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这是老红军张文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反复强调的话:"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们团结一致、生死与共,表现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和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们既没有前方支援,也没有后勤保障,就靠着坚定的革命信念——不前进就没有出路。"一天午后,笔者应约走进北京市海淀区的一个院落,拜访了洪学智将军的夫人、曾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张文。当我们谈到难忘、永恒的长征话题时,这位已  相似文献   

2.
70多年来,在中国,“长征”二字所包含的意义,早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后来人对长征的态度,或仰望、或敬佩、或思考。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与长征的交流方式也在发生着变迁。重走长征路70年前,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到底有着怎样的艰难险阻?一群矢志前行的红色大军,到底经历了怎样一种“翻山越岭”?很显然,即使听再多故事,看再多图片,都不如自己亲身“走一遭”来得真切、直观。希望真切触摸历史的人们,基于各种目的和理由,选择了以自己的切身行动去“重走长征路”。而瑞金、于都等几个红军长征出发地,则成了很多人重走的起点。打开江…  相似文献   

3.
作为人类军事史上最著名的战略大转移,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之路,一直引发国内外众多钦慕者的"重走"冲动。但是,这群重走者的方式却不尽相同,他们的镜头和关注点,是去寻找遗留在民间、传播在老百姓中间的红军长征往事。往事并不如烟,至今栩栩如生般鲜活地流传在长征沿途的山水间,如同瀚海里的珍珠。这群人拾起来时,感受到了生动、有趣。也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磨砺、饥饿、伤痛、死亡……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为了大力宣传老红军、老八路、新四军的优良传统和光辉业绩,宣传革命老区对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牺牲和重要贡献,弘扬党的革命传统,激发老区人民发扬老区革命精神,奋发图强,改革创新,加快老区发展步伐,中国老促会开展向老红军、老八路、新四军的征活动。本刊记对部分老同志进行专访,也将在《中国老区建设》“红色经典”专栏中陆续刊登。  相似文献   

5.
“我11年前来过赣南,一直还想来看一看,看看老区乡亲们生活改善怎么样,脱贫攻坚进展如何。更重要的是,于都是什么地方啊?这里是中央苏区,是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乘飞机、坐火车、换汽车,辗转奔波7个多小时来到赣南于都县,追寻红色记忆,缅怀峥嵘岁月。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长征是一次理想信念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检验真理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唤醒民众的伟大远征”“长征是一次开创新局的伟大远征”。  相似文献   

6.
"中央红军长征第一渡"纪念碑,矗立在赣南革命老区——江西省于都县城东门的老渡口处。1934年10月,当年的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在那个艰难岁月里,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集结在于都县,从这里渡过了于都河……  相似文献   

7.
五万进疆女兵的婚姻白皮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丕才 《西部人》2003,(3):48-51
无论怎么说,上个世纪50年代那次5万女兵远嫁天山,也是中国当代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她们当年的婚姻,直至今天还在不断地被人们演绎着、评说着。有人说:那是“共产党继长征之后,第二次大规模的共产共妻”。还有人“站在人权主义者的立场上”说:“3000湘女进疆、8000山东姑娘出塞……是世界妇女史上的一次史无前例的人权践踏。”更有甚者,说:“几万如花似玉的女人,被一身廉价的绿军装骗进了新疆,分给了王胡子(指王震将军)的大兵们。从此,她们成了新疆人,一辈子守着天山南北的不毛之地……”历史果真是这样的吗?西北戍边之余,我闯进了这片天地。费3年之时,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走访了上百名当年进军新疆的阿姨们。当数百盘的录音磁带和上百万字的资料堆在案头之后,我才发现,历史一旦被人强奸,生出的后代不仅是畸形儿,而且后果可怕。作为良知未灭的中国人,有必要大声疾呼关注这一事件的人们和那些压根就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历史唯物主义一说的“文人”:请站在国家、阶级、政权和民族利益的高度上客观公正地,去说、去写、去关心、去评判五万女兵进军新疆的历史作用和她们的婚姻。让历史告诉我们的后人,再过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新疆之所以还是中国之新疆,那是因为20世纪50年代,有5万多名他们的老姑奶奶,  相似文献   

8.
走访长征起点,让我对闽赣两省中央老苏区的人民有了新的认识。时隔七十年,承载着历史之重的他们,为建设美好家园,就像当年从这里出发的红军一样,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长征”路上,迈出新步伐。改天换地新石碧宁化是一块神圣而又光荣的红土地,也是闻名遐  相似文献   

