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文在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对模型变量进行了扩展,并基于湖北、贵州的调查数据,实证研究了农村居民对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使用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主观规范、感知收益对使用意愿有正向的影响,其中感知易用性的影响最显著。而感知风险则对使用意愿有负向影响。本研究的政策指向是:互联网金融产品服务商应着力通过简化流程等方式,来提高用户的感知易用性进而提高使用意愿。  相似文献   

2.
基于UTAUT模型构建了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使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方法对这些影响因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使用意向、便利条件直接显著影响使用行为,绩效期望、努力期望、感知风险、社会影响通过使用意向间接显著影响使用行为,感知成本对使用意向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CHFS2015年的数据,实证研究了互联网使用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Probit模型实证发现,互联网使用会显著促进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股票市场和金融理财产品市场;Tobit模型实证发现,互联网使用还会显著促进风险金融市场、股票市场、金融理财产品市场的参与深度。工具变量回归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互联网使用依然显著促进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和提高风险金融市场的参与深度。中介效应模型的机制分析发现,金融素养在互联网使用对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的影响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以余额宝为首的余额理财平台依托大数据技术吸引大量闲散资金,迅速占领了互联网金融理财市场。在技术接受与使用模型(UTAUT)的基础上,增加经济价值和感知风险两个控制变量,构建余额理财用户投资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影响用户使用余额理财平台的主要因素并对模型进行修正。研究结果表明:用户的绩效期望、社会影响以及经济价值显著影响用户的投资行为意图,用户的努力期望通过绩效期望间接影响用户的投资行为意图,而投资行为意图决定用户的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5.
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选择影响因素是完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重要前提.借鉴技术接受模型,构建起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使用意向模型,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进行实证分析.调研数据证明该模型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整体拟合度较好.模型各项因素中,易用性感知与有用性感知对使用态度具有正向影响,其中有用性感知是影响用户做出个人理财业务决策的关键因素;风险感知对于用户的使用态度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影响用户风险感知的三项因素分别是本金保障、亲友推荐与人员推销.  相似文献   

6.
拟探究互联网金融理财用户忠诚形成机制及其在不同平台之间的差异。借鉴消费者忠诚和网络外部性理论构建互联网金融用户忠诚致因模型,并收集余额宝和薪金宝两个互联网金融理财平台用户的数据进行对比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忠诚来源于满意的假说"仍然适用于互联网金融理财服务,但满意的中介作用只存在于感知价值、感知愉悦性与忠诚的关系之中;平台类型对于网络外部性、感知愉悦性的影响过程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夏咏  郭晴  申建良 《征信》2021,39(7):75-84
采用Logit模型,从金融科技异质性视角对农户正规信贷需求展开评估,实证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异质性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影响因素具有异质性.耕地面积、农业培训等因素对使用金融科技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产生显著影响,而户主年龄、家庭年收入等因素对未使用金融科技农户的正规信贷需求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雷舰 《北方金融》2022,(9):97-103
文章分析了现实生活中农村居民数字金融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实证结果显示:感知价值、主观规范性、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四个因素对农民的数字金融意愿有显著的正相关,感知风险与用户的消费意向成负相关,基于此从政府、企业、农村居民个人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学者已对互联网金融及其对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进行了诸多理论研究。本文基于相关理论研究基础,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析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商业银行稳定性影响。本文借鉴已有研究的指标选择方法,构建合理的商业银行稳定性指标,结合中国互联网支付业务交易规模数据构建VAR模型,并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短期内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冲击较为明显,因而商业银行可通过改革创新应对其冲击;在长期,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稳定性影响不显著,说明互联网金融并不会取代传统商业银行;同时,中国银行业的稳定性对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影响是显著的,即中国银行业长期的稳定发展是促使互联网金融市场发展的因素之一。这为监管部门制定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政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陕西省农村居民调研数据,采用离散选择模型量化分析了金融素养对农村居民银行理财产品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显示:农村居民金融素养水平较低,仅有8.1%的农户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金融素养与农村居民银行理财市场参与率呈正相关;金融素养能显著提高农村居民购买理财产品的概率;接入互联网以及从事商业经营能显著提高居民的理财参与率。因此,应积极开展农村地区金融知识普及工作,提高居民金融素养,优化农户银行理财行为决策,进而提高农村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相似文献   

