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仅表现在总量上,而且表现在财政支出的结构关系上。文章着重分析了1978-2006年陕西省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发现经济增长促进了政府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张,并利用VAR模型和IRF检验了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1996--2007年西部地区省级面板数据对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性的检验,结果表明,政府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对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都有正向的促进作用,但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长期内,“瓦格纳法则”在西部地区是成立的,随着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政府财政支出的规模也在扩大。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地方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财政收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促进某一地区经济的增长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通过黑龙江省地方财政收支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得出黑龙江省地方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且应当进一步加大地方财政收支的规模的结论;同时提出继续推进财源建设工作、积极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政府规模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影响。文章运用政府生产函数和Feder模型,从定量角度出发,测算了政府投入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结果表明:政府投入对山东省经济增长具有直接促进作用,但不显著,而与直接贡献相比,政府投入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较大。针对定量分析的结果,提出了构建适度政府规模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5.
李小波  苏怡莲 《现代经济》2009,8(4):119-119,56
本文从巴罗的经济增长理论入手,探讨了经济增长与资本、劳动和政府支出的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到关于政府支出最优规模模型。同时利用分位数回归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说明:不同的经济增长水平下,劳动数量对经济增长没有显著影响,重要的是实际财政支出规模均达不到最优规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税收和财政支出是政府财政活动的重要内容,财政过程包含着财政支出与税收的双重选择。我国税收与财政支出互动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税收增长虽然刺激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但是财政支出扩张并未对税收产生过多的压力;财政支出增长虽存在惯性和刚性,但总体上处于当前税收水平刺激和历史税收水平与财政支出规模制约的交互效应当中。目前,规范财政支出范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深化税制改革是确保我国税收增长与财政支出规模扩大步入良性循环轨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西部大开发实施五年多来,西部地区财政支出规模、结构都发生了变化.通过比较分析西部大开发财政支出规模、结构的变化及其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后发现,从财政支出规模看,中央不断加大对西部的财力扶持,显著提高了西部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从支出结构看,基本建设、科技投入、文教事业费和行政管理费在绝对量上都有所增长,但其比重却呈现下降趋势;财政支出规模结构的变化,一方面推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加深了社会不公.基于上述分析,文章探析了今后西部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我国29个省市区1998~2007年的数据,研究了近十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与政府规模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外贸易与政府规模呈正向关系,在控制了人口、人均GDP等指标之后正向关系依然存在。贸易开放程度高的地区,政府规模也较高。政府规模与滞后一期的贸易开放度依然呈正向关系,表明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在防范和化解外贸风险,促进国际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1985—200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财政支出、银行信贷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并加入了财政支出与银行信贷的交叉项,以考察政府主导的外生金融体系对经济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东、中部地区财政支出有效地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且东部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高于中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财政支出却抑制了经济的增长;东部地区银行信贷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显著的正向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的银行信贷资金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政府主导的外生金融体系有效促进了我国经济增长,但在中、西部地区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2005年—2008年辽宁省十四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空间计量经济模型、空间自相关聚类图及显著性水平图定量地研究了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辽宁省各城市财政支出和经济增长在地理空间分布上存在着依赖性和异质性;政府基本建设支出和行政支出对辽宁经济增长具有负效应,科教文卫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正效应,而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最后,基于分析结论,本文提出打破地区间行政限制、加强地区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以及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信贷投放、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模型,并以1994-2011年的数据为依据,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的分析框架,对三者之间的关系及相互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测度了信贷投放、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信贷投放、政府支出是经济增长的原因,且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信贷投放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从长期来看,财政支出规模的扩大及结构的优化将更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2.
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借鉴卢卡斯关于学校教育的模型,分析说明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的经济增长效应,得出政府通过对人力资本外部性进行补贴,有助于实现社会最优,这是政府教育财政支出的重要依据.在实证分析部分利用面板数据模型,重点研究不同地区基础教育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础教育财政投入有助于推动一国经济增长,作用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就如何正确协调基础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许多文献已论证财政政策在实现经济长期增长中的作用,本文试图从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入手,来研究我国的财政支出项目与GDP的关系,分析财政支出的各个项目对经济的影响,指出当前中性财政政策的着力点应优化我国财政支出结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如何调整财政支出方向从而有效刺激消费成为中国面临的一大挑战。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可以探究政府财政支出对消费的影响,进而以消费为指标为政府财政支出提供明确方向。理论研究表明,政府生产性财政支出对促进消费增长具有积极影响,宏观税率与消费增长呈倒U型关系。根据理论研究结果,利用2006—2015年的数据,使用面板分位数回归模型可以研究生产性财政支出对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在20%分位点上,生产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显著正影响,而在50%和80%点处不具有显著影响,即政府生产性财政支出能够促进贫困地区居民消费,对中等收入地区和富裕地区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因此,政府财政支出的主要方向为贫困地区。  相似文献   

15.
利用1994年-2011年甘肃省财政支出与GDP的总量数据建立回归模型,对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甘肃省财政支出规模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平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我国环境保护财政支出的现状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GDP高速增长,经济规模已稳居全球第二,被誉为经济发展的奇迹,但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付出了严重的环境代价,尤其是近年来以雾霾为代表的大气污染更是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2007年国家财政支出单设了节能环保科目,加大了环境保护的财政投入。通过对2007—2014年的环境保护财政支出的规模、结构、绩效和中央地方情况的分析,发现存在稳定增长性不足、地方重视程度不高、支出规模偏小、绩效不高等问题。政府需要在加强环境保护顶层设计,明晰中央和地方事权、政府和市场职责、建立制度性增长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以提高环境保护财政支出的实际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地方财政支出对中国省域间经济收敛作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方财政支出不仅影响了经济增长,而且也影响了省域之间的经济收敛程度。本文综合分析了中国省际经济体的α收敛和β收敛情况,发现在2003年之前没有表现出收敛趋势,而2003年之后则出现收敛,同时发现这种收敛的变化与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不无关系。因此,从调整和优化地方财政支出角度出发,对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数理方法分析地方财政支出与地方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利用江苏沿海区域1999-2006年的相关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研究,发现江苏沿海区域财政支出规模没有达到最佳,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这试图为地方政府在发展地方经济过程中,对自身行为边界的把握和行为手段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避免存在着经济职能的“缺位”、“越位”、“错位”问题。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呈先缩小后扩大的趋势,但是财政生产性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却不断缩小。本文从政府支出的公共品模型和拥挤模型出发,对国家财政、地方财政总支出和生产性支出规模的经济效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1)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仍需要政府强力推动;(2)中央财政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远高于地方财政生产性支出,(3)国家财政的非生产性支出规模过大,不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财政支出结构能够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时上述经济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表明:地方财政支出具有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而中央财政支出则可以明显改善社会公平程度;不同的财政支出项目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贡献具有显著差异,大多数支出项目往往很难同时顾及两个目标;通常只有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既能推动经济增长,也能促进社会公平。这些结论对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支出政策以实现特定财政活动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