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名牌面临种种问题,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有企业本身的原因,也有企业外部的原因。如何对症下药,祛除杂病,振兴国产名牌?笔者认为,当前应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一、切实转变观念,增强名牌意识。任何企业都避免不了激烈的市场竞争,而市场竞争往往是品牌的竞争;企业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创造和发扬自己的名牌,占有最广泛的消费者。因此,企业必须适应环境变化,不断增强名牌意识,长期作战以精心培植自己的品牌。在企业面临困难时,对拥有的老字号名牌更要悉心保护;对企业拥有的商标要尽快注册,名牌商标,还要到国际上注册,及早获得国际商标权。对好名牌,我们要居安思危,要有紧迫感和忧患意识,不断改进,不断革新,永葆名牌。  相似文献   

2.
创名牌与知识产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说从知识产权的角度说创名牌可能要说明一个问题。知识产权是法制制度跟创名牌有什么关系?创名牌这么有必要,怎么实现创名牌,这一点对企业来讲是最实际的。 市场经济需要名牌,名牌的主体应该是企业,名牌也是顾客的认可,名牌应该是企业的业绩形成的,一个企业如果没有自己的业绩被顾客所认可,我估计它这个名牌是很难形成的,所以名牌形成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有一个艰苦的创造过程。所以江主席的题词里边讲的很清楚,创世界名牌。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创造这个名牌。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名牌包含了什么样的东西?我觉得能够…  相似文献   

3.
柳青 《质量跟踪》2001,12(5):36
名牌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作用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他们致力于创名牌、保名牌.然而产品名牌与市场名牌之间仍然有一段不小的距离,要实现二者的过渡,还有不少工作要做.  相似文献   

4.
向市场经济转轨,名牌产品的地位就越来越重要。只有发展名牌,才会有市场,才会有市场竞争力。因此,发展名牌产品,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事业。我们不仅要建设"名牌事业",而且要建立一套关于"名牌"的理论,来充实和丰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中国名牌发展战略》一文在这方面做了较深入的探讨,希望读者来信谈谈阅后感想。  相似文献   

5.
当今中国企业界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名牌忧虑。老牌子失去了光彩,新牌子立不起来。一些专家、学者频频急呼并为之出谋划策,大有指点迷津之气概。各省市纷纷出台名牌发展之宏伟战略。一时间,人人都有了战略眼光,大谈名牌战略问题。于是乎,许多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实力强弱、名声高低,纷纷加入了创名牌的行列。然而不少企业由于没有正确的名牌观,导致其名牌开发困难重重,即使开发出来,也常常是昙花一现。因此,企业要开发名牌产品,要树立正确的名牌观。 一、名牌宣传观 名牌产品的宣传应适度,要反对两种错误观念:1.名牌是靠广告…  相似文献   

6.
要推进我国的名牌事业,我认为必须从下面五个方面全面推进——意识:要在全民族树立起名牌意识,特别是在企业和经济主管部门树立起这种意识。理论:要深入地开展名牌理论的研究和普及。应该看到,名牌问题是市场经济中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实践和理论问题,没有明确的正确的理论做指导是不行的。法制:名牌问题是一个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经济问题,又是社会性问题,没有法制加以规范是不行的。这种法制规范不仅要考虑到国内,还要考虑到和国际惯例接轨。战略:必须制定名牌战略,也就是说,在各个层次上,我们都不能盲目地而应该是有组织、有计…  相似文献   

7.
名牌的一半是物质,一半是精神。名牌的竞争归根结底是文化的竞争。名牌企业要开拓市场、发展壮大,必须要十分注重提升名牌的文化含量。  相似文献   

8.
一个大型企业,要想在国内站住脚,而且要走向世界,需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名牌企业要想继续保住名牌,要树立创新意识,要有较高的创新意识。创新包括三大创新,一是产品创新,二是技术创新;三是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经济国际化不断加剧,名牌作为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渗透世界的各个角落。国家要富强,要振兴,就必须有自己的大名牌,这已经是全社会的共识。从这一意义上讲,创造名牌是企业及企业家的实践,同时也是全社会特别是经济理论界的基本课题。没有名牌研究和名牌理论,我们前进的路途就会多一些曲折,多一分风险。  相似文献   

10.
一个名牌可以保一个企业,促进企业经济发展:一批名牌可以带动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邓小平同志早在南巡讲话时就明确指出,我们要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出中国自己的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名牌事业就是振兴民族  相似文献   

