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海  邵洪新 《活力》2011,(18):38-38
人的意识活动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一系列反射活动的过程。思维是来源于客观事物,来源于社会环境。犯罪也是由于人们受到了来源于外界环境的作用而实施的一些违法行为。二者之间有两层含义:犯罪人的犯罪意识来源于社会环境;犯罪人的犯罪行为由社会环境中矛盾、冲突、刺激、管理上的漏洞和便利条件等因素而诱发。  相似文献   

2.
张怡伟 《活力》2010,(12):149-149,151
受历史条件的局限.人类无法根除犯罪,只能采取各种措施来预防犯罪。多数犯罪中同时存在犯罪人和被害人,仅从此方面看预防犯罪就包含了预防人犯罪和人被害。后者又称被害预防.是预防体系下的组成部分.对减少和预防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俄罗斯经济转型过程中存在一种现象.即社会的犯罪化:在俄罗斯经济转轨过程中,很多经济活动.包括国有企业的私有化.基本都是与某种犯罪行为结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4.
单立明 《活力》2010,(12):126-126
一、我国自首的本质和意义 根据修订后《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自首是指行为人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行为,是依据“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刑事政策,而由我国《刑法》规定的一项量刑制度。这种刑罚制度是以犯罪分子实施了犯罪行为为前提条件的.其本质在于犯罪分子犯罪之后愿意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5.
所谓黑数,是指一个存在的未知数。犯罪黑数.是犯罪统计学上的一个专有名词,最早由比利时犯罪统计学家凯特莱提出。他曾经指出,“如果我们对已发现、被判决的犯罪与未被发现的犯罪总数之间存在着的某种固定关系缺乏估计的话,那我们所掌握的犯罪统计就毫无用处。”此后,日本检察官、学大场茂马于1908年在贝尔根用德语撰写的博士论《难以矫治的犯罪及其处遇》中第一次使  相似文献   

6.
葛景富 《活力》2013,(15):67-67
一、惩治腐败有赖于一般预防刑罚必然性的实现 所谓刑罚的必然性。是指不论任何人犯罪,必然会被揭露并要受到刑罚的处罚。即刑罚是犯罪的必然后果。有犯罪必有刑罚,不允许任何犯罪人逍遥法外,逃脱法网。刑罚的必然性表明了国家对犯罪决不姑息的严厉态度.体现了有罪必罚的原则精神,一旦犯罪,刑罚必至.使犯罪与刑罚之间为一种必然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7.
田琪雅 《企业导报》2014,(9):159-160
犯罪被害人的被害性是被害人的首要特征,包括被害倾向性、易感性、受容性和诱发性四个方面。在犯罪预备阶段、犯罪实行阶段、犯罪完成后三个阶段中被害性各有不同的表现,犯罪预备阶段主要表现为倾向性、易感性和诱发性,犯罪实行阶段主要表现为受容性,犯罪完成后又开始了新的犯罪预备阶段。以被害人和犯罪人阶段性的相互作用为视角研究被害性,对于预防犯罪行为,避免被害人向犯罪人的恶性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犯罪与法律惩罚都是一种利益比较下的选择问题,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是犯罪与遏制犯罪目标决策的共同思想,而它们的成本收益平衡点就是犯罪与法律这一特殊交易发生的临界点。在论述了以上观点之后,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几种涉及犯罪行为和法律惩罚问题的原因:第一,披露罪犯被捕类似新闻的目的是使意图犯罪者对作案后被逮捕概率的估计增大、对犯罪带来的估计效用减小,进而遏制犯罪行为;第二,犯罪者是初犯这一事实不应被纳入从轻判处的依据之中,否则会因为初次犯罪的成本下降,而相对“鼓励”较轻情节的犯罪行为;第三,为了维持时累犯的同等惩罚量,所以要对累犯加刑。  相似文献   

9.
一、一些法院在管理罚金中存在的问题 罚金是人民法院强制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是以剥夺犯罪人金钱为内容的刑罚。也就是对犯罪人员所犯罪行的一种处罚。但在实际收缴管理上还存在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电信、网络的普及,电信诈骗犯罪在我国成泛滥的趋势,造成电信诈骗犯罪泛滥的原因既有侦查机关技术手段落后,更重要的是民众的防范意识薄弱、公民意识不强、电信银行部门与侦查机关的协作不畅给电信诈骗的侦破带来很大不便。因此,防控电信诈骗是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民众、电信和银行以及侦查机关在这个防控体系中都起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犯罪学认为,犯罪行为的两大重要指标为犯罪的成功率和犯罪成本。犯罪的成功率越高,罪犯实施犯罪的可能性就越高;同时,犯罪成本越低,犯罪行为实施的可能性也越高。据此,本课题从减少电信诈骗成功率和增加犯罪成本两个角度出发,对电信诈骗各个环节进行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随着大数据技术与信息网络的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数据网络相融合,在虚拟空间处处留痕。大数据时代,犯罪现场衍生出了新外延——虚拟犯罪现场,虚拟犯罪现场是犯罪现场的虚拟化,其本质是遗留与犯罪有关的各种信息的虚拟空间。现如今,涉网犯罪高发,虚拟犯罪现场留存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与痕迹,基于虚拟犯罪现场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必要性逐渐凸显。侦查机关从虚拟犯罪现场出发,深挖犯罪信息,对犯罪嫌疑人的行为特征、心理痕迹、地域特征进行分析,以锁定嫌疑人,及时侦破案件,总结类案规律,提升侦查效益。  相似文献   

