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中国广义货币M2增长19%,新增人民币贷款7.92万亿元,CPI增长3.5%,都突破了年初确定的政策目标。中央银行综合运用政策工具,在引导商业银行均衡放贷、加大金融对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努力。突出问题主要是:超发货币、资产泡沫、通货膨胀指标、信贷规模控制与银行盈利冲动之间矛盾、中小企业融资等。2011年,中国货币政策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建议实行稳健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合理投放;严格控制通货膨胀;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力度;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遏制国际投机资本冲击。  相似文献   

2.
周骏 《财贸经济》1990,(11):48-51
近几年来,关于我国应该实行什么样的货币政策问题,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的意见:(1)实行通货膨胀,以刺激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2)实行稳定货币,无通货膨胀经济增长的货币政策;(3)实行稳定货币,发展经济的货币政策,在稳定货币与经济增长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结合点。我是一贯主张实行后一种货币政策的。  相似文献   

3.
郑中华 《北方经贸》2004,(11):93-95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存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 ,建设规模过大 ;货币发行量和贷款规模增长过快 ;通货膨胀压力增大等问题。本文从货币政策角度出发 ,认为应该确定以物价稳定和经济发展为货币政策目标 ,将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当前货币政策的中介指标 ,以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为辅 ,以利率和窗口指导为主来控制我国的货币供应量 ,优化贷款结构 ,实现扩大内需政策的结构性调整 ,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名言新闻     
扩大货币供应量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戴相龙强调,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全年广义货币M2将增长14%,比年初预定目标调高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增长13%左右,全部金融机构新增贷款超过13000亿元。要更好地发挥利率杠杆作用,进一步扩大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5.
一、何为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根据特定的经济目标,通过中央银行(在我国是中国人民银行)对货币供给的管理来调节信贷供给和利率,以影响宏观经济生活水平的经济政策。经济学原理认为,使用货币政策要“逆对经济风向”行事。即当总需求不足,失业持续增加时,中央银行(或货币政策的制定者)就应增加货币供给,刺激总需求;相反,当总需求过旺,价格水平持续上涨时,应该减少货币供给,抑制总支出,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货币政策的调节总支出的步骤是:当总需求不足时,首先采取措施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银行准备金的增加,会引起活…  相似文献   

6.
当前货币政策传导缘何受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美 《财贸经济》2001,(2):74-76
我国在经历了近半个世纪的通货膨胀威胁之后,受国内经济周期和国际因素的共同影响,从1997年开始呈现出通货紧缩的现象.为防止经济滑坡,避免通货紧缩加重,中央银行采取了诸如取消信贷规模控制、七次降低利率、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发展消费信贷、开办证券回购公开市场操作业务,强化对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等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对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消费,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货币政策的实施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从许多地区情况看,贷款投放增长乏力,企业资金普遍紧张,尤其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同时,社会消费需求仍然处于低迷状态,物价水平继续下跌.笔者认为,货币政策效应不明显,主要是传导机制存在梗阻,货币流动渠道不畅所致.  相似文献   

7.
一、2011年货币政策回顾2011年央行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货币和信贷政策在前三季度呈现明显偏紧的操作。四季度则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央行对货币政策进行了微调,在实际操作中实施了定向宽松。前三季度,货币政策的特色是适度从紧。具体表现是,全年央行进行了三次加息和6次提准。央行于2011年2月9日、4月6日和7月7日三次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半年期贷款利率已上涨至6.1%(见表1)。  相似文献   

8.
易宪容 《光彩》2008,(1):25-25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转为"从紧的货币政策",去掉"适度"两字,这也就意味着2008年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将发生根本性转向。货币政策是一个国家通过中央银行,调节全国的货币供给量或利率水平,以达到维持经济稳定与促进经济发展之目的。更具体地说,在短期内,当一国经济出现衰退时,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央行采取扩张的或从松的货币政策,以便刺激总需求,达到提高就业、增加产出的目的;在经济出现通货膨胀之时,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央行采取紧缩的或从紧的货币政策,以便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避免通货膨胀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罗永波 《商业研究》2002,(22):121-122
加入WTO会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目标和对外依赖度等方面产生影响 ,我国中央银行可采取的货币政策应对措施主要有 :利率市场化改革 ,增加中央银行贷款的交易对象 ,加强资本项目管理 ,改进人民币汇率机制。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本文构造了中央银行沟通指示器变量,检验了中央银行沟通在货币政策中的有效性.本文分别比较了沟通信息、前瞻性宏观经济信息和当期宏观经济信息对利率变化的影响及各自对利率变化的预测能力,检验了沟通信息与宏观经济信息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央银行对通货膨胀的评论、预期宏观经济信息以及通货膨胀都与利率变化显著相关;但在预测利率变化上,沟通信息不能胜过宏观经济信息.此外,中央银行沟通信息只是宏观经济信息的补充,并不能完全替代宏观信息.  相似文献   

