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基于DPSIR模型的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的建立是低碳城市从理论研究阶段进入可操作的实际应用阶段的重要步骤,建立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的实质就是确定低碳城市的具体建设内容和考核标准体系。在低碳城市内涵的分析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原则和方法,并根据"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框架,考虑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形势,建立了低碳城市建设与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组建放在了更关键的地方,对这个方面的组建进行了统筹安排,并提出绿色发展的新理念.促进工业以及自然方面进行更好的联合以及统筹性发展,同时亦是都市发展改革方面的基础性方向,也是成都组建国家中心城市的本质性需要.本文分析了深入推进绿色发展对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必要性,提出深化促进环保型发展为一个体系性的项目,需要促进经济方面的良性发展,同时也需在资源利用以及生态侵害方面进行更好的处理,以绿色创新为发展动力,以绿色产业为发展支撑,以制度建设为发展保障,夯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3.
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主要实现途径,低碳城市是伴随着低碳经济提出的发展目标.对及时、准确掌握城市经济运行状况、生态环境发展状况,确保低碳经济系统始终运行在良性轨道上,研究科学、全面的低碳城市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论文综合运用低碳经济、低碳城市等相关理论,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框架,构建低碳城市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赋权,克服了多指标评价中主观确定权重的缺陷.利用主成分投影法评价城市低碳发展水平,并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为例,对其城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提出了江苏省低碳城市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将对城市空间布局形态、城市交通系统、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等进行综合分析,得出不同城市空间布局下的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并在此基础上以西安为例,对空间布局与交通发展战略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7.
基于2004-2018年中国内地285个城市面板数据,构建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模型,评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绿色发展的政策效应,并对地区间发展差异进行拓展性分析。研究发现: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能够有效促进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其中,在地区层面,东部地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政策效应保持稳健,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效应尚未凸显;工业发展、教育水平和外资引入是现阶段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挥绿色效应的关键路径,而经济发展则是重要的潜在渠道。据此提出全方位深入推进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挥其引领绿色发展的整体驱动效应和示范效应,同时,兼顾城市综合发展异质性特征,注重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有序推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文章梳理了关于高质量发展内涵及测度的文献,将高质量发展的概念理解为超越增长速度的、可持续的、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求的发展,并且从经济、社会、生态三个维度构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采用客观熵值和主观赋权相结合的方法,对九大国家中心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九大国家中心城市在2013-2018年间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均呈上升态势,但各城市仍存在较大差异,分维度来看,各城市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方面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最后,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三个层面分别提出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我国城市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已成燃眉之急.为对上海市2015—2019年低碳经济的发展情况做出研究和评估,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对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并基于DPSIR模型的框架完成了上海市低碳经济评估指标的系统架构.结果表明:上海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呈显著提高趋势;其中,响应因子指数和状态因子... 相似文献
10.
绿色建筑将成为应对生态环境危机的必然选择,发展绿色建筑是当务之急。对乌鲁木齐华源集团博瑞新村住宅小区绿色建筑进行经济效应、环境效应、社会效应实证研究。通过运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绿色建筑评价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把模糊性很强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定量化,为乌鲁木齐绿色建筑的发展提供依据。研究对于乌鲁木齐减少资源浪费,改善人居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生态城市已成为21世纪城市发展的主要方向,在“五位一体”的生态城市系统理论基础上,构建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数学的有关理论,建立生态城市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进一步完善了生态城市理论。同时,以山西省11个地级城市生态城市建设为例,选取2007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山西省各市下一步生态城市建设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金融集聚是金融发展的必然结果,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文章选择我国九大国家中心城市2003-2016年的数据为样本,使用区位熵方法测算了九个城市的金融集聚水平,并进一步实证分析了金融集聚对于城镇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第一,考察期内,各个中心城市的金融集聚水平均呈现上升的态势,北京、上海的金融集聚水平位居前列,武汉、西安较低。第二,整体来看,金融集聚可对城镇绿色经济效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分区域来看,北京和上海的金融集聚对于城镇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不显著,其余七个城市有显著正向影响。第三,金融集聚对城镇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低于门槛值时,金融集聚可对城镇绿色经济效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超过门槛值后,金融集聚对城镇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不再显著。最后文章根据结论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成渝经济区获国务院批准,成渝两地经济加速融合,作为地处成渝之心,同时进入重庆1小时经济圈和成都1小时经济圈,可直接承接双核辐射的大足,要在2015年建成成渝经济区区域中心城市机遇空前,挑战更甚。要找准大足的差距,分析大足的优势,探寻大足构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文章探讨适合我国不同时期和不同类型城市的优化方法——基于生态交通的优化方法,目的是为城市交通方式结构的优化提供一套系统的理论方法体系。同时建立基于环保约束的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优化模型。该模型融入了影响城市交通结构的各种因素,使其既能满足经济发展带来的交通需求,又能使交通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最小,从而为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运输系统规划提供可行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16.
17.
中心城市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评价体系研究——以中部地区中心城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战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它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中心城市及组织和领导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主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心城市及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评价体系进行构建,并以我国中部地区的主要城市为例,对各城市的贡献进行评价并排序.准确地反映各中心城市的贡献,并对中心城市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根据沿海中心城市产业发展的规律,借鉴国内外中心城市产业结构的经验,在分析厦门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厦门产业转型路径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在"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国家战略的影响下,在成渝城市群建设、四川自贸区建设、天府新区建设、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成都城市扩容、以及互联网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以成都为代表的西部中心城市之周边卫星城,产业发展面临重大的转型升级发展历史性机遇. 相似文献
20.
在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形势下,旅游开发必将成为驱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增长引擎".本文以桂林市荔浦县为例,通过借助SWOT定量测度模型分析旅游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因素,绘制旅游发展战略类型与战略强度谱系图,明确旅游开发道路、定位旅游开发主题、构建旅游开发框架、提出旅游战略举措等方面对县域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