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宁营销策略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宁作为中国成功的运动品牌之一,品牌形象已经初步建立,"中国新一代的希望"到"把精彩留给自己"再到"我运动我存在",到现在的"一切皆有可能"、"重新开始"这些广告语,以及李宁自身的独特魅力已为大众所熟知,但如何取得更进一步的发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在分析李宁营销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李宁营销策略应从壮大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引领市场潮流、建立科学品牌代言体制、营造企业文化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回顾李宁品牌的发展之路,分析世界第一大运动品牌NIKE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第一大运动品牌李宁在国际化进程中,应注意处理好“准确定位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注重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营销品牌代言人;营造企业文化”等几个营销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章释述了李宁品牌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李宁品牌奥运营销的三大特点:"倾力打造李宁团队"、"成功借势英雄计划"、"借力打力曲线救国",文章认为李宁品牌奥运营销对本土体育用品企业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黄卓龄 《江苏商论》2011,(10):119-121
2010年6月李宁品牌更换了品牌标识和品牌口号,并上调了商品的价格,希望通过本次品牌重塑,使"90后"年轻一代对李宁品牌的认知度提高,进入"90后"市场。本文希望通过分析目前李宁品牌的广告,及其品牌管理、品牌定位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宁"品牌通过近几十年的较快发展,已经开始在国际运动品牌市场崭露头角,但它能否把握住当前有利的国际国内形势,迅速成长为国际知名的运动休闲品牌,一直是人们较为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李宁"品牌的发展历程、发展策略、营销策略入手,较为详尽地分析了"李宁"品牌的发展历程和国际化营销策略,力图帮助更多的中国民族运动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6.
鲁菲 《光彩》2011,(3):18-19
被高端品牌定位扭曲的"李宁",在海外与本土品牌的夹击下腹背受敌事与愿违,李宁有限公司期待的20岁华丽嬗变却是一次滑铁卢。李宁公司在年前结束的订货会上公布,按照批发出货量计算,李宁产品2011  相似文献   

7.
范旭光  肖可 《中国市场》2012,(34):58-59
<正>李宁创立之初一直主张以完善的公司制度来替代个人,主张公司去李宁化的李宁,终于还是高调现身来整顿困局。2012年7月5日,李宁公司CEO张志勇卸任,多年来一直淡出公司具体业务的"体操王子"李宁,回归"挽救"公司。49岁的李宁依然双目有神,略染白霜的双鬓和眉宇透露了他的年龄,也宣告着这家由李宁创办的公司已经诞生22年。李宁品牌诞生、成长于本土,又要打破本土的拘束成为一个世界级品牌。2010年之前,受益于经济发展,李宁公司一直保持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8.
有人说,通过一句广告语就可以看出一个品牌的内涵。"一切皆有可能"这句口号,是李宁品牌在过去不断积累和完善的结晶。从最早的"中国新一代的希望"到"把精彩留给自己"到"我运动我存在"、"运动之美世界共享"、"出色,源自本色"到现在的"一切皆有可能",李宁品牌逐步积淀出它品牌独有的内涵。本文正是从探讨李宁品牌的成长历程出发,以寻求我国服装品牌的国际化之路。  相似文献   

9.
李宁品牌作为国内运动品牌的老大哥,自1990年成立以来,对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贡献。但在2012年,李宁公司由于库存过高等各方面原因,自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了全年亏损,金额达到19.79亿,关店1821家,自2011年之后,再一次痛失国产第一的宝座。而通过对李宁公司亏损原因的分析发现,李宁公司2010年6月宣布开展的品牌重塑战略是整个亏损的导火索。所以,李宁公司要想摆脱当前的艰难处境,必须要从品牌营销着手,重新进行品牌定位,彻底放弃"90后李宁"的发展战略。通过互联网、线下宣传、赛事赞助等方式,打造专业的、全新的运动品牌形象,彻底摆脱品牌策略失误带给李宁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宁"作为国内体育品牌一线产品一直在市场销售方面占有绝对的优势,并保持多年的市场占有额持续增加,随着消费者对于健身意识的增加和消费理念的转变,"李宁"品牌在国内一二三线城市的市场销售和运营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本文结合目前市场需求状况,谈谈对李宁品牌在江西地区的销售和对营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李宁公司的诊断,找出李宁巨亏的系统性原因,从而制定出有效的营销对策。李宁巨亏是一种剧痛,治痛的药方就在李宁手里。李宁不仅要担当"救火队长"的角色,更应该成为"体操队"的灵魂和领袖,重建团队,重组产品、重塑供应链,重振李宁品牌,通则不痛。  相似文献   