12.
刑事案件中被害人的过错与犯罪行为人的犯罪行为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被害人的过错可能是导致犯罪发生、犯罪结果加重的直接因素,因此,被害人过错到达怎样的程度能够被法官在量刑时予以考虑,并作为从轻、减轻处罚犯罪行为人的审判理由,在刑事辩护中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以服务于司法实务为出发点探讨了如何认定被害人的过错,以及如何在犯罪人的量刑过程中对该情节给予应当的考量,以达到维护犯罪人的权利,维护司法的公正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李胜春  王星 《活力》2011,(17):34-3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产犯罪、经济犯罪呈现高发趋势,而作为其下游犯罪的一般赃物犯罪日趋增多.也呈现了新的特点,涉及的犯罪领域越来越广泛,涉案数额价值越来越大.行为方式层出不穷,社会危害性越来越严重。  相似文献   

14.
“逆子”作恶多端招人怒亲人“大义灭亲”法不容编者按:现实生活中至会仍然有一些人把犯了罪的亲属、朋友或其他犯罪人私自处死,并认为这是一种“大义灭亲”的行为,真实,这种行为是一种犯罪行为。有人不解,出于好心,为民除害,怎么还是犯罪?这是因为我国法律规定:...  相似文献   

15.
孔琪 《活力》2014,(12):43-46
人的需要是人自身生命的延续所需要的条件的体现,与人生活中的每个行为都有着密切的关系,犯罪行为也不例外。对需要与犯罪的关系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它们之间的作用机制,并从需要的角度对犯罪问题进行干预。本文从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入手,举例说明人的各层次心理需要与犯罪的关系,并探讨在我国当前社会犯罪率不断升高的情况下,如何从心理需要的角度来抑制犯罪。  相似文献   

16.
刘军 《活力》2009,(4):60-60
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即通常所说的少年儿童。近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犯罪,特别是在校学生犯罪呈明显上升趋势,据兰西县检察院统计资料显示。2005年至2007年,全县构成犯罪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未成年人分别为11人、14人、17人,2008年又增至20人,其中在校学生均占相当大的比重,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警觉和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李秀阳 《活力》2012,(8):70-70
随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高校作为高质量、高素质人群的“培养基地”.其对国家、社会的贡献是不言而喻的。而其教育对象即“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在任何时候他们都受到整个社会的密切注视.包括出现在他们身上的犯罪行为。所以,充分了解和把握当今国内外大学生犯罪的现状,对研究大学生犯罪的动因。预防大学生犯罪有着相当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 某国有企业的厂长贪污公款12万元,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0年;而某有限责任公司经理因侵占该公司财产12万元,其情节与上述国有企业厂长基本相同,事发后被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5年。同样是非法占有12万元财产,为何一个判处10年有期徒刑,另一个则被判处5年有期徒刑呢?其根本原因是二者的身份不同。根据刑法的规定,在某类犯罪中国家工作人员与非国家工作人员犯罪情节相同所受到的处罚是不同的,这是我国刑法的一个重要特征。所谓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即国家公务员。还有一些人虽然不是国家工作人员,但是实施犯罪行为后也按国家工作人员来对待。这些人当中,一是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二是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  相似文献   

19.
网络犯罪的法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基本概念看,网络犯罪是:行为主体以网络信息和信息网络为攻击对象,或借助信息网络作为犯罪工具和手段,故意实施的危害信息网络安全、侵犯社会主体合法权益,触犯有关法律规范的行为。在现实中,网络犯罪的概念应该是广泛的,只要在信息网络这个“虚拟世界”里实施的犯罪,或使用了信息网络实施犯罪,就可以认为是涉及网络的犯罪。  相似文献   

20.
陈凯 《活力》2013,(4):139-139
犯罪行为构成了对社会和他人的危害,这种行为必然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犯罪新闻。犯罪新闻报道承载着多种功能,比如宣传法制精神、进行普法教育等。总结起来,犯罪新闻报道的核心功能应该是通过报道,减轻公众生活在“风险社会”中的压力,让人们看到法制力量对自身权益的保护。然而现实中的犯罪报道却屡屡走入误区,不仅没有起到减压的作用,反而在相当程度上增加了社会压力,甚至助长了暴戾之气。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首先要了解犯罪报道中常见的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