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三农问题”是一个难题,其焦点就是农村中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与现代市场经济之间的矛盾,表现出“三农问题”的症状引发出“三农危机”。笔者认为,解决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的关键是解决目前农民小农经济的意识和种种表现,在此基础上国家出台相关的农业政策,变农民的被动接受各种补贴到主动创造增加收入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世纪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中国的问题是什么   中国至今还是一个农村人口占绝对比例的农民国家。 100年来的 3次国内战争被称为 3次以农民革命为主体的“土地革命战争”:解放后的新民主主义从满足农民要求的土改起 ;社会主义改造从组织农民的合作化起 ;近 20年的改革又从农民自发改革的大包干开始……。无论什么外来思想、内生理论 ,都不得不在能否解释农村、农民和农业这“三农问题”上受检验。本世纪初以来的中国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一个人口膨胀而资源短缺的农民国家追求工业化的发展问题”。   二、两个基本命题   从农村发展的要求看 ,中国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3.
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都是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有创造力、影响力、推动力的人物。此项评选活动备受社会各界关注。 长期从事“三农问题”研究的温铁军,一直坚持用“脚”做学问。早在1987年,他就大胆提出,中国没有单一的农业经济问题,应该研究“农民、农村和农业”这“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是1987年国务院几个中青年学者提议创办农村改革试验区时提出的.他们认为,"三农问题"在中国有其特殊性,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其他国家,西方的微观经济理论并不完全适合指导中国农村政策研究.实际上,在新世纪一段时期内,"三农问题"仍然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第一个"农"是农民问题.  相似文献   

5.
关于"三农"问题的财政政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中国“三农”问题的现状看调整财政支农政策的必要性目前 ,中国的三农问题虽然取得了很多的成就 ,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也严重的阻碍了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实现步伐。第一是入世对中国“三农”的冲击和挑战不容忽视。加入WTO后 ,随着中国逐步落实入世的承诺 ,入世对中国“三农”的冲击和挑战将会日益凸显出来 ,不容忽视。对于资源禀赋先天不足 ,生产规模过小而又缺乏政策有利保护的中国农民来说 ,大量国外质高价廉的农产品的进入 ,是极为残酷的冲击。第二是农民收入增长长期滞缓 ,东西部差距和城乡差距的持续扩大 ,以及农村消…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与"三农"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三农”现状,剖析农产品市场因素,提出农业结构调整应注意的问题。我国三农问题的出路是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消除农村贫穷,增加农民可支配性收入。  相似文献   

7.
继年初的“一号件”之后,刚刚结束的两会再次使三农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农民增收成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当前的中心工作.作为长期专注于三农问题的媒体,《农村工作通讯》决心下更大气力为各地农民增收加油鼓劲,这也就是读朋友在此看到“农民增收”栏目的缘由:总结交流经验、宣传地方优势、发掘各地潜力,这是本栏目的初衷,也是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农村社会结构变迁是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主体。经过40余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落后的农村生产方式依然存在,虽然小农经济在改革后已经得到了发展,但其发展模式存在着争议,所以小农经济未来如何发展则是本文讨论的重点。本文通过对社会性小农运行的两种模式的分析,提出了社会性小农是构成小农发展的社会基础这一论调;并通过论证这些年小农经济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探究了当今小农经济格局,最后指出社会性小农奠定了小农经济持续发展和适应性变迁的基础,维持了小农经济的稳定性,肯定了小农社会化。  相似文献   

