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桂林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桂林发展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当前正逢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发展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在阐述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桂林发展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必要性,以及桂林发展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基础,最后探讨了桂林发展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周一萍 《中国市场》2008,(26):30-31
湖北省红安县位于大别山南麓,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既具有丰富的绿色生态旅游资源,又拥有历史价值极高的红色人文旅游资源。但该县至今经济仍欠发达,如何通过发展旅游业这项关联性极强的产业来带动其他产业的系统发展,最终达到促进该县整体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通过对红安县发展旅游业的优势及现状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其发展旅游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旅游产业已与其融合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现从文化创意与旅游发展理论研究现状、文化内涵入手,对旅游发展中文化创意及其产品现实需求作以分析思考。一、文化创意与旅游发展理论研究的必要性文化创意产业,又称创意产业、创造性产业、创意经济等。最早由英国文化媒体体育部(1998)提出并将"创意产业"定义为:从个人创造力与技能及才华中获取发展动力,并通过开发知识产权来创造潜在财富和增加就业机会的产业。  相似文献   

4.
文化旅游项目是在传统旅游业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创新发展项目,在我国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新疆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西域文化,当地正在将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更好地结合,以此来促进旅游产业上升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鉴于此,以文化创意与文化旅游融合理论为基础,从文化创意角度探讨喀什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有针对性地提出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旅游产业是河南省旅游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集经济发展价值、政治价值与文化价值于一体。中央以及河南省各级政府对红色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对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化的指导发展意见。河南省旅游文化产业得到了快速地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新的旅游文化发展形势下要求加强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在红色文化旅游中的主导作用,充分挖掘红色旅游景区内的红色文化内涵,将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与当地的地域特征有效结合,建立科学化的管理体制,积极促进河南红色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浪潮中的技术革新、市场演变以及创意阶层的崛起,推动着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高度融合,形成新兴的创意旅游业态。这一现象逐渐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热点,文化与旅游产业跨界融合的生力军。本文分析创意旅游的内涵、特点以及开发模式的主要要素,提出在传统文化旅游地开发创意旅游的对策措施,探讨了发展创意旅游的重点、方式与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随着产业融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明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越来越关注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目前洛阳的文化旅游产品主要表现在文化产业园区、会展、文化工艺品、文化演艺等方面,但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面较少,融合度不高,未形成规模。因此应根据洛阳文化资源和现有旅游产品的状况,重点打造博物馆创意产品、宗教文化旅游创意产品和旅游演艺产品,同时向工艺美术、创意设计、网络文化、数字化服务等创意产品方向努力,推动洛阳文化旅游的全产业链发展。  相似文献   

8.
抚州红色文化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在探讨抚州发展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基础与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抚州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抚州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9.
红色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存在天然的、良好的融合发展基础,两者进行产业融合无疑是促进红色旅游深入持续发展的破题之举和战略选择.在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下,红色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路径主要有资源融合、市场融合、技术融合、功能融合等,两者融合发展的方向主要有红色文化创意园、红色影视、实景演出、红色展览宣讲、红色旅游文化节事活动和现代媒体传播等.  相似文献   

10.
信息化时代,随着社会文明进步与市场经济增长,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更高层级的精神追求产物,展现了迅猛的发展势头,满足了人们复杂多变的心理需求。而文化创意旅游产业作为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产物,为两者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并塑造了产业发展新形态,其展示出的发展潜力毋庸置疑。本文在对秦皇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相关作出分析和简述的基础上,重点就秦皇岛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李晨  兰玲 《消费导刊》2013,(8):22-23,204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旅游产业已与其融合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本文通过阐述旅游业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联系当前湖南旅游业发展实际,对旅游业发展中文化创意及其产品现实需求作分析思考,促进旅游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2.
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发生变化,更加关注生活质量,因此现阶段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人们对旅游产业的要求也在进一步提升,更加关注文化内涵。因此,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韵味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实现旅游业的发展,形成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的产业链模式。本文主要针对全产业链视角下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法,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13.
中央苏区蕴藏厚重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着眼红色创意文化开发是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并进一步向高端化、创意化发展的战略选择。结合当下的技术、经济和政策背景,中央苏区的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可以在创新、项目和政策驱动方面予以借力,获得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目前,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正成为一种新兴经济形式,依据其特定的价值链运作模式不断地演进,继而迅速发展起来。本文重点从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成因、价值链运作的主要环节和驱动要素,以及产业价值链的运作路径等三个方面进行具体而深入的分析,探讨了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运作模式,以期能为推动乡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5.
昆明城市文化旅游创意升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旅游产品缺乏新意,旅游产业竞争力日趋减弱,在此背景下文化旅游与创意产业融合,已成为昆明市重振旅游产业、实现新发展的重要通道。本文还通过分析昆明市自身的优势,提出了发展文化创意旅游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将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实现协同发展对实现乡村振兴计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旅游产业结构改革、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经之路。可以说,发展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工作的实施是大势所趋,形势所迫。基于以上诸多原因,对实行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针对目前阶段这两大产业融合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对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有促进作用的策略建议。期望我国的乡村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能够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从而两者均得到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童话动漫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童话动漫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为我国该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经验借鉴:国内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为该产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如何充分发掘我国传统的童话动漫旅游文化创意资源,发挥文艺界、科技界和旅游界综合人才的创新精神,发展我国独具特色的童话动漫旅游文化创意产业,是旅游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发展进步,促使旅游产业越发注重个体感受的体验经济和注意力经济等。并且在旅游资源中强调文化内涵以及认同感的创意。因此文化创意旅游产业日益兴盛,吸引了大批国外游客的目光。而在实际发展过程中,为保障外国游客能够充分正确的了解创意文化,则应当发挥旅游英语教育的作用,其作为一项专业教学,通过培养学生的旅游及英语知识技能,从而服务文化创意旅游产业。  相似文献   

19.
朱迎  尚徐艳 《商》2014,(21):248-249
本文从分析文化创意产品国际贸易结构的视角出发,通过研究我国文化创意产品的出口比重和其国际贸易竞争力,探寻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途径。然后,从企业行为和融合环境两个方面提出了推动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的相关建议,以实现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20.
上海的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且一直呈持续增长态势,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已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约为9.6%。据了解,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在"十二五"的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力争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2%左右。同时,随着旅游体验时代的到来,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而是追求更为独特和深刻的体验旅游。创意街区作为创意产业和旅游相结合的产物,是近年来新兴的旅游体验产品。为了满足游客的体验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