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信息技术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衍生出了互联网金融。目前,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有效拓展资金需求的渠道。互联网金融,打破传统金融垄断市场模式,全面提升了资金融通效率,开创了全新的金融服务工作模式。通过分析近年来的小微企业融资情况发现,许多小微企业难以在银行方面贷款,主要原因就是因为企业信用不足,导致银行风险加大,不能在正常下放贷款,所以对小微企业信用建设模式进行研究,探索新的信用建设模式为小微企业增信,提高小微企业融资成功率。本文首先阐述传统金融服务影响下的小微企业融资情况,之后对传统银行以及各种小微企业自身问题进行分析,综合互联网金融优势等,从小微企业融资模式的角度提出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小微企业信用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2.
作为我国市场经济重要单元的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个长期困扰其发展的瓶颈,而其症结很大程度归咎于小微企业信用体系缺失,金融机构与小微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本文认为小微企业应抓住当前我国金融综合改革大环境下信用体系建设出现的机遇,根据当前我国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通过建立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培育和提高小微企业信用意识、构建适用的小微企业信用评价体系等进一步完善小微信用体系建设,推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改善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盼 《征信》2021,39(5):71-76
我国小微企业贷款需求众多,科学合理地对小微企业进行信用评价,是实现企业与金融机构互惠双赢的基础.建立小微企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DEA-TOPSIS综合模型对小微企业进行信用评价.首先使用DEA法筛选出相对有效企业,优化决策环境后,使用TOPSIS法对企业进行优劣排序.实证研究证明,DEA-TOPSIS信用评价模型可通过筛选淘汰无效企业,来降低TOPSIS逆序问题对决策的影响,有效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评价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金融服务不到位是目前县域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源.本文以乐亭县为例,通过对县域小微企业融资特征、金融支持现状以及影响金融支持县域小微企业的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强化信贷政策传导力度、优化利率定价机制、实施小微企业贷款利率补贴、创新担保体系和强化小微企业信用意识与融资能力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的重要供给侧——银行小微贷款,从小微贷款监管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出发,结合国内小微企业融资的特点,梳理了信贷配给、外部监管约束以及银行风险承担等方面的文献。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动态GMM模型,借助115家城商行2011年到2015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量化分析了小微贷款的结构特征以及"小银行优势"理论对国内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表明,银行小微贷款具有明显异质性,占比高的银行反而有明显的风险抑制能力;小额化的小微贷款监管政策需要银行具备足够的小额客户基数,才能起到分散风险的作用;现有贷款技术条件下,合理占比的信用和保证类小微贷款不会增加银行风险承担的压力;目前大多数城商行网点的资产规模并未对小微贷款的风险承担造成明显压力。监管部门可适当考虑根据银行异质性,按照小微贷款占比等因素制定差异化的监管要求;要推动银行小微贷款的小额化和分散化,除资本计量优惠外,还应出台更多的鼓励措施;应通过改进银行小微贷款技术,来缓解放宽担保方式对关系型贷款风险承担因素的约束。  相似文献   

6.
李颖 《时代金融》2014,(6Z):127-127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其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缺陷致使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披露不足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惜贷盛行。建立专门适合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能帮助银行有效揭示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同时降低其获取企业信息的成本,为市场参与各方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融资难问题一直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其主要原因是金融机构企业信用评级体系的缺陷致使小微企业信用风险披露不足从而导致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惜贷盛行。建立专门适合小微企业的信用评级体系能帮助银行有效揭示小微企业贷款风险,同时降低其获取企业信息的成本,为市场参与各方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曹明生 《时代金融》2015,(8):203-204
本文通过对小微企业信贷特征及国内外主流信用风险度量方法的对比分析,筛选出适用于我国小微企业信用风险度量的Logistic模型。利用从银行取得的94个小微企业信贷样本,综合企业的财务及非财务信息,进行了Logistic模型的构建和检验。实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于小微企业的信贷违约概率具有较高的正判率。  相似文献   

9.
研究将从影子银行的角度通过建立VAR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影子银行的发展对我国小微企业融资的影响。可以发现,影子银行的产生给小微企业融资的渠道增加了一种选择的权力,解决了企业信贷风险的问题,给其一线生机。而影子银行带来利好的同时,潜伏的危机也在暗处涌动。因此推进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完善我国的监管体系,促进影子银行的创新优化,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降低融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加强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需要金融机构客观认识小微企业贷款的风险与收益,逐步改变以大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习惯思维方式,适度加大小微企业信贷力度,调节地区和行业的信贷资金流向,针对小微企业的特点不断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需要政府和监管部门加强对小微企业的信用信息管理,积极推进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和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