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村民自治及其制度发展的完善,能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解决村民自治所面临的困境,必须从观念层面上正确解读自治权,从实践层面上激活村民自治的运行机制,从制度层面上完善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法律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改革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进行的。经济决定政治,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随之相应的政治制度也就要求不断地改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群众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而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作为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关系到我国8亿农民的根本政治问题。鉴于村民自治制度的重要性,本文就村民自治的发展、内涵及功能做些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3.
在操作层面上,影响村民自治的深层症结主要是农民的组织化参与不足.而破解当前村民自治困境的切入点是要大力促进农民在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和村民自治进程中的组织化参与,并进一步加大培育农村民间组织的力度.  相似文献   

4.
实行村民自治后,部分村干部不能正确认识和处理村"两委"之间的关系,导致村"两委"关系不协调,影响了村民自治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理顺村"两委"关系,主要在于坚持村党支部的领导,依法治村和提高村"两委"成员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6.
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民的伟大政治创造,它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发展和民主化进程。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施来看,村民自治制度还存在诸多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正确处理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建立有效完善的冲突解决机制和监督保障机制,消除宗族势力、家族利益对村民自治的负面影响,解决好村民自治与乡镇政权的衔接等问题,将积极促进村民自治制度和民主政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的村民自治制度中村治精英一直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有着很深远的历史渊源,村治精英也为我国的农村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精英治村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本文着重分析精英治村过程中农村地区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并提出几方面的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8.
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的利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族势力一直以来是我国农村政治生活的重要部分,它具有组织、协调、道德教化和文化功能。上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推行了村民自治制度,这是推动我国社会政治民主化的重要举措。但这一具有现代理性的制度却受到了传统文化——宗族势力的质疑和挑战,因此如何正确看待宗族势力对村民自治的影响,以及如何使两者适应农村政治经济的发展,关系到农村的稳定,也关系到党的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9.
村民自治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村民自治演变成村干部的自治、不法势力和宗法势力影响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等方面。这些问题的出现有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只要我们采取适当的对策,村民自治一定会不断完善,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村民自治是村民选举村委会依法民主管理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农村社区制度。村民自治制度是新时期思想解放、经济改革和治理体制相应调整的产物。它不仅具有重要的民主政治意义,而且显示着民主化路径实际选择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村民自治承载着直接民主的理想;实践中的村民自治背离了直接民主原则,出现了“村委会自治”,村民代表会议架空村民会议.当前村民自治中首要而基本的一项任务,就是要探寻直接民主恰当而有效的实现形式,还自治以直接民主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2.
信阳市位于大别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被列入河南省“三山一滩”重点旅游扶贫攻坚地区,脱贫任务较为艰巨。乡村旅游已成为信阳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扶贫攻坚的主力军和新动能。文章通过对郝堂村的实地调研,从村民感知的角度分析旅游扶贫效应。评价结果表明,村民对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的感知最强,以提高物价和生活成本、拉大收入差距为代表的消极效应普遍存在。旅游扶贫的支持和参与意愿,跟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效应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消极效应的负相关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城乡共建的目标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用胡锦涛的话讲,所谓和谐社会就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其中首先谈到的就是民主法治。毛泽东曾经在延安时期说过,中国有两大问题,一个是独立问题,另一个是民主问题。邓小平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江泽民在美国访问时说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现在,胡锦涛把建设民主政治视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国村干部腐败现象频发,村民自治效果不尽人意.以村民评价为标尺,借助有序选择模型,采用来自民政部的全国村民自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对影响村民自治效果的制度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村委会选举质量、村集体决策民主、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委会每年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的制度等能提高村民对村民自治效果的评价,而是否有村规民约或村民自治章程对村民评价没有影响.因而国家应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以强化村民自治制度建设,尤其是应完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委会每年向村民会议报告工作的相关制度,以提升我国村民自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项重要的基层自治制度保障,民主监督在自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要实现民主监督的价值,就必须考量村民自治过程中的制度规范和乡土逻辑特征,重视社会变迁的现实境遇,关注文本规范的实际运作效果。在制度层面规制下,规范村务公开程序和民主参与机制,畅通监督渠道和惩罚机制,运用切合实际的对策来发挥民主监督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幅员辽阔,政治、文化、经济等发展极不平衡,中国的村民自治情况千差万别,其对策措施难以穷举。本文探索了一些各地村民自治在改革发展中都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17.
寇晓燕 《全国商情》2009,(18):129-130,119
村民自治是对中国宪政制度的创新与发展,它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极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当前村民自治面临许多问题,本文针对村民自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诸多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村民自治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项新生的基层民主政治和乡村治理形式,长期处在政府任务的"紧约束"状态下运行,出现"行政化"倾向。当前进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释放了村民自治的生长空间,为其向"自治性"的本我回归提供了可能。能否把握机遇,促成转变,是决定当前和今后村民自治发展的关键性步骤。  相似文献   

19.
村民自治的核心是村级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监督是村民自治的保障性环节。但目前民主监督又是一个最薄弱、最难以发挥效率的环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以来,我国的村民自治获得稳步发展,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条件下,村民自治又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村民自治向纵深发展的同时,其内在的一些关系冲突也凸现出来,严重影响了自治的实效和进程,冲突主要表现在传统和现代,村支部和村委会,乡镇管理和村民自治三种关系当中。目前为解决村民自治运作过程中的这些结构性矛盾,就要大力发展市场经济,合理界定两委权限范围,精简乡镇机构,规范政府行为,试行乡镇长直选模式,实现执政权、行政权与自治权的良性互动,以完善和推进村民自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