11.
中国房地产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分析:2000—2007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构建了5个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2000—2007年的相关指标,通过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探讨中国房地产市场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货币渠道传导表明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刺激了房地产投资和商品房销售额的增长,导致房地产价格上涨。信贷渠道传导显示货币政策在房地产市场传导的特殊性,提高利率对控制商业银行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贷款供给是有效的,但对抑制商业银行在房地产市场的贷款供给效果不明显,更不能阻止房地产开发企业以个人住宅按揭贷款的增加等途径从银行间接获取更多贷款,房地产贷款的增长推动了房地产价格上涨。调节货币供给量和调整利率手段的有效配合,对稳定房地产价格会产生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王新新 《现代商业》2014,(33):161-162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经济中可用于各种交易的货币总量。包括现金、存款、商业票据、可流通转让的金融债券、政府债券等,凡是在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以外的各经济部门和个人可用于交易的货币都是货币供应量的组成部分。货币供应量的多少,与一国的利率水平、通货膨胀以及经济增长等指标有着密切的关联,与社会最终总需求有着正相关的关系,这也是我国中央银行将其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保增长目标的实现,要依靠出口、消费、投资三方面共同发挥作用。一是要下大力气推动出口增长。一方面要继续放松货币政策,延长企业贷款期限,补充企业流动资金,尤其是要对出口龙头企业给予更多支持,在汇率政策操作受限情况下,应进一步降低存贷款利率,减轻企  相似文献   

14.
转型期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我国转型期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产出和通货膨胀对贷款冲击的响应比其对货币供给冲击的响应更为显著,预测方差的分解结果证实贷款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贡献率均远远大于货币供给量的贡献率,故转型期内信贷渠道相对于货币渠道更为有效。因此,为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中央银行应同时监控货币和信贷指标,货币政策操作也要以有效调节私人部门的信贷可得量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李亚娟 《商业时代》2012,(23):12-15
文章基于协整理论以及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对中国1979~2010年间货币政策行为对消费的作用及传导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用货币手段调控消费最有效,辅以信贷政策,利率方式调控有待继续发展。持久收入是从货币政策到居民消费的关键传导渠道,储蓄作为货币政策调整消费的途径只对农村居民有效,价格变化和对未来通货膨胀的预期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增长。另外,农村居民消费对货币政策的敏感度远次于城镇居民,这是未来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万莹 《致富时代》2010,(9):18-19
通货膨胀目标制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的一种新型的货币政策理论框架,它在减低通货膨胀水平、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和经济增长、增强中央银行透明度和责任度,提高货币政策和中央银行的可信度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我国从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满足实施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相关条件。但可通过对货币框架政策的调整,来逐步向通货膨胀目标制靠拢。  相似文献   

17.
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之一,其在货币信贷数量控制、货币市场流动性和利率调节,以及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限制货币替代和资本流出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央行已连续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已达到历史高位。由于当前金融领域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持续贸易顺差、FDI(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投机资本的大量进入导致外汇占款持续增加,造成被动性的货币投放增加,导致流动性不断扩张,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存款准备金率连续上调就是为了回收因外汇流入过多导致的过剩流动性,实施紧缩政策以应对日益强化的通货膨胀预期。  相似文献   

18.
刘春季 《商业研究》2011,(10):118-122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降低利率、增加流通中货币成了各国政府解决金融危机的共同做法,货币对于经济的积极作用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能持续多久,会不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进而破坏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同样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我国1978-2009年的流通中货币、利率、物价指数对GDP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流通中货币不是实际GDP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货币是中性的;GDP的实际增长率是实际利率的格兰杰原因,名义利率和GDP没有因果关系;GDP和物价指数没有格兰杰因果关系,通货膨胀不能促进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光彩》2000,(7)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日前说,面对国际国内的形势发展,中国将继续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目标,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又要防止通货紧缩,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吴晓灵在日前召开的中国金融业改革国际高级研讨会上说,中国货币政策改革的主要方向是:进一步完善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货币政策工具体系,更多发挥公开市场操作、再贴现及利率调节的作用,保证货币政策目标的顺利实现;正确处理化解金融风险与保持货币稳定、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经济增长的关系,适时调整货币政策的力度,提高货币政策的预见性;探索建立以中央银行…  相似文献   

20.
一、货币市场经济机能的一般考察在金融市场尤其是货币市场发达的国家,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调节的一般思路是,主要运用公开市场业务工具进行经济生活的日常稳定性操作.抵消任何暂时的货币资金供求波动对金融市场和银行行为产生的破坏性影响.中央银行实施这项技术性调节带有防御性特征.但其目的是试图以此将货币供求波动和市场利率波动控制在货币政策的总体目标之内,保证货币资金供求的长久平衡.如若经济周期性因素或长期因素对社会各部门货币资金盈缺变化的影响较大,中央银行则在实施技术性调节以排除短期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设计一个适当的政策步骤来对剩余的货币资金盈缺的周期性或长期影响因素作出反应.以防止经济萧条和通货膨胀的出现,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