12.
<正>事件一:体育品牌"洋退中进",李宁品牌国际化再加速入选理由:近期,中国最大的体育服饰零售商李宁对外宣布将全面布局东南亚市场,年内在东南亚地区开设最多达100家门店。早在1999年,李宁公司就把"品牌国际化"提上战略议程,公司调整架构,开始开拓国际市场此次  相似文献   

13.
李宁:奥运外的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本土运动品牌无法回避的一场大考。李宁未能成为奥运合作伙伴也许让一些李宁品牌支持者感到了些许失望,但这种"落选"未必不是对自身实力的一种理性考量。  相似文献   

14.
张芃  李冰  曾婧 《市场研究》2013,(2):48-49
<正>2012伦敦奥运会落下帷幕,在这届被称为"史上最差"的奥运会上,场上申诉、争议不断,场下的营销大战也硝烟弥漫,中国各大运动品牌在"兵家必争之地"上各显身手。从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开始,中国体育品牌就与奥运会结下了不解之缘。从"梅花"到"李宁"再到现在的"安踏",奥运领奖服和比赛服赞助一直是体育品牌在奥运中营销的主要方式。2008年北京奥运会,李宁作为最后一棒的火炬手点燃奥运火炬,让"李宁"品牌打败阿迪达斯、耐克等,一举成为北京奥  相似文献   

15.
时逢年底,张志勇近来诸多高兴事。这位39岁的李宁有限公司CEO在11月15日向外界公布了李宁公司收购著名乒乓球品牌"红双喜"57.5%股权的消息。"这次收购让人欣喜振奋,红双喜品牌是世界闻名  相似文献   

16.
《成功营销》2011,(Z1):5
从"一切皆有可能"到"让改变发生",李宁公司在2010年最大的一项品牌战略莫过于更换新标识和新口号。尽管品牌重塑之后,李宁公司面临销量下滑、关闭门店等种种质疑,但改变似乎是李宁公司未来增长的惟一驱动力。  相似文献   

17.
王芳  闫威 《中国品牌》2012,(11):82-84
李宁可以做任何事,但是李宁公司要聚焦,要做中国的、体育的、专业的体育品牌,这才是李宁品牌的初衷。这个梦想不会变9月26日,在北京通州区光机电产业基地李宁运营中心,参加完明年产品设计规划会的李宁,换了一件大红色的李宁运动服走出来。从7月5日在香港的业绩说明会上,宣布"我回来了"之后,他开始尝试把想法跟投资者和媒体沟通,而不像以前仅仅针对董事会和CEO。刚刚开过的会议,具体到了品类、款式和价位。不需要李  相似文献   

18.
《商》2015,(42):91-92
2008北京奥运会,李宁体育公司借助国家的民族"文化红利"如李宁"飞天"点火炬等,一时在全球范围内声名鹊起,公司营业额呈快速增长得趋势,到2010年达到峰值94.78亿元,但2012年度李宁公司的财务报表显示,其财务情况急转直下,年度亏损20亿元,负债44.18亿元,负占率73%,而361°作为本土品牌发展起步较晚,但借助2010年广州亚运会已经在国际上展开了营销,其品牌知名度和营业额呈上升趋势。本文以08奥运后,李宁与361°品牌营销策略的实际情况,从技术创新,品牌推广手段,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李宁现象     
2010年6月30日,李宁公司对外发布这家公司创建以来最大的品牌重塑运动,旨在解决李宁品牌老化的问题。为此,它甚至改变使用了20年、有着鲜明创始人烙印的商标,以此表示"让改变发生"的决心。  相似文献   

20.
孟岩峰 《中国商论》2012,(10X):14-15
"李宁"最近有点烦。一位李宁的县级市分销商称,线上销售的低价折扣已经影响到实体店铺销售,其门店从鼎盛时期的7家已经剩下最后1家。"我们的经销商对网上销售也没有好印象。"10月23日,一位其他品牌负责人表示,"不只是李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