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吴歌是中国吴语地区民歌民谣的总称.汪榕培教授主编的吴歌英译本《吴歌精华》,常用意象重现、隐喻再现和框架激活三种重要翻译手段,达到译文与原文在认知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2.
非遗旅游外宣英译应放在由语言、文化、交际、社会、译者、读者等诸多方面组成的生态环境中来进行思考。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维度作出适应性选择转换,以期达到整合适应选择度较高的译文,从而提升非遗旅游外宣效果。  相似文献   

3.
汉语成语的英译在翻译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具有不同历史背景、化特点和语言风格的成语,应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只有这样,汉语成语英译在翻译过程中才能做到语义对等,才能保持其原来风格和简洁、鲜明、生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与深入,中国企业与外企的交流与合作已成为趋势,而企业简介英译无疑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讨论了世界500强中中国企业简介英译时采用的各种变译策略,并剖析了其原因。  相似文献   

5.
从文学翻译中的复译现象入手,剖析了复译本出现的原因,阐述了复译行为对翻译界的影响,并指出了正确评价复译行为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6.
翻译界对诗歌是否可译的争论主要源于强调原文与译文在意义和形式上的完全对等,有一定的局限性。诗歌翻译应以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以译文读者为重心,实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相结合,即语义翻译是前提,交际翻译为目标,并侧重于交际翻译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本论文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角度对中文旅游资料的英译进行了探讨。本文以北京的旅游资料为例进行探讨,其结果有助于北京旅游英译本传达出适当的语言功能和文化信息,从而实现翻译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翻译教学中引进翻译技术教学不仅要求教学方式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学理念的革新。翻译技术至少能提供给译者文本处理、网助翻译以及机助人译等三个方面的帮助,把这三大功能应用于翻译教学中,学会如何使用现代翻译技术,会使译者的翻译水平和翻译能力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9.
公示语的伪翻译表现为译文表面形式与原文一致而实际意义却完全不同。为避免伪翻译,译者应把握语境角色认知,既要照顾文化适应性,又要照顾读者的接受能力及审美判断,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译文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与文学翻译相比,外宣翻译研究是相对新兴的、更需关注的研究领域.诗词集里的诗歌翻译属于文学翻译范畴,而旅游外宣文本的诗词引文翻译则更多体现外宣翻译的特色,通过对同一诗词在两种文本的不同译文对比分析,辅以例证解析,系统研究外宣翻译与文学翻译在定义、翻译标准、翻译方法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商标宣传的最终目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即正确传达商品优良信息,吸引目标消费者,促发美好联想,激发购物欲望,引发购买行为。本文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实例分析归纳了商标翻译的三个翻译原则和四种翻译方法,探讨了功能翻译理论是如何运用到商标翻译中去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互文性角度出发。探讨广告语的汉英翻译;并运用互文性理论进行实例分析,阐述互文性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变译理论从新的视角把翻译划分成了全译和变译两个范畴,这给我们看待传统的翻译伦理提供了新的视角。这种新的翻译方法是否符合传统的翻译伦理,是否可以给翻译伦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值得探讨。这一新的范畴为翻译伦理提供了新的探究视角,有待研究人员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介绍了功能翻译理论与公示语翻译准则,然后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对公示语翻译中出现的错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典籍文本的翻译需要译者具有严谨的态度,并巧妙运用各种翻译方法,以增强译文的传播效果。尽管如此,典籍翻译中也难免有误读和误译现象的产生。在翻译实践教学中适当以典籍翻译作为示范,可以在翻译态度、传播效果、批判精神等方面对学生给予启发。  相似文献   

16.
语用学介入翻译,无论是对于在译文中保留原语形象的做法,还是对于在译文中舍去或更换原语形象的做法,均提供了一种具有深层意义的理论依据,从而可以使人避免陷于原文不可译的泥淖,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拓宽翻译理论研究的视野.对于那些固守传统翻译观念的人来说,语用学理论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天地.在翻译实践中,把语用学的语用等效翻译、关联理论及语境的理论研究成果用于其中,可以译出佳作,成功完成作者与译者及读者间的交流.语用翻译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尤其需要在翻译实践中接受反复的检验.  相似文献   

17.
王燕 《大众商务》2010,(14):212-212
语用学介入翻译,无论是对于在译文中保留原语形象的做法,还是对于在译文中舍去或更换原语形象的做法,均提供了一种具有深层意义的理论依据,从而可以使人避免陷于原文不可译的泥淖,同时也可以帮助人们拓宽翻译理论研究的视野。对于那些固守传统翻译观念的人来说,语用学理论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新天地。在翻译实践中,把语用学的语用等效翻译、关联理论及语境的理论研究成果用于其中,可以译出佳作,成功完成作者与译者及读者间的交流。语用翻译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模式,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尤其需要在翻译实践中接受反复的检验。  相似文献   

18.
文章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语言不可避免地成为信息的载体,承担着全球范围内各个领域交流的重要责任,而翻译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媒介,不可或缺。然而在实际翻译过程中,不少译者发现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在英译过程中,中国的文化负载词的翻译使得整个翻译工作困难重重。本文意在从社会性、文化性、符号转换性、创造性以及历史性五个翻译特性出发,通过对文学作品以及习惯表达中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探讨翻译特性对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原则。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中国文学经典的古诗词,历来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喜爱,对其英译自古有之。纽马克翻译理论涵盖了语义与交际两种翻译方式,两种翻译有着本质区别,语义翻译注重表达“原文内容”,而交际翻译的重心则偏向于译文的“效果”。我国古代诗歌语言十分简练,并且神形兼备,寄托了诗人深层次的情感,有着较高的英译难度。为了更好地传达诗歌本质内涵,降低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误差,在对我国古代诗歌英译时,既要领悟我国古代诗歌特征,也要注重对诗歌中人际称谓、度量衡以及时间等文化的把握。从称谓文化、度量衡、时间三个方面提出纽马克翻译理论下我国古代诗歌的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