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文章以2003——2013年上市A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注册会计师是否能够正确识别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疑虑的严重程度,恰当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研究结果发现,被出具不同类型的持续经营非标审计意见在反映公司持续经营能力的财务指标上有显著的差异。研究还发现,被ST公司的性质会影响注册会计师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结果表明,注册会计师能够正确识别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疑虑的严重程度,同时能够恰当地出具相应的审计意见。  相似文献   

2.
李鸿禧 《新金融》2020,(1):54-58
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上信用问题愈加严峻,信用评级对于违约预警的准确性、及时性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国际上穆迪、标普、惠誉三大评级机构已建立了较为成熟的信用评级体系,而我国的信用评级业仅仅是刚刚起步。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国际上权威评级机构(穆迪、标普、惠誉、MSCI、德勤等)的信用评级思路方法进行综述并加以对比,涵盖了传统信用评级、市场隐含评级和大数据评级三个评级类型,从评级框架、评级要素、评级方法、难点等多维度进行论述,最后将三种类型的信用评级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了信用评级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3.
一家新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成立,是否足以撼动标普、穆迪和惠誉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的实际垄断?力量稍显不足,但行动已经开始。10月24日,中国、美国和俄罗斯三家信用评级机构在北京联合发起成立"世界信用评级集团",致力于推进国际评级体系改革,建设独立的国际评级体系,通过向世界提供公正的评级信息,推动世界经济复苏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后危机时代国际信用评级业改革趋势及其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并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中,标普、惠誉、穆迪这些有着多年信用评级历史的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表现受到社会各方的质疑,也暴露出国际信用评级业在竞争格  相似文献   

5.
从理论上看,以标普、穆迪和惠誉为代表的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的存在可以起到降低社会经济成本和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然而,目前国际信用评级机构仍然存在着一些功能扭曲的表现,如“三大”评级机构反应的迟钝,使其可信性遭到市场广泛质疑;“三大”评级机构反应的过度,加剧了金融市场调整;“三大”评级模式隐含的利益倾向,违背了信用评级的独立与公正。整顿和规制国际评级机构,必须改革现行的评级模式和模拟评级程序,实现评级市场的竞争化与评级主体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环球快讯     
《中国外汇》2011,(15):8-9
1欧盟抨击三大评级机构有失公允标普、穆迪和惠誉这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相继"发难",频频下调欧元区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或银行信用评级。这一举动令欧盟领导人忍无可忍,终于向三大评级机构正式"宣战",不但激烈抨击其行  相似文献   

7.
2009年12月,惠誉、标普、穆迪等国际信用评级公司先后下调了希腊主权信用评级,敲响了西方国家主权信用危机的警钟。希腊成为10年来欧元区唯一遭"降级"国家,  相似文献   

8.
以2011-2016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研究持续经营审计意见及分析师跟踪对融资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持续经营审计意见的出具加剧了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分析师跟踪人数越多,上市公司面临的融资约束越小;分析师跟踪能够缓解被出具带强调事项段持续经营无保留审计意见公司的融资约束,加剧被出具其他持续经营审计意见(保留意见、无法表示意见和否定意见)公司的融资约束。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2005-2009年间中国A股上市公司补充与更正报告中出现"会计差错更正"项目的公司为研究对象,分别以是否发生财务重述和重述调整方向为因变量,系统研究了事务所变更、审计意见类型对财务重述的影响。形成的结论主要有: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发生财务重述以及负向财务重述的概率均低于被出具非标审计意见的公司;没有发现事务所变更的公司发生财务重述和负向重述的概率高于事务所未变更的公司;而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公司在事务所变更后发生负向重述的概率高于事务所未变更的公司,但没有发现其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高于事务所未变更的公司;未更换事务所的公司其前期被出具标准审计意见与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负相关,而与负向财务重述的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信用评级行业竞争和规制:美国的经验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信用评级行业高度集中,标普、穆迪是评级市场的统治者。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国家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NRSROs)的指定以及基于监管目的广泛使用NRSROs概念导致评级行业的准入壁垒。声誉资本、网络效应以及评级透明也是影响信用评级行业竞争状况的因素。为了增进评级行业竞争,美国已经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的法律监管,并正在酝酿新一轮的竞争规制措施和改革方案。美国的经验和做法对于我国刚刚起步的信用评级行业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强化对证券信用评级机构监管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券信用评级机构被誉为证券市场的守门人。然而在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中,著名如标普、穆迪等信用评级机构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批评。其原因就在于信用评级机构违背职业道德,不负责任的为高风险的金融产品做了高安全度的评价。在金融危机的阴云渐渐散去之际,我们应当思考强化对证券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途径,使之在法律的框架内规范的为金融业服务。  相似文献   