11.
名牌与服务     
魏风 《企业文化》2003,(10):60-60
名牌,不仅要有“石骨铁硬”的质量,而且还要有服务的滴水不漏和细致周全。实践证明,要创造一个质量上“石骨铁硬”的名牌似乎不难,难的是服务上给产品一个锦上添花。而二者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2.
有人曾说过: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如何,要看它有多少国际名牌。这话是有道理的。目前国际上评估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时,名牌的数量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在市场经济中,企业之间的竞争集中表现为名牌之争。事实上,中国对外开放以来,当我们每引进一家外资,只要同时引进它的牌子,国内一批企业就要受到市场竞争的无情冲击。因此可以说,名牌是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时  相似文献   

13.
开场白:目前,全国各行各业正在兴起一股名牌热,可以说,政府正加大培育名牌,企业在争创名牌,消费者在购买名牌,理论界在研究名牌,新闻界在宣传名牌。今年9月,第二批“中国名牌”产品也即将出炉,我们借这一时机,请来了有关专家、企业家、消费者来聊一聊这一热点话题。 企业:创国际名牌要靠内功 主持人:请问,作为企业对“中国名牌”产品的评介及实施名牌战略有何看法? 闵成军:中国加入WTO后,国内外市场产品的竞争日益激  相似文献   

14.
华雨 《上海质量》2007,(5):19-19
日前,在一个名牌战略研讨会上,有专家指出,上海在关注名牌产品的同时,更要关注名牌服务。所谓的名牌服务,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服务质量要优等;二是服务技术要上乘、精湛;三是服务形瓢包括从业人员提供服务的举止腰美好、易记。实质上,在法律的语境中“产品”包容了“服务”,它同样具有产品的属性。名牌服务,就外观直觉而言,就是图案具有冲击力,读起来朗朗上口,做广告要有主旋律。如物流业当中,人们会自然而然地想起“UPS”这个响当当的服务名牌。  相似文献   

15.
名牌是一个整体的概念。名牌并不单单只是一件商品,以及这件商品从外表到内在的完美,它的售后服务的周密、细致。名牌的整体性还包括它本身之外的东西,诸如生产名牌企业的环境和环境意识;企业决策者(包括决策层)的思想品德;企业全体员工的各方面素质等等。现在,我们对名牌的理解往往局限于商品本身,诸如长虹彩电、海尔冰箱、春兰空调、杉杉西服……其实,任何名牌商品都不是孤立的一件东西,而是它的整个企业、企业环境和企业的人。既为名牌,那么,作为名牌不仅要有整洁的厂房、车间、工段,而且要有绿化、美化的环境、清新的空气。…  相似文献   

16.
《经营者》2000,(8)
<正> 创中国名牌,已经成为企业家、政府官员的口头禅和专家学者们研究的热门话题。但无可否认,在做名牌工作上,不少企业迄今还缺乏力度,在实际操作中很盲目。那么,做名牌要做哪些方面的工作呢?主要有五个方面,也叫五个支撑力。无论是从名牌的创造,投入,还是从选择、消费  相似文献   

17.
连续两年位列中国成长企业百强榜的德力西集团,以质量立业、名牌兴业、科技创新走过了20个年头。从1984年开始的求精开关厂时代,德力西集团董事长胡成中就觉得,“求精”就是要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一定要以质量立业。而在产品质量上去后,胡成中又感到,要把产品打向市场,还必须要有一个响当当的名牌,用名牌占领市场,把企业推向兴旺。这一点德力西也做到了。1999年12月,德力西被国家工商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3年8月,德力西三类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2004年其品牌无形资产达到28.28亿元。但是,名牌不等于市场,名牌不是永恒不…  相似文献   

18.
名牌与财富     
<正> 企业一旦拥有名牌,产品就会有不俗的销路,利润也会滚滚而来,可以讲名牌是企业最大的财富。 现在的市场是买方市场,市场上的同类货物琳琅满目,消费者挑选的余地大得很.企业要想凭印象卖货,就要设法把自已的产品培养成受大人喜爱的名牌货。特别是我国不久将加入关贸总协定.国内市场将与国际市场对接.培养名牌尤其是国际市场上受宠的名牌,对于  相似文献   

19.
于珍会长在全国轻工业工作会议上指出,围绕创20个国际名牌,各地制定了名牌发展规划,在争创名牌、宣传名牌、保护名牌上做了大量工作,知名品牌的市场占有率日益扩大。今后,要加强行业管理  相似文献   

20.
策划现象是社会的必然现象。每个人每一天对自己的未来都在策划和运作中,这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但策划有成功有失败,有大成功,有小成功,有大失败也有小失败。成功与否关键在于策划人。策划要求人的素质要高,知识面要宽,经历、阅历要丰富,策划出的项目要经受起时间的考验,切忌昙花一现。 策划要成功,我觉得重要一点要先对项目进行策划。“金三元扒猪脸”六个金光闪闪的大字,它涵盖了两个方面的策划:金三元是它的企业名牌;“扒猪脸”是它的产品名牌。先从策划产品名牌入手,把它从一个不被人们注意的小猪头,策划成享誉国内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