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货币供应量中介目标的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已经成为判断央行货币政策松紧取向的重要指标.1997年之前,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的规模,央行的货币政策较好地控制住了高通货膨胀,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取了1996年1月至2011年12月度期间广义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率作为指标,综合运用协整理论、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考察我国货币供应量变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及传递过程,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货币供应量变动与通货膨胀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但是在长期内,这种影响在传递过程中由于滞后效应不能及时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货币供应量对我国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旭  张则辉 《价值工程》2010,29(19):22-25
本文将货币供应量与沪深股指作为代表变量纳入货币金融系统内进行分析,旨在借鉴较为成熟的金融计量方法实证分析货币供应量对于股票价格指数的互动情况,建立适当的VAR模型以及利用VAR模型进行分析,同时对数据进行乔纳森检验(Johansen检验)和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工具作用于股票市场的可控性和可测性,从而研究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指数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货币供应量对于股票市场的一般影响机制,指出我国货币政策的缺陷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通过将正向和负向的货币供给冲击引入产出方程,对正向和负向的货币供给冲击是否存在非对称性进行了实证检验.运用方差分解方法发现,中国货币供给冲击对产出的影响存在非对称性.从对称性角度看,负向的货币供给冲击效果明显大于正向的货币供给冲击的效果,并指出了相应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货币需求函数稳健性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有效性标准的假设基础上,结合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非对称性,构建具有非对称性的LSTAR模型。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有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供应量,采用M1、M2和Divisia加权M1、M2时,货币需求函数稳健性具有差异性;利用构建的LSTAR模型,使用M1、M2和测算Divisa加权M1、M2对相应LSTAR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发现Divisa加权的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比不加权的更为有效,而就货币供应量层次分析,Divisa加权的M2比M1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选取1990年到2013年的CPI、M1和上证指数的年度数据,使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分析上证指数和CPI、M1之间的关系。经过检验,上证指数和CPI、M1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短期内CPI的上涨和M1的增加都会刺激股价的上升。  相似文献   

7.
徐英吉  吕良鹏 《价值工程》2004,24(2):109-112
本文首先对西方信贷传导机制作了简要描述,后对我国的信贷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得出:①金融机构对外贷款量以及各类经济主体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全社会零售总额基本上不受利率的影响;金融机构对外贷款量受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较大;②固定资产投资额,全社会零售总额,国内生产总值受金融机构对外贷款量的影响很大,表明了信贷传导机制是我国目前主要传导渠道。为提高信贷传导的效力,需要:①推进金融机构改革;②发展消费信贷;③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④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⑤解决国有企业资金来源单一的局面;⑥促进利率市场化。  相似文献   

8.
徐英吉  吕良鹏 《价值工程》2004,24(3):109-112
本文首先时西方信贷传导机制作了简要描述,后对我国的信贷传导机制进行分析,得出①金融机构对外贷款量以及各类经济主体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全社会零售总额基本上不受利率的影响;金融机构对外贷款量受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较大;②固定资产投资额,全社会零售总额,国内生产总值受金融机构对外贷款量的影响很大,表明了信贷传导机制是我国日前主要传导渠道.为提高信贷传导的效力,需要①推进金融机构改革;②发展消费信贷;③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④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⑤解决国有企业资金来源单一的局面;⑥促进利率市场化.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近年来货币供给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动趋势,然后选取近20年的统计数据,建立一元回归模型,就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货币供应量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区域科技产出水平不平衡这一现象,论文选择反映科技产出水平的若干相关指标,利用稳健主成分分析来反映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科技产出水平,根据稳健综合主成分得分直观地反映了我国区域之间科技产出水平的不平衡性。最后根据以上分析,论文给出了提高我国科技产出水平以及减少我国各省份科技产出水平差异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建立衡量河北省农产品生产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SPSS统计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法对河北省的十一个城市农产品产出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并且进行比较排名,为了解各城市的农业发展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投资者情绪度量指标选取的方法,遴选出适合中国证券市场特征的四类投资者情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反映投资者情绪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利用VAR模型对投资者情绪与IPO首日收益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进行刻画,主要考察投资者情绪的新息冲击对IPO首日收益动态脉冲影响.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显著影响IPO首日收益,投资者对未来的预期同样受到IPO首日表现的影响,投资者情绪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扩散和弥漫效应.  相似文献   

13.
电子货币发展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子货币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支付方式,而且给传统的金融理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加大了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难度。本文选取我国电子货币的相关样本数据,以现金漏损率和电子货币替代率作为变量,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检验,实证结果表明,电子货币对货币乘数具有放大效应,增强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同时加大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难度,从而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使用协整分析与因果检验的方法,研究货币供应量(M2)对我国股票价格指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货币供应量与股票市场价格指数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但其不存在对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短期内向长期均衡调整作用机制;货币供应量并不是股票价格指数变化的Granger因,但中央银行在制定与执行货币政策时,必须充分考虑货币供应量调整对股票市场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应用当代主流的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通过对2002年以来相关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的实证分析,探究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之汇率传导渠道的运作机制以及传导效果,不仅在于对汇率传导渠道的有效性得出一个基本判断,而且想借此判断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微观金融环境,期望进一步推动我国的金融市场建设和金融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的经济金融月度数据,选取M2、GDP、CPI三者的同比增长率分别作为货币政策、经济增长和币值稳定的代表变量,通过建立S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对金融危机以来中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货币供给的波动能够引起产出的同向波动,货币政策具有一定的产出效应;相比对产出的影响,货币政策对CPI的影响更显著和长久。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一直在争论我国多年保持着高经济增长与高货币供给的同时能维持稳定物价"中国之谜"现象。本文利用1979~2011年的宏观统计数据,构造超额货币供给、外汇储备与物价水平的VAR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超额货币供给和外汇储备对物价上涨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长期来看我国超额货币供给是影响物价上涨更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房地产市场与资本市场以及实体经济的关联度愈发紧密,探究货币供应量对房地产市场的溢出效应对于未来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促进经济平稳运行有着现实意义。通过构建包含房地产中间厂商的DSGE模型,探求货币供应量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机制与影响程度,为此在模型中引入货币冲击的外生冲击变量,以更好地模拟现实经济运行机制。仿真分析结果发现,货币供应量不直接影响房地产市场,主要通过利率水平下降与物价水平上升等传导路径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正向冲击,并且这一间接影响期限短、程度深。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以研究结论为现实指导,从控制货币供应量、开发多样化金融产品和加强境外资金流入管理三方面提出针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策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分析我国货币供应量对物价水平的影响,选取1992-2015年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M1、M2、M3)、居民消费物价指数同比增长率(CPI),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并运用Eviews软件建立OLS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价水平会随着货币供给量的增长而增长,目前我国货币供应量规模庞大、增长态势稳健,政府可以通过控制货币量来调控物价水平.  相似文献   

20.
沪港通作为继QFII、QDII及RQFII的又一资本管道,加快了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沪港通通过跨境资本双向流动影响我国的货币供应量和汇率,继而对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稳定性和独立性产生影响。由于目前沪港通在投资者准入、投资标的范围、投资额度等方面存在限制,其对我国货币供应量及货币政策现有影响有限,但潜在影响很大。未来可以通过审慎放开沪港通条件限制、加强沪港通跨境资本流动联合监管、完善沪港通跨境资本异常流动应急预案、提高货币政策的灵活度等措施,实现沪港通的健康发展,防范异常资本流动风险,减少沪港通对货币供应量及货币政策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