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喻性意象在诗歌中十分丰富.本文从广义上的隐喻的多样性、模糊性等基本语义特征入手,在论述诗歌隐喻性意象在译文中的对等传达的同时,论证诗歌翻译中求信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可以把有关职业的隐喻性描述归纳为四种主要的概念隐喻类型:生命体隐喻、旅途隐喻、竞赛隐喻和匹配隐喻。进一步分析职业概念隐喻的生成机制,发现:除了单个概念隐喻内部源域与目标域之间系统性的映射,还可以归纳出各个隐喻的类别特征即突显属性的映射,这些突显属性通过相似性直接映射到目标域——职业这一义域中,使作为整体概念的职业的特征更加完整。职业概念隐喻具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隐喻认知和目的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隐喻的构成特点决定了隐喻的翻译和理解具有跨文化、目的性的选择过程的特点。在对隐喻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要针对那些具有较强目的性的译文和源文本,首先要分析他们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然后再针对译文和源文本中的隐喻信息进行必要的增减、修改或者筛选,并运用多种修辞手段对其进行翻译。在翻译中,要能够针对那些具有明显文化特征的隐喻,灵活运用转化喻体、替换喻体,或者直译加注释等方式。有的时候,为了保持译文的连贯性,还可以采用添加喻体的方式进行隐喻翻译。  相似文献   

4.
由于词语的产生和词义的发展都具有隐喻性,因此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高学生对隐喻的理解能力,进而提高英语词汇习得效率。  相似文献   

5.
多义词的产生与隐喻作用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日常用词都可以通过隐喻思维加以阐释。因此,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隐喻性词义生成和演变问题进行了探讨,以便了解隐喻与词义变化的关系。而从分析结果来看,相似性是隐喻性词义的生成和演变中的重要因素,但是需要通过类比思维进行确认。而词义的演变过程则需要以源域的概念场为中心,并且呈现出了辐射型变化与连锁型变化交织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英语词汇中出现了大量的新词,其中经济类英语新词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在基于隐喻理论的基础上,本文探讨了经济类新词的构词方式、隐喻机制以及功能,试图为理解该类词汇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语法隐喻的语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欣雄  王波 《企业家天地》2009,(12):184-185
隐喻是一种重要的认知现象,语言中的隐喻反映了人类思维的隐喻性。隐喻是通过人类的认知和推理将一个概念域系统地、对应地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对语法隐喻,人们有多种研究和界定方法。由韩礼德的语法隐喻观可以推出,语法隐喻是这种概念域之间的映射在句法结构上的不一致性体现。意义渗透到语法结构中是一种普遍现象,语法隐喻体现了语义和语法关系之间的转化。把认知语言学和语义学结合起来能更好地理解语法隐喻的实质。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汉语诗歌为例,探讨概念整合理论在其翻译过程中的应用.诗歌的语言是隐喻性语言,通常诗歌本身就是一个概念隐喻.通过大量实例的解读,我们认为,概念整合理论在诗歌翻译中同样有指导作用.本文作者提出,诗歌翻译也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整合的过程,既有可能实现基本“对等”,也有可能产生多种解释.  相似文献   

9.
名词作临时物量词除了"计量"的功能,还具备丰富的语用修辞效果。名词作临时物量词的隐喻性主要体现在方位隐喻概念之中,并通过概念合成理论中的输入空间和类属空间把语言与认知过程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0.
某一个隐喻作为辞格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往往有着深层的隐喻顸设并由此可被视为隐喻性的认知思维方式的某种具体体现。本通过对英语中认同结构和折射结构的隐喻辞格的翻译来阐述了在英汉翻译中如何处理作为辞格的隐喻和作为认知思维方式的隐喻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隐喻以人类的感知体验为基础.借助隐喻理论,本文从体验哲学和认知语言学角度对“人生”隐喻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隐喻映射的特征聚焦与人生概念特征的多样性共同决定“人生”隐喻具有多源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收集到的100篇英语经济新闻中的概念隐喻及其翻译进行分类整理,并总结出概念隐喻及其汉译的规律,从而提出相应的汉译策略,期望帮助目的语读者掌握有关经济文本中的概念隐喻,加深对经济文本的理解,同时提高英语经济新闻翻译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观点,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认知手段,根植于人的身体体验,它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经历另一种事物。隐喻根植于语言、思维和文化中,因而受其影响和规约,从而具有文化性。本文从英语民族的文化视角来探讨英语中隐喻性词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感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从认知的视角看,通感是一种隐喻,同样包含着隐喻性的认知和思维过程,通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阐释通感现象,揭示跨感官映射规律,并探讨英汉通感现象的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5.
名物化隐喻是商务英语合同最显著的特征之一,能使合同语篇正式、简洁、客观、精确、连贯,符合正式文体的行文要求.本文从名物化隐喻的概念和语义特征入手,分析名物化隐喻在商务英语合同中的语篇功能.  相似文献   

16.
认知语言学的发展强调了隐喻在日常生活表达中的普遍存在性及掌握隐喻能力的必要性。尽管如此,第二语言学习者运用隐喻的能力仍未被视为核心能力。本文探讨了阅读文本和交际表达借助隐喻实现语用施为能力的四个功能,指出要理解语用施为能力必须掌握与其紧密相关的隐喻,在教学中教授并培养学习者的隐喻能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在商务翻译文本中采取隐喻样本,通过对其中隐喻的辨别、分类、阐释及其意义的审视,分析商务英语中的隐喻现象及其词块翻译在语用、语法、语义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期望对有效地进行商务活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根据概念隐喻理论,我们发现商务语篇中的隐喻在本体范围和喻体范围之间存在系统对应关系,商务语篇中的概念隐喻呈网络系统状态,这两个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概念隐喻在产生和理解过程中的操作方式;我们还发现商务语篇中的概念隐喻的化倾向性,即不同化和语言中的概念隐喻所存在共性和差异性以及个人的图试结构对概念隐喻的产生和理解起着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隐喻广泛存在于商标中,而商标作为一种多模态文本,对商标中多模态隐喻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论文通过对多模态隐喻以及商标的模态的研究,借用冯德正"文字-图形多模态隐喻映射关系模型"构建出了商标中的两种单模态隐喻认知模式,即A1B1型和A2B2型隐喻;以及三种多模态隐喻认知模式,即A2B1A1型、A2B2A1型和A1A2B1B2型隐喻。希望这一研究能对商标在语言学方面的综合型研究,以及多模态隐喻的实证研究方面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隐喻是一种认知现象,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工具,它利用喻体和本体之间的相似性或创造相似性,使人们获得对其中某一事物新的观察角度和新的认识,把一种概念转化成另一种概念,从而荻取语篇的连贯性;当一个语篇多次使用隐喻,并且隐喻突出了语篇主题时,便可以说隐喻构成了语篇的文体。本文从隐喻的产生,隐喻连贯功能和语篇文体的角度出发,结合实例分析文本中的隐喻所隐含的性别歧视含义。从而揭示妇女在求职与工作中遇到的不公平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