11.
论文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实证分析了温江农户对P2P网络借贷平台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感知易用性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进而显著影响态度;感知易用性对态度的影响较弱;态度又进一步影响了使用意愿。感知风险显著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态度,而对使用意愿具有弱影响。此外,社会规范显著影响使用意愿,而对态度具有弱影响。该研究为温江区解决融资难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为个体用户使用P2P网络借贷平台行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感知风险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知风险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和决策过程的重要因素,也是消费者行为研究的重要内容,而消费者对网络金融的感知风险更成为促进消费者是否使用互联网金融方式的关键。本文以网上购买行为为研究对象,针对感知风险对其产生的影响展开研究,从消费者自身因素、产品相关因素以及技术手段因素三方面去探讨问题,提出在传统金融与现代金融相互碰撞的时代,银行业也需要不断革新,不断开发新的金融支付手段、金融消费产品等,搭建起更满足公众需求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享受到互联网金融带来的生活便利。民间借贷是农村市场上最主要的融资方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势必对农村民间借贷产生影响,本文致力于探究监管新政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对农村民间借贷需求的影响。本文通过在云南地区调研并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到区域数据,基于Probit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显示:互联网金融对民间借贷需求量具有强替代效应。在异质性分析中互联网金融对农业生产借贷需求替代效应最强,对固定资产借贷需求替代效应最弱。最后基于本文研究结论提出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协同发展服务三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互联网金融发展为背景,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为视角,将其引入传统货币需求理论框架,通过修正惠伦模型,建立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条件下的货币需求模型,定性分析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对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影响机制;同时,实证检验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与预防性货币需求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表明:(1)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快速发展将会替代部分预防性现金需求,且加速不同层次货币间转化,进而减少预防性货币需求。(2)实证结果表明,转化成本、机会成本、流动性比率及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替代率均对预防性货币需求产生显著影响。基于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普惠金融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是如何满足低收入群体、农村及偏远地区居民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移动支付的发展为应对这一难题提供了解决途径。本文对334份有效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在技术接受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感知理论,同时增加了趣味性、外部影响、个人创新性等影响因素,最终构建影响研究对象使用移动支付意愿的理论模型。本文通过建立马尔科夫链,揭示研究对象使用移动支付意愿的总体情况,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影响移动支付使用意愿的主要因素,最后综合数据分析的结果,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用户个人角度,依据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考量人脸识别支付用户使用意愿。结果表明:社会影响、感知风险、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意愿有直接影响;使用情境和个人创新对使用意愿有间接影响,其中使用情境通过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间接影响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个人创新通过感知易用性间接影响使用意愿。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金融市场的逐步完善以及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我国金融脱媒趋势逐年显著。非银行融资方式对商业银行资产端和负债端的脱媒势必会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结构以及盈利模式,并会对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笔者选用2000—2013年商业银行贷款、存款、国内生产总值、债券发行规模、股票市场融资规模、信托资产规模、银行理财产品等季度数据,通过建立VAR模型方法来定量评估各种金融脱媒因素对我国商业银行资产负债业务的冲击程度以及度量其贡献度,从而为我国商业银行在业务结构、服务模式、风险管理等方面转型提供实证支持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引入金融共生理论,利用Logistic增长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融资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互联网金融与小微企业间存在正向非对称共生关系,小微企业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远超互联网金融对小微金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共生环境、推进小微企业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功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金融是网络信息技术与金融行业完美结合的产物,本文将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现金需求的影响与趋势,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概括出一下几点结论:(1)从全局角度进行观测,金融网络化、利率、国民收入以及现金需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现金需求受互联网金融的影响最为显著;(2)现金需求的互联网金融变量的弹性区间较大,在-0.5至0之间;(3)可以排除利率等因素对现金需求的影响;(4)将互联网金融的因素纳入现金需求分析的模型中,可以完美的解释货币失踪的经济现象。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给中国金融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对传统的金融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产生了大量网络理财产品以及虚拟理财产品,掀起了个人理财产品创新的热潮。与此同时,大数据、社交网络、云计算等互联网科技也对理财产品的设计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使得个人理财产品的设计更为合理,更加有市场竞争力。另外,随着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增多和积累,越来越多的人有意愿并有能力购买个人理财产品。本文从调研的数据出发,对新常态下个人理财新产品的创新与需求的角度,研究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及适用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