9.
正9月2日至28日,天津市老促会和天津广播电视台组织140人的报道团队,到江西、贵州、四川、陕西、甘肃5个省,37个大的战役发生地寻访,采访了65名老红军、红军后代和当地群众。报道团队参观红军长征展览馆、纪念碑;凭吊革命先烈;请老红军、红军后代讲述长征故事;重温入党誓词;学唱红军歌曲和歌颂红军的快板,与当地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寻  相似文献   

10.
在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大连市委宣传部、沙河口区委区政府和沈阳军区大连服务处联合举行了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暨红星村扩建开馆仪式。新建成的红星村展馆展出面积由原来的80平方米增加到300平方米。同时还改进了展示方式,增加了多媒体和部分老红军、老将军作报告的声像资料  相似文献   

11.
还在战争年代,每次父亲上前线去,总这样说:如果我回不来了,就把儿子送回江西去。老红军终于把儿子送回了江西戈阳老家。不过是1968年,在那法西斯般残冷和耶路撒冷朝圣般虔诚的年代,老将军激流勇退,也将儿子送到了红色汪洋中的“诺亚方舟”。  相似文献   

12.
一、上品之药 去历史中寻找正统的出处 许多人都有看地图的习惯,凝望着一个地名,便会反复揣想,它为什么会叫这个名字,它蕴含了怎样的沧桑往事?此刻也是,凝望“都兰”,沉下心来诵读,我便听到了铅字之间鸣响着的厚重、深沉、粗犷,这是属于都兰的历史和文化的声音.可是,我却又听到了“粗中有细”的旋律,动人心弦的柔情交汇于茫茫高原大地的肌理之中.那是赤子之心的博动,也是非虚构的一切传说和创造,写出的都兰的精神魂魄.  相似文献   

13.
在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一位91岁高龄的老红军从红军长征出发地江西赣南踏上征途,历时5个多月再次走完了长征路,成为全国重走长征路中年龄最大的人。这位老红军名叫刘国保[编按]  相似文献   

14.
1934年10月中旬,中央工农红军主力部队从福建的长汀、宁化和江西的瑞金、于都出发,开始了两万五千里长征,那个时候,于都县城里集中了好多红军,他们日日夜夜横渡贡水去长征。根据地的群众,包括老人、妇女和儿童,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从十几里甚至几十里的地方,爬山涉水,赶来给红军送行。他们把一个个煮熟了的鸡蛋塞到红军战士的手里,把一碗碗清香的茶水送到红军战士的嘴边,还千叮万嘱:同志哥呀!多杀白狗子,早日回乡来。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当“向贫困宣战”的号角在神州大地再度吹响,当“振兴发展”的旋律在赣南苏区高昂欢唱,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于都,迎来了罗霄山片区扶贫攻坚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等多项重大政策机遇,扶贫开发快步提速提效,在新的起点上踏上了新的征程。  相似文献   

16.
追忆母亲     
王华 《东北之窗》2011,(14):108-108
那天全家人去了乔山公墓,为双亲大人扫墓。父母离开我们已有18年了,但所有的往事都历历在目,从没忘怀。父亲去世后,我在《大连日报》发表了文章“永远的怀念”悼念父亲。亲戚、朋友及父辈的战友、同事们看后都说感人至深,令他们心酸落泪。母亲去世后也一直想写写她老人家,  相似文献   

17.
<正>"我5岁送情报,9岁当红军,11岁参加长征。征途上,由于年龄小、步子小,别人走一步,我得跑两三步,一天到晚总在不停地跑。别人是走完了长征,我是‘跑’完了长征。"北京市东城区育群胡同一座幽静的四合院里,居住着一位九死一生的传奇女性,她就是老红军、原兰州军区联勤部副政委王新兰。最近,笔者采访了这位巾帼英雄,她向我讲述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相似文献   

18.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移民城市,也是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如今,被称为“新上海人”的新一代上海移民,正为创建国际一流大都市而与老上海们一道辛勤地奋斗着,风情万种的“海派文化”也令他们的认同感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9.
11位老红军给胡锦涛总书记写信2006年8月18日,福建11位老将军、老红军联名致信胡锦涛总书记,建议“对原闽西中央苏区参照执行国家西部开发政策”。建议说:从发展趋势上看,对原闽西中央苏区执行国家西部开发政策,  相似文献   

20.
照金故事     
本期讲述西北地区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照金和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地吴起。多少年过去了,这里依然传颂着英雄们无数感人的故事,传承着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