4.
从税收原则看我国税制结构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税收原则与税制结构的内涵税 收原则理论是税收理论的核心内容 ,它是国家选择税种和税源 ,设计税收制度的理论依据。一个国家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健全 ,必须以税收原则作为指导方能有效 ,否则 ,税收将无益于经济与社会。一般认为 ,税收的财政原则、公平与效率原则是现代税制建设中应遵循的三大基本原则。财政原则税收的基本职能是为政府筹集财政资金 ,税收收入只有充分、及时、稳定 ,才能满足国家财政支出的需要。这就要求一国税制结构中 ,主体税种不仅税源充裕 ,而且富有弹性 ,税收收入能随经济发展 ,财政支出增加而增长。公平原则税收的公平原则是设计和实施税收制度的最重要的原则 ,它要求在税收结构中 ,各税种的征收必须做到纳税人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 ,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纳税人的经济状况决定纳税人的纳税能力 ,通常纳税人的收入或所得是衡量其纳税能力的最好尺度。效率原则包括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和行政效率原则。税收的经济效率原则要求政府征税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 ,即实现税收超额负担最小。当市场失灵经济不能实现稳定增长时 ,则要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作用 ,即实现税收的额外收益最大。税收的行政效...  相似文献   

15.
要素流动推动着经济结构的变化,并且影响着技术进步水平的增长。在估计37个行业的技术进步与资本存量的基础上,本文利用偏离-份额法分析了工业结构变化的技术进步率增长效应。研究发现我国各行业之间的技术进步率在不断改善,资本和劳动力的流动较明显倾向于第二、三类产业;资本要素对技术进步率增长的贡献主要来源于内部增长效应;劳动力变化对技术进步的影响较大,但是主要依靠内部增长效应来促进技术进步率的增长,其中劳动力的流动对第三类产业具有显著的"结构红利"。  相似文献   

16.
黄旭 《技术经济》2022,41(7):83-92
人工智能不同于以往的技术变革,能同时增强资本和劳动者生产效率,并对传统行业存在较强的溢出效应。本文以人工智能的三种效应为基础,建立两部门理论模型,发现如果人工智能是资本偏向型技术,将有利于人工智能部门转型升级;如果人工智能是劳动偏向型技术,其溢出效应有助于关联企业转型升级。具体结论如下:(1)如果资本和劳动相互替代,当人工智能技术对资本的增强效应大于劳动力,则资本的产出弹性将上升,劳动的产出弹性将下降,反之,资本与劳动互补时结论相反;(2)当两部门产品同质时,如果人工智能部门的资本产出弹性大于传统物质生产部门,则随着资本存量和劳动力供给的增加,资本和劳动力将由传统物质生产部门流向人工智能部门;(3)如果两部门产品相互替代,如果两部门中人工智能技术对资本的增强效应大于劳动力,则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提高,分配给人工智能部门的资本比例上升,劳动比例下降,反之,如果两部门产品互补,则结论相反;(4)如果资本与劳动力的替代弹性为1,当两部门产品相互替代时,如果人工智能技术对人工智能部门资本和劳动力的增强效应之和,大于对传统物质生产部门资本和劳动力的溢出效应之和,则资本收入份额上升,劳动收入份额下降...  相似文献   

17.
本文拟就选择财产税作为我国地方税主体税种的可行性作简要的分析和探讨. 一、财产税具有成为地方税主体税种的良好禀赋 政府间税收的划分是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历史上,诸多财政学者提出了许多值得借鉴的税收划分理论,普遍认为比较适宜划归地方成为地方主体财源的税种应具备以下特性:一是课征于非流动性生产要素的税收,  相似文献   

18.
产业退出是指随着经济发展和一国经济中各产业地位、作用及相互对比关系发生变化,部分进入衰退时期的产业出现技术停滞、生产供给能力过剩、开工不足、劳动力需求下降等现象,客观上要求一定的资源要素从衰  相似文献   

19.
一、国际税收竞争的出现(一)国际税收竞争的概念。国际税收竞争目前尚未在理论上确立一个理想的定义,在资源配置日趋全球化的今天,在各国内需不足的条件制约下,各国必然在税收优惠政策上展开激烈的国际竞争,以吸引国际间的流动性资本或经营活动,这就是通常意义上的税收竞争。有人认为,国际税收竞争指的是为了把国际间的流动性资本吸引到本国,各国均对这种资本实施减税措施,引发了减税竞争。也有人认为:“国际税收竞争是指在经济全球化作用下,各国(地区)政府通过降低税率、增加税收优惠,甚至实行避税地税制模式等方式,以减少纳税人的税收负担…  相似文献   

20.
刘雁鸿  王亮 《经济师》2003,(7):88-89
由于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发展 ,各国之间的国际经济关系变得十分密切。伴随着商品、资本、人员、劳务等经济要素的国际化 ,税收关系也不再局限于一国境内 ,国际税收协定就成为协调国与国之间税收关系的重要形式 ,各国都对税收协定给予了足够的重视。文章旨在对国际税收协定的一些基本概况进行分析 ,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我国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 ,在国际税收协定方面的具体实践情况和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