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健全完善一般转移支付制度是在现有的制度基础上,以较为规范的制度模式为蓝本加以调整和完善。目前我国只有过渡期转移支付制度属于均等化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虽然这几年其比重有所上升,但要以此弥补西部各地区的财政收支缺口显然还远远不够,要使均等化的一般财政转移支付成为我国转移支付的主要形式,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要求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我国自1994年以来,多次改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但目前地区间经济和财政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较为突出,维持地方公共服务正常运转的财政需求尚未从根本上得以满足,省级政府间财力差异不断扩大的势头也未从总体上予以扭  相似文献   

3.
我国现行的转移支付制度存在政府间事权财权划分不清、转移支付的结构不合理、转移支付形式过多、缺乏相应的立法以及监督机制等问题。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加快形成统一、规范、透明、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成为当务之急。(一)优化转移支付结构。目前,我国转移支付结构不尽合理,最能平衡地区间财力差异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尽管比例逐年升高,但仍未超过专项转移支  相似文献   

4.
转移支付制度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内容和纽带,是实现事权和支出责任相匹配的重要制度安排。转移支付制度是否完善,核心并不在于资金规模的大小,而在于转移支付的方式与结构是否合理,能否实现财力与事权的匹配,是否有助于达到既定的政策目标。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当前一个重要的路径选择,就是要“增一般、减专项、转方式、提绩效”。  相似文献   

5.
钟琦 《财政监督》2011,(18):57-58
一、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及问题(一)我国转移支付制度自1994年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对地方的各项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目前我国的转移支付方式主要包括:一般转移支付,专项转移支付,特殊转移支付,税收返还。(二)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1、政府间事权界定不清晰,转移支付缺乏依据。科学而明晰的事权划分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基础,而我国法律尚未对各级政府的事权进行合理划分,在实践中各级政府也未能明确界定各类公共商品的属性和支出职责:一是上  相似文献   

6.
财政转移支付是中央为了促进各区域问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预算安排的对下级政府无偿的资金支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财税体制改革的重点,一是“改进预算管理制度”,二是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我国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新形势下面临诸多考验。如何建立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笔者有如下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十七大以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解决一个国家各级政府之间、不同地区之间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之间的结构性失衡。由于历史性的原因.目前我国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影响了这一目的的实现。因此。借鉴国外经验.推进我国转移支付制度与地方制度的配套改革可以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转移支付制度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1995年,随着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比重的提高,中央财政宏观调控能力的增强,我们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经验,引入标准财政收支概念,出台了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改变了一对一谈判,讨价还价的理财方式,树立了规范,公正,透明的理财观念,增强了财力薄弱地区基层财政的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9.
10.
在财政分权体制下,中央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调节并匡正因自发竞争导致的地区间发展失衡和公共品供给缺失的问题。利用中国1998-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考察转移支付对地区公共品供给及财力均等化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转移支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地区间财力失衡并提升地方性公共品供给,但公共品供给与财力改善之间并不必然是趋好的循环;相比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因受限经济发展的压力和自有财力的欠缺,其地方政府对追加公共品投入的能力和激励均不足。本文的研究意味着,完善转移支付的针对性帮扶是中央引导欠发达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个政策取向,而如何做好制度设计,促使地方加大对发展性公共品的投入,则构成地方财政支出优化的核心和关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在转移支付制度方面的具体国情,从我国国情出发,确定了完善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目标和所遵循的原则;然后从政治经济角度提出需给转移支付体制所提供的外部条件,最后详细阐述了根据现有条件完善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2.
构建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相协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在明确界定财政转移支付的概念及其分类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建立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相协调的转移支付制度的必要性,然后深刻剖析现行转移支付制度在满足主体功能区上的缺陷与不足,最后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构建与主体功能区建设相协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财政政策要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必须调整政策导向,彻底改变目前财政政策对地区差距的逆向调节作用,从有利于发达地区的制度安排和设计中走出来,转到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上去,真正实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并着力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我国目前转移支付的总体规模已经很大,但是并没有起到均衡地区财力差异的作用。我们对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收敛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后会发现,转移支付总体上没有达到缩小地区差距的效果;有相关研究资料表明,我国现行的转移  相似文献   

14.
转移支付制度是现行财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协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手段,为各级财政广泛运用,已经成为体现财政政策倾向的重要杠杆。张家口市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有11个县区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各级财政比较困难,是国家和省转移支付重点支持的地区。因此,分析研究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以便更好地用好各类转移支付资金,使其发挥更大的效益,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李鑫 《投资与合作》2011,(12):247-247
鉴于我国当前转移支付制度的不完善性.本文将时我国目前转移支付制度框架体系予以简要概述.并指出其中存在的弊端,进而借鉴于国际经验,立足于我国现实状况,浅谈自己对我国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财政实行的是1996年出台的过渡性财政转移支付办法。此转移支付的分配不规范,资金安排随意性强,且规模较小。这些对建立规范性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极为不利。因此,要立足于国情,借鉴国际经验,加快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配套改革,建立新的适合现实国情和市场经济要求的转移支付形式。  相似文献   

17.
夏艳华 《中国财政》2012,(12):69-70
加拿大作为典型的联邦制国家,政府构架分为联邦政府、省(地区)政府和地方(主要包括市和学区)政府三级,政府间转移支付主要有四种,分别是"健康转移支付"(CHT)、"社会转移支付"(CST)、"均等化项目转移支付"(EP)和"地区常规转移支付"(TFF)。各项转移支付均由联邦政府财政部具体实施。2010财政年度联邦政府给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总数为559.5亿加元,人均1642加元;2011年度的预算数是584.1亿加元,人均1695加元。1.健康转移支付(CHT)。由联  相似文献   

18.
一、北京市转移支付制度及运行情况 (一)市对区县转移支付制度概况。北京市自2000年开始与区县实行彻底分税的财政体制,主要解决了市区两级政府间收入分配问题。在此基础上,2005年进一步解决市区两级政府支出管理的问题。主要特点是,通过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一方面提高区县基本需求保障水平.另一方面按照新的功能定位,促进区县公共事业发展,依此拓展公共财政保障范围、推进区县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在此体制下,  相似文献   

19.
为逐步推进全省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最近,广东省人民政府向全省转发省财政厅的《关于建立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机制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四项具体措施:(1)确定对口帮扶关系。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和江门7市为财力转出方.负责实施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其他14个地级市为财力转入方,承接横向财力转移。  相似文献   

20.
李盈 《会计师》2019,(12):75-77
广东省已基本形成以一般性转移支付为主,以税收返还、专项支付为辅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新常态下刺激新增长点的挑战、政策执行错位、法理前提的缺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