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实质就是要解决无论如何也不能回避的,长期困扰我们的"三农"问题.究其根本,"三农"问题的深层次原因是由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发展使得我国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农村公共财政建设缺失和在乡村经常性不到场,市场机制在其运行范围内不能实现城乡资源有效对等配置.  相似文献   

2.
《海外经济评论》2007,(8):15-16
【美国《商业周刊》2月5日】中国正逐渐意识到,国内生产总值(GDP)保持高增长率并不一定会带来收入的持续增长和社会福利的不断完善。正如中国政府所强调的,经济增长必须更侧重质,而不是量。  相似文献   

3.
中央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后,公共财政部分支出开始向农村倾斜,这已经体现了中央一种努力和政策走向。尽管现在我国农村人口还占大多数,还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通过大量财政补贴来解决农民收入偏低的问题.但我国总体上已具备了“反哺”农业、支持农村的实力。本主要介绍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浙江经济》2011,(3):22-25
2011年,无论是对于中国经济还是浙江经济,都是一个特殊而关键的年份。作为“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这一年,浙江经济工作的重点不仅要保持当年经济平稳增长,更为重要 的是要为整个“十二五”时期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完善的开端。  相似文献   

5.
《宁波通讯》2006,(3):34-35
“十五”期间,我区经济持续增长, 2005年与2000年比较,生产总值从154亿元增加到339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从14亿元增加到60亿元,为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坚实基础。近年来,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健全公共财政职能,不断加大公共财政对“三农”的投入力度,形成了城乡互促、共同繁荣的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6.
薛青 《广西经济》2010,(9):80-83
公共财政支出政策是国家调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强大经济杠杆,也是政府实现其职能的重要财力保障。合理的公共财政支出结构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确保政府职能的实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广两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8.
9.
10.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马凯在今年12月底开幕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强调,2006年是“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一定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和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好势头,为“十一五”规划的顺利实施开好局、起好步;就发展改革系统来讲,明年要着力做好六方面工作:务必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势头;务必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有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11.
当前,“保增长”成为社会各界的热门话题,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更是明确“必须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明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陈飞龙  李惠红 《宁波经济》2006,(4):17-19,42
宁波“十一五”规划指标体系是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省委“八八战略”和市委“六大联动”背景下形成的,在形式、内容和构成上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宁波特色,从中可以透视今后五年宁波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战略和政府导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亚洲两个人口大国——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出现惊人增长。比较中印两国发展模式也开始成为时髦的“显学”。  相似文献   

14.
2006年,是实施宁波"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宁波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之年。谋划并实施好今年的工业经济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体思路针对今年工业经济的发展环境和宁波的现实基础,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今年我市工业经济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工业结构优化升级为主线,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继续贯彻实施省委"八八战略"和市委"六大联动"战略,继续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着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经济建设,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工业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15.
《海外经济评论》2006,(21):11-12
[英国《金融时报》5月10日]中国政府在力图抑制经济增长以保护环境之际,放弃了对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绿色核算”的计划。  相似文献   

16.
8月底,有关单位邀请国务院、国家发改委、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的有关专家进行座谈,就大家普遍关心的“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三农”、城市化、区域发展、和谐社会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等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将有关专家学者的观点和内容整理出来,以共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准确把握2006年宏观调控的基调 (一)宏观形势总体有利于重庆经济平稳发展过去两年全球经济开始复苏,2004年出现5.1%的高速增长,去年有所降温,预期今年进一步放缓,但不会严重衰退。中央经济工作会认为,从近期乃至较长一段时期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总体上是有利的。全球经济较快增长,国际资本流动加快,有利于重庆发展外向型经济。  相似文献   

18.
现代奥运具有多元价值,它对主办国,尤其是主办城市的经济增长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在所有的拉动中,对酒店业的影响尤为突出,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酒店数量的增长及设施设备的完备上,还表现为酒店服务质量、人员素质等软件的全面提升上。我们可以通过系列数字,来感受这些变化。  相似文献   

19.
江苏经济要实现再发展必须缩小南北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海上苏东”战略则是这一思想的有力体现。相比较,江苏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要滞后于发达地区。甚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江苏经济强省的身份极不相称。可以说,江苏近年来经济增速的趋缓与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滞后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从"又快又好发展"到"又好又快发展"的转变,表明我们更加重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好"和"快"次序的变化,蕴涵了深刻的意义,它是对科学发展观本质要求认识的深化,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认识的深化,是对新阶段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反思中国多年"又快又好发展"历程的经验总结。在十多年的"又快又好发展"过程中,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增长方式却是粗放型的。在我国发展的新阶段,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因此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须摒弃传统观念,完善核算体系,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循环经济,转变政府职能,引导合理消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