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关联理论为框架,论证了语言交际中认知语境的动态特征及话语与语境之间的关系,从认知语境的角度探讨语言交际即语境选择、调整、顺应的构建过程;认为言语交际过程是话语与语境的“互动共变”的关系。交际过程是语境与话语交替循环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2.
跨文化交际语境中语言使用者选择语言的过程即是对自己及预期交流者的心理、语境进行顺应的过程。语言使用者在运用和理解语言时应注意对心理认知、社交语境、物理语境等的顺应,使交际有效顺畅进行。  相似文献   

3.
语言在应用的过程中即语言选择过程,其反射着语言使用的各个方面,因此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文学语境,使其顺应所处的环境与对象特点,这种顺应为文化语境顺应。论文通过对文化语境、语境顺应以及文学翻译进行概述,从而了解文学语境对文学翻译批评所产生的影响,进而解析文学语境顺应与文学翻译批评,讨论在翻译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从而推动文学翻译批评的发展,为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译者是翻译活动的重要参与者。译者的翻译活动涉及语言的使用,即语言的选择过程。从维索尔伦的语境顺应理论视角,广告译者具有主观能动性和受动性,"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因素制约译者的语言选择和翻译策略,同时翻译过程也体现译者对语言和文化的动态顺应,这种语境顺应恰是译者主体性的彰显。  相似文献   

5.
广告语言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在广告语言翻译过程中,选择恰当的语言表述是实现广告终极目标的保证。语用顺应论为广告语言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从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两个方面的顺应来探讨广告语言翻译的策略选择和运用,为广告语言的理解和创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维索尔伦(Verschueren)在他的著作《语用学新解》(1999)中提出的语用综观说加以阐述。语用综观说把语用学看作是语言功能的综观,比传统的把语用学看作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来研究更加科学。顺应论是语用综观说的核心内容: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选择语言的过程。顺应论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功能的视角对语言使用进行描述和解释。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语言使用者能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做出种种选择。根据语用综观说和顺应论,要从四个方面描述和解释语言的使用,即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的意识程度。用语言表达意义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人们顺应的意识程度不同,语境和语言结构产生了变化。本文旨在阐述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下如何运用这一全新的角度分析语用现象。  相似文献   

7.
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言语交际中普遍而复杂的一种现象,是发话人选择顺应语境相关要素的一个过程。是交际行为人对语言形式和策略进行不断地协商性选择以顺应语境相关成分的一个过程。这一顺应过程具有动态性、意向性和双向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在顺应论的理论框架内探讨了元话语在学术讲座中所起的作用,分析了它是如何帮助讲座人实现与听众的有效沟通。元话语可以视作讲座人为了有效传递交际意图,在顺应听众的不同认知语言语境、心理动机、社交语境等因素的基础上作出的选择结果。同时,顺应是学术讲座中元话语选择的前提基础。  相似文献   

9.
从顺应论角度分析语用失误的根本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话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所做的语言选择没有与交际语境(包括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相顺应是造成语用失误的根本原因。在言语交际中应该重视交际语境中的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和心理世界,使我们的语言选择与之相顺应,从而避免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10.
本文借助于顺应论的理论框架,从"编成式"短信的非语言语境着手,分析了"短信写手们"在短信创作过程中如何顺应交际语境中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等因素,使自己编写的短信受到人们的认可、青睐,并在拇指间广泛流传。  相似文献   

11.
罗莹 《企业家天地》2009,(8):204-205
湖南电视台推出的娱乐节目"快乐大本营"作为一种大众文化现象,是出现于大众媒体上的一项全民参与和互动的活动,在大众日常的生活形态之外形成了自由平等的"第二种生活",从而成为了大众传播时代的"狂欢节".本文对此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2.
维索尔伦的语用顺应论从宏观、微观层面诠释了意象扭曲的原因,在宏观上意象扭曲顺应了文化语境,在主观上意象扭曲顺应了译者的创作需求,在微观上意象扭曲顺应了语言语境。  相似文献   

13.
口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交际能力,口语教学的交际过程是“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运用”的过程,交际能力包括“语言、功能、语境、交际者之间的关系、社会文化知识”五个层面。  相似文献   

14.
称谓语是日常交际中传递给听话人的第一语言信息,在言语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喜福会》中称谓语语用失误的产生根源在于语言使用者在交际过程中没有对语境相关因素进行顺应,即忽略了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动态顺应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Verschueren的顺应理论为从语用学的角度研究翻译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应该分别实现对宏观交际语境和微观语言语境的动态顺应。归化和异化是实现动态顺应的翻译策略,直译和意译则是翻译方法。《红楼梦》的杨宪益译本为顺应论视角下翻译策略和方法的成功选择提供了例证。  相似文献   

16.
王东力  柳红 《新智慧》2005,(9):34-34
古往今来,人们总爱说“自得其乐”,意思是快乐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快乐的心情是自己营造的。那么,天下什么人最快乐呢?  相似文献   

17.
酒店快乐工作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倡导“快乐工作”是现在社会的热点问题,酒店员工工作不快乐现状令人担忧,酒店管理者需用快乐工作管理的方法让员工快乐工作。本文在对快乐工作管理的内涵和酒店员工工作不快乐的原因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快乐工作管理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8.
邓艳 《企业家天地》2010,(6):195-196
Verchueren的选择顺应理论认为,语言使用即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顺应交际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在此视角下,本文认为传媒新词英译也是一个不断顺应、选择的过程。要真正把传媒新词译好,就必须在理解原文时仔细推敲语境、明确词语内涵;正确处理东西方文化差异;对于时政新词语,则要吃透精神,把握分寸。  相似文献   

19.
贸易谈判是贸易活动过程中很重要的环节,而语言则是谈判的媒介。在贸易谈判中,语境至关重要,如果对语境认知和把握利用不当,它往往会构成贸易谈判的“瓶颈”。但是,语境既不是凭空生成的,也不是无法掌握的。谈判语境有其生成、转换及调控的动态过程和条件,并且体现于贸易谈判整个从前到后的开局阶段、讨价还价阶段、磋商阶段和成交阶段。  相似文献   

20.
关联-顺应模式赋予译者极大的能动性和灵活性,充分关照了目标语语境和目标受众,对以信息和诱导性为最高目的的旅游宣介翻译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结合实例,在关联-顺应模式下,从译者的最佳关联选择与动态顺应角度,探讨旅游宣介的翻译过程和翻译策略,并得出以下结论:旅游宣介翻译中,译者应充分考虑译文与原文认知语境及对应读者间的认知能力的差异,依次针对语言语境和心理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等交际语境,以最佳关联和动态顺应为原则,灵活选择以归化或归化与异化相结合的杂合策略去强化目标认知语境,降低目标读者的认知努力,力求以最佳交际效果向世界介绍和宣传中国特有的旅游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