9.
<正>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个具有长期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大问题,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破解“三农问题”、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之一的四川省彭县利安乡白庙村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经济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总结出工作方法上的“九法”。一、思想教育法。针对农民“想致富,快致富”的普遍心理,根据农民面对市场经济“喜、忧、怕”并存的不同心态,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经常采用会议、广播、板报、现场参观等形式,教育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逐步做到“四破四立”,即:破小农经济思想,立大农业、大发展观念;破计划经济思想,立市场经济观念;破单一种植思想,立调整结构观念;破单纯产量思想,立发展“三高”农业的效益观念。引导农民边学边干,逐步地、自觉地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的三农问题,呈现出许多良好的发展因素。取消农业税是一个影响深远的政策创举,已经使大量农民受惠;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纲领,正在引动中国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变化……。但是,在推动解决三农问题的良好环境中,也出现了一个令人并不乐观的问题:农村就业转移增长的困境,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深层次发展矛盾。我认为,这是中国三农问题的一个逆向趋势。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路,不可能离开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转移的外生性发展战略,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战略思路,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的探索、研究,现在…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当务之急是破除小农经济观念,实现观念更新。 一、打破社会主义所有制“越公越好,越纯越好”的观念。 农村第一步改革,打破了单一公有制这模式,实现了所有制格局由公有制“一花独放”到多形式、多层次,多成份的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百花齐放”的转变。但一些农民思想上长期形成的“一大二公”的旧观念并没有彻底破除,习惯用小农经济的眼光  相似文献   

13.
“三农问题”与解决办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三农问题的认识 1、三农问题的客观必然趋势 国外已经普遍认为中国是21世纪最大的“世界工厂”。根据中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实际地位,我们客观上只能以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保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这种优势实际上产生于农村高达3个亿以上的过剩劳动力(全国劳动年龄人口7.4亿,其中农村5亿;农业实际需要1.5亿,乡镇企业实际解决5000万非农就业),使我们可以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长期维持劳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小农经济的评判尺度--评黄宗智的"过密化"理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冯小红 《中国农史》2004,23(2):78-84
黄宗智提出的以“边际报酬”为评判尺度的“过密化”理论,是其分析和评判中国小农经济的理论基点。用“边际报酬”概念的源头——西方经济学中的“生产函数”来考察,“过密化”理论有其不严密之处。以建立在西方经验之上的“边际报酬”概念来评判与西方农业经济有天壤之别的中国小农经济,更有其无法弥补的局限性。以往,东西方学者对“过密化”理论的回应多停留在表层,很少有人对其理论基点提出置疑,以此为基础的理论创新更是少之又少。本文主要从西方经济学的生产论出发,对“过密化”理论进行分析和评判,以促发更深的理论思考和更加科学的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5.
我国经济体制转轨以后,农村流通体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流通渠道已荡然无存,生产和市场出现了严重断档,农村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受到了严峻挑战。农民如何走向市场?市场如何对生产起主导作用?农村经济如何向成熟的市场经济发展?这是近些年来一直困扰农村工作的一个难题,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三农问题”是中国的根本问题,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开篇就强调“必须固本强基,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1司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农业是整个国家发展基础,而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则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当前农村经济的主要矛盾与改革的突破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村经济中的主要矛盾是小农经济和商品经济的矛盾,小农经济仍然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而当前中国农村经济的性质仍然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优势的小农经济。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农村工商业的兴起。而农业经济的商品化水平还很低,粮食商品率只有30%多,仍然是剩余产品的商品化,自给的生产目的没有根本转变。粮食经济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以及粮食经济的生产方式的小生产性质,决定了中国农村经济的性质。结构决定功能,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性质,这是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与粮食经济观的新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红  王广金 《农业经济》2004,(12):16-17
一、"谷贱伤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症结 "三农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真穷、农民真苦、农业真危险"只是存在的表面问题,而"农村真穷"源于"农民真穷","农民真苦"即就是"农民真穷"的重复,"农业真危险"归根结底还是"农民真穷"并且继续地相对贫穷下去。所以"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真穷"。"农民真穷"是因为"谷贱伤农","卖粮难"迫使农民开始思考  相似文献   

19.
依据市场细分理论,当前农村市场可以分为“五大市场板块”: 一是农业产业化板块。随着党和国家对农业政策的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方兴未艾,许多农民冲破“小农经济”的束缚,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农副产品收购运销、发  相似文献   

20.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毛泽东当年“上山下乡”运动年代提出的一句宏亮口号今天已变成全国许多地方城市化浪潮中城市人员和企业到农村兴办实业、发展经济的实际行动。“新时期‘上山下乡’实业工程”就是市场经济过渡条件下鼓励部分城镇人员和企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