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2 毫秒
1.
1湖南杂粮杂豆的历史概况1.1杂粮杂豆种植历史悠久,但栽培管理粗放湖南习惯上将种植分散、产量较少的其他粮食称为旱杂粮或旱粮,主要是麦类和薯类。麦类分小麦、大麦、燕麦和黑麦4种,其中以小麦种植最多,大麦次之,燕麦较少,黑麦很少;薯类作物主要是红薯和马铃薯。杂豆作物主要是大豆、蚕豆、豌豆、绿豆、豇豆、饭豆、小豆等。其中大豆、蚕豆、豌豆和绿豆栽培面积较多。杂豆品种丰富,用途广泛,如豌豆按子粒用途可分为蔬菜豌豆、谷类豌豆2种,按播种期可分为早熟、中熟、晚熟3种,按颜色可分为白色、绿色、花色、褐色等多种。…  相似文献   

2.
开发利用杂粮杂豆大有可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近年来,杂粮杂豆的开发利用成为业界和相关媒体的热门话题。传统习惯上,把生产区域集中、种植面积大、总产量多的小麦、水稻、玉米和大豆以外的谷类和豆类称之小杂粮。中国杂粮杂豆生产历史悠久,品种资源丰富,是世界上重要的小杂粮生产国,主要品种有荞麦、燕麦、大麦、莜麦、糜黍、小米、甜玉米、糯玉米、蚕豆、豌豆、绿豆、黑豆、芸豆、红小豆,等等。其中荞麦、糜黍的面积和产量都居世界第2位,蚕豆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2,绿豆、小豆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是燕麦、豇豆、扁豆的主产国。目前,全国杂粮种植面积达33.3万hm2以上的省区11个,66.…  相似文献   

3.
绿色经济是21世纪的发展潮流,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而杂粮杂豆是我省山区特色作物,具有绿色食品生产最理想的自然条件,可通过规划发展规模生产,立商品生产基地,开发出口创汇绿色产品,进而形成绿色经济。  相似文献   

4.
中国粮食经济学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中国粮油学于7月24日至26日在山西省太原市联合召开了全国杂粮杂豆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深入推进“放心粮油”工程,更好地开发杂粮资源,衔接杂粮产销,推广先进技术,促进经贸合作,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优质、安全、健康的杂粮产品,中国粮食行业协会、陕西省粮食局、陕西省粮食行业协会将于8月18—20日在两安共同主办2012中国(两安)杂粮精品暨设备展示交易会。  相似文献   

6.
陈健翔 《致富之友》2004,(12):34-35
在山西省吉县,有个被人们尊称为“杂粮王”的经纪人,名叫张顺旺。十多年来,他每年收购外销绿豆、杂豆、玉米等小杂粮400余万公斤,成立了销售公司,并为杂粮注册了“壶口牌”商标,成为该县杂粮经纪人中的佼佼者,并靠杂粮发了财。  相似文献   

7.
8月18—19日,由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和陕西省粮食局、西安市人民政府、陕西省粮食行业协会共同举办的2012中国(西安)杂粮精品暨设备展示交易会在陕西省西安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省、区、市的近千名代表和来自台湾地区杂粮行业的1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约200余家杂粮和粮机企业参加了展示。展交会同期举行了黑龙江优质大米(五常)进西安活动。国家粮食局局长任正晓、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出席了开幕式。  相似文献   

8.
杂粮杂豆营养价值的开发利用和多年来粮食进出口贸易的实践证明,其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杂粮杂豆的品种及分布我国是杂粮杂豆的生产王国,产量占世界的1/10,资源丰富历史悠久,是我国特色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主产省、区有山西、内蒙古、河北、甘肃、云南等,吉林、陕西、河南、四川、宁夏等省、区也有生产。山西省杂粮杂豆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4,在全国独占优势,且品种多,有绿豆、黄豆(非榨油用)、黑豆、红小豆、莞豆、芸豆、小米、荞麦、莜麦、糜米等,近几年又培育出黑玉米、乌麦等。1999年全国种植748万亩,2000年…  相似文献   

