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刘亮 《环球财经》2008,(5):62-63
监管者总是希望股市完美,希望股市“慢牛”,因此中国股市在熊市的时候,政府要想办法救市,“快牛”的时候同样要予以打击,其结果往往达不到稳定股市的目的,反而是加剧了股市的振荡。  相似文献   

2.
【摩根斯坦利8月3日】提要:全球经济与股市走向对于各种货币的收益率具有很大影响。根据经济增长与股市走势的不同组合,本文把宏观背景分为“增长强劲,股市高涨”、“增速下滑,股市低迷”、“增长强劲,股市低迷”、“增速下滑,股市高涨”四类。相应地,由1995—2005年间数据所显示的各种货币收益率与经济增长和股市走向之间的关系,将各国货币分为夏、冬、春、秋四种,进而分析了不同形势下的货币选择。  相似文献   

3.
中国股票市场创建14年,关于股市的争论也持续了14年。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的争论又升级了:由“股市为什么低迷”、“如何救市”,升级到中国股市“是不是赌场”、需不需要“推倒重来”、如何解决“一股独大”、股市有没有“边缘化”等重量级问题。也许是中国股市的问题太多了,参加论战的各方有指责政府的,有指责监管机构的,有指责上市公司的,有指责券商的,有指责中介机构的,  相似文献   

4.
《北方经济》2008,(5):39
“中国的股市在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后开始步入正轨,去年的股市是上升的,但股市从一个平台到另一个平台必定会有一个调整期。”厉以宁说,“股市越往上走,调整期就会越长,这是难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5.
董登新 《西部论丛》2008,(10):52-53
中国与西方救市手法差异之源 中外“救市”手法之所以差别巨大,主要是因为股市的市场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由于我国股市的不成熟或欠发达,中国政府“救市”一般采用“场内救市”,或称“行政救市”,即直接进场改变既定的市场游戏规则(如降低印花税、佣金,甚至限制大小非减持等);相反,在经济和股市发达的西方国家,政府“救市”一般只采用“场外救市”,  相似文献   

6.
焦点     
《开放潮》2001,(2)
旁白别“宠坏”了中国股市 汪孝林 吴敬难的“股市三论”:2001年1月 13日,吴敬班在中央电视台“对话”栏目中回答观众提问时,再次抨击股市中的一些不正常现象:一是“中国的股市很像一个赌场,而且很不规范。赌场里面也有规矩,比如你不能看别人的牌。而我们的股市里,有些人可以看别人的牌,可以作弊,可以搞诈骗。做庄、炒作、操纵股价可说是登峰造极,二是“全民炒股”;三是“中国股市目前的平均市盈率已高达60—80倍,没有哪个国家的经济能长期支持这么高的市盈率”。 吴敬琏成了“靶子”:吴敬琏提出上述观点的时候,正…  相似文献   

7.
2001年中国股市像一道脱闸的黑色瀑布,从年中到年末一路倒挂下来,6000万股民在其中,人仰马翻,谁能幸免于难?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场旷日持久的“灾难”与“恐怖”?谁是中国股市背后的“本·拉登”?面对无休止的跳水和挡不住的跌势,置身无边际的“恐慌传染病区”,我们该怎么办?谁会成为股市“救星”?我们将如何自救?请看本刊特稿──新千年股市解读  相似文献   

8.
“看不懂”之一:中国股市诞生曾经“留了一手”,即国家法人股暂不上市。此后不得不还这笔历史债务,源源不断的公有股以市价套现,股市熊长牛短,在所难免。“带头大哥”不带好头,货币政策紧缩,资金流动性不充裕,下面的“兄弟”也不学好样。尽管股市走低,但是,证监会的融资门仍然大开,大量的新股融资和上市公司再融资,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快讯》2007,(27):11-11
去年兴起的“快牛”股市,让一些股市“名人”也随之风起云涌,网名为“带头大哥777”的王秀杰就是其中“扬名立万”的一个,他的博客曾经让许多中小散户为之痴迷,直到他被警方带走的消息传出.  相似文献   

10.
蛀空的基石     
刘丹栋  叶鹏  方韶毅 《新财经》2001,(11):16-18
上市公司被称为股市的基石,然而.随着一桩桩上市公司违法事件的披露,人们蓦然发现.辉煌的股市大厦下面,却是不少令人瞠目的“豆腐渣”,“豆腐脑”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