12.
环球快讯     
欧盟抨击三大评级机构有失公允 标普、穆迪和惠誉这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相继”发难”,频频下调欧元区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或银行信用评级。这一举动令欧盟领导人忍无可忍,终于向三大评级机构正式“宣战”,不但激烈抨击其行为有失公允,还宣布将着手建立欧盟自己的评级机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2000—2005年我国A股财务困境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被出具持续经营审计意见(going-concern opinion,以下简称GCO)后,审计意见、制度环境与银行贷款变化的关系。研究发现,被出具GCO的上市公司,次年银行贷款水平有显著的降低;由于政府控制的公司债务约束软化,被出具GCO后,这类公司的银行贷款无明显的降低,并且制度环境因素对其没有促进作用;最后,对于非政府控制的公司,被出具GCO后,公司的银行贷款有显著的下降,且公司是否被出具GCO与次年银行贷款变化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显著地受制度环境因素的影响,即在市场化进程较快、金融发展水平高、法治水平高的地区,这种负向关系更为强烈。  相似文献   

14.
国际金融     
《中国金融家》2012,(7):14-14
穆迪宣布下调28家西班牙银行信用评级 6月25日,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宣布下调28家西班牙银行的长期债务和存款评级,下调幅度为1档至4档不等。在当天发布的声明中,穆迪表示,由于6月13日已经将西班牙政府的债券评级由A3下调至Baa3,西班牙政府的信用状况恶化已经影响到其国内的银行业。穆迪表示,这些银行评级被下调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两方面:一是持续恶化的西班牙主权信用不仅会削弱政府支持银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夏凡  姚志勇 《金融研究》2013,(2):184-193
穆迪、标普、惠誉三大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在金融市场上扮演着关键角色。但自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三大评级机构广受批评。有人认为其评级太过宽松,对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负有责任;有人认为其评级过于严苛,频繁下调公司和主权信用评级加剧了金融市场动荡。本文为协调上述两种貌似对立的观点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模型分析,本文发现"评级高估"和"评级低估"都可能在均衡路径上出现,同时信用评级具有"顺周期"特性:评级高估更有可能发生在经济繁荣时期,而评级低估则更有可能出现在经济萧条时期。  相似文献   

16.
范瑾 《银行家》2012,(8):91-93
自2009年12月以来,全球三大评级公司——标普、穆迪和惠誉——分别下调希腊的主权债务评级,此后,欧洲多个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2012年1月以来,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影响,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九国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欧猪五国"的信用评级相继被调低,进一步促成其国内经济下滑、债台高筑,甚至政府更迭。国际社会对欧元的信心减弱,德国等欧洲大国也开始感受到危机的影响,整个欧洲面临严峻的考验。欧盟对信用评级机构在希腊债务危机中扮演的角色十分不满,加  相似文献   

17.
尽管欧盟的许多重量级领导人对标普、穆迪和惠誉等国际评级机构(以下简称“三大”)频繁降低欧元区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发出明确的警告与声讨。但却丝毫没有阻挡“三大”我行我素的脚步。不过,当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被标普们无情地扔进“垃圾级”行列并且“三大”开始向意大利等欧元区核心国家扣动扳机时,欧盟再也坐不住了。  相似文献   

18.
<正>国际监管组织1.国际证监会组织发布消息称信用评级机构合作机制建立2013年11月5日-6日,国际主要评级机构标普、穆迪和惠誉的监管部门美国证监会和欧洲证券与市场管理局在纽约召开了首次联席会议。双方达成共识,将会构建一个信息共享与讨论机制,处理以下问题:(1)信用评级机构遵守地方或区域法律法规的程度;(2)信用评级机构对国际证监会组织出台的行为守则的遵守程度;(3)评级模型和方法、内部控制、利益冲突的管理措施以及重大非公开信息处理程序的建立及运作,以更好地了解国际活跃信用评级机构面临或导致的风险以及相关监管机构如何识别和控制上述风险。  相似文献   

19.
<正>欧债危机已持续三年,形势未见好转,反而愈演愈烈,近期希腊组阁失败以及西班牙银行系统危机,使得欧洲再次成为是非焦点。一、危机背景2009年12月,全球三大信用评级机构下调希腊主权债务评级,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2010年7月国际评级机构穆迪下调葡萄牙主权信用评级,欧债危机开始向欧元区其他国家蔓延。2010年12月,穆迪大幅下调爱尔兰主权信用评级。2011年3月穆迪下调了西班牙的主权信用评级,欧债危机开始从欧元区外围国家向核心国家进一步蔓延。2011年9月,标准普尔公司将欧元  相似文献   

20.
招商银行     
《时代金融》2012,(1):58
<正>标普调升招商银行信用评级至BBB+2011年12月6日,标准普尔评级公司对外宣布调升招商银行信用评级,该行长期信用评级结果由BBB上调为BBB+,短期信用评级维持A-2不变,评级展望维持"稳定"。在国际评级机构纷纷大幅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