9.
杂粮泛指播种面积小 ,分布零散的小宗粮豆作物。如谷子、糜子、杂豆、荞麦、薯类等作物 ,多数具有抗旱、耐瘠、适应性广等特点 ,在雨养农业发展进程中为满足当地人民生产需要和推进地方经济发展发挥过重要作用。杂粮集粮药于一身 ,具有营养性 ,医疗保健性、食用安全性等突出特点。此外 ,由于大多数杂粮作物种植在丘陵山区和土壤瘠薄地块 ,土质和空气污染较轻 ,无过量农药化肥等残留 ,因而所产杂粮还是无公害产品。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 ,农产品自然进入国际竞争的大环境内 ,大宗农产品因受经营规模和生产方式限制难有竞争优势。相对而言 ,…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世界上知名的“杂粮王国”,杂粮产量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11%,出口一吨杂粮创汇相当于出口2.6吨其他粮食。但我国杂粮由分散的小农生产,由低水平小作坊加工,杂粮产业化处于初创阶段,我国杂粮的资源优势尚未发挥出来。“像推进主粮产业化那样推进杂粮产业化”,这一天什么时候到来?把杂粮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我国是世界上知名的“杂粮王国”,品种齐全,产量很大,具有极大的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和栽培优势。近年来,我国杂粮事业处于恢复发展之中,杂粮加上豆类,总产量达5500万—5900万吨,占全国粮食总产11%。由于杂粮既是传统的粮食,又是…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杂粮分会、山西省粮食局、山西忻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山西省忻州市粮市局、忻州市粮食批发市场和中国新良储运贸易公司承办的“2006中国·五台山杂粮豆论坛暨产品推介洽谈会”10月28日-29日在山西省忻州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山西、黑龙江、吉林、河北、陕西、云南、青海、甘肃、内蒙古、湖北等19个杂粮生产销售(区、市)粮食局,  相似文献   

12.
赤城县1989年被列入河北省农业开发区,建设以蔬菜、杂粮杂豆、杏仁、肉牛生产为主的农产品基地。1990年建成后,每年增产粮食4400吨,蔬菜1500吨,杏仁30吨,牛肉260吨,总效益2500万元。  相似文献   

13.
杂粮一般是指除稻米、小麦以外的粮食,它包括玉米、高粱、粟、黍、荞麦等。杂粮作物种类繁多,广泛分布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营养保健意识的增加.粗、杂粮备受到人们的青睐.相关科研院校及企业对杂粮的研究也加大,新产品不断推出。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适应加入WTO和粮食流通市场化改革的需要,促进粮食产业和粮油加工业发展,国家粮食局、南京市人民政府将于2004年5月14日至17日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2004中国杂粮豆类展示交易会”和“第五届中国粮油精品绿色食品展示交易会”,并同时举办“首届中国国际粮油企业发展高峰论坛”。此次活动由中国贸促会粮食行业分会、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国家粮食局外事司、江苏省粮食局、南京市粮食局等单位承办。“2004中国杂粮豆类展示交易会”旨在搞好杂粮豆类及制品的技术开发和市场开发,推广食用杂粮豆类绿色健康食品,引导城乡居民调整膳食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粮食经济》2012,(10):24-24
“2012中国(西安)杂粮精品暨设备展示交易会”是全国行业展示杂粮精品、增进产销合作、繁荣粮油市场、保障改善民生的一次盛会。我国杂粮品种多、质量好、分布广,是世界公认的“杂粮王国”。杂粮既具有生长期短、适应性强、耐抗性好的耕种特点,也具有营养价值高、保健功能强、口感品味好的食用特点,因此,杂粮既是我国传统的高效粮食作物,  相似文献   

16.
周新  张强 《致富之友》2003,(4):14-14
风味的月饼、鲜美的豆浆、可口的粉丝、包装精美的芝麻糊……这些深受群众喜爱的食品,都来自同一个家庭——杂粮。我国杂粮品种多、质量好、分布广,是世界上杂粮生产优势最强的国家,大力开发杂粮深加工业,是促进我国农副产品消化、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我国生产的杂粮总产量约占粮食产量的1/3,但是,我们对杂粮的应用仅局限在饲料、酿酒等方面,鲜销和加工产品所占  相似文献   

17.
纵横录     
中国小杂豆品种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中国小杂豆质量好,品种全,数量足,价格低,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大优势。中国是小杂豆生产大国,品种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同时,中国也是小杂豆出口大国,产品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东南亚和俄罗斯等地。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出口的小杂豆品种主要有绿豆、红小豆、豇豆、豌豆、蚕豆、芸豆和菜豆等,平均每年出口50万t以上,出口量和创汇额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每年出口到日本的小杂豆达10万t以上,品种主要包括红小豆、绿豆、蚕豆、芸豆等。中国杂粮杂豆每年出口创汇3亿美元自1996年以来,杂粮杂豆的年出口量已占中国…  相似文献   

18.
杂粮一般是指除稻米、小麦以外的粮食,它包括玉米、高梁、黍、荞麦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营养保健意识的增强,粗、杂粮备受到人们的青睐,杂粮保健食品主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黑色杂粮因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维生素、花青素等物质,是理想的食品和药材原料。以常见的黑色杂粮营养成分、功能特性为切入点,阐述黑色杂粮食品研究和开发趋势,以期为黑色杂粮更好加工利用提供理论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0.
“杂粮”产业化发展问题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粮盛产于我国的高原和山区,那里山高水清,很少污染,在绿色食品、特色食品和功能食品开发上具有天然优势,国内外市场均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现在我国杂粮在生产、加工和销售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资源优势难以形成市场优势.所以,要在"改变传统观念,树立杂粮战略思想;加大技术投入,选育优良品种;增大开发力度,实现加工增值;发展订单农业,促进结构调整;加强宣传力度,完善营销网络;实行政策引导,创造宽松环境"等方面积极探索,把"小杂粮"做成"大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