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治理舞台上的中国和印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冷战后多行为体、多层面的全球治理体系的兴起并没有为发展中国家创造出更多的有效参与全球治理制度的空间,而九一一事件则加剧了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体系中的边缘化。然而,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和印度却崛起为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舞台上的关键性参与者,并以强大的力量开始重塑全球治理架构。中国与印度的崛起对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政策、对西方特别是美国的全球霸权带来了新的挑战。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崛起对全球治理理论可能带来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作者给出了一项简要的研究议程。  相似文献   

2.
黄超 《世界经济研究》2023,(9):3-15+134
从南方国家到“全球南方”概念的历史演变,既体现了全球化条件下南方国家的发展问题被置于全球视角下,也反映出南方国家的内涵从以经济内涵为主转变为经济内涵和政治内涵并重的新格局。经济内涵主要表现在发展合作上,包括发展援助、发展议程和发展筹资三个方面。而政治内涵突出表现为发展中国家在大国竞争中的战略自主,既包括短期内不盲目跟随西方国家,也包括长期内提高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体系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在应对全球南方崛起的过程中,中国需要坚持自身发展中国家定位,淡化“全球南方”的领导权之争,夯实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共同利益与价值基础。  相似文献   

3.
伴随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以及国际分工的深度演进,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但现有全球经济治理却未能与时俱进、因时而变,继而出现了三个方面的不适应:不适应全球经济格局调整的变化,不适应国际分工发展的新特点,不适应全球经济包容性发展的需要。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亟待变革和完善。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及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理念、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不仅符合自身利益诉求,同时也是顺应和引领新时代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客观需要,体现的是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十九大提出的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略,发展了当代全球经济治理理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对经济全球化实践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伴随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以及国际分工的深度演进,当前世界经济格局已经发生了重要变化。但现有全球经济治理却未能与时俱进、因时而变,继而出现了三个方面的不适应:不适应全球经济格局调整的变化,不适应国际分工发展的新特点,不适应全球经济包容性发展的需要。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亟待变革和完善。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以及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为完善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理念、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这不仅符合自身利益诉求,同时也是顺应和引领新时代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客观需要,体现的是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十九大提出的完善全球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略,发展了当代全球经济治理理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对经济全球化实践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科技创新能力影响着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使得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和密切。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在当前国际格局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科技治理对凝聚发展中国家团结一心、共克时艰提供了新的机遇。中国是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必要对当前全球科技治理提出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文章首先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中国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缘由,阐述了当前参与全球科技治理的瓶颈,为今后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提出了具体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6.
经管     
《印度崛起的战略影响》作者对崛起的印度的外交事务和对外经济政策进行了深入探讨,分析了印度的文化和智力软能力在塑造印度全球形象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还高度肯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主张并鼓励两个发展中大国加强合作和学习,为全球的繁荣与持久和平共同发挥积极作用。(印)巴鲁著中信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  相似文献   

7.
中国与印度都是文明古国,又都曾尝过落后挨打的滋味,都是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两国发展软件的时间基本同步。印度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扶持软件业发展的措施对中国发展自己的信息产业和民族高科技企业,有着很多的借鉴作用。近几年,印度软件业在全球软件市场悄然崛起,稳占一席之地,与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有关:一是印度的官方语言和通用语言都是英语;二是印度劳动  相似文献   

8.
全球治理是一种以规则为基础的治理。在全球治理领域,国家之间的博弈日益表现为规则制定权的竞争。基于综合实力的不同,霸权国家与新兴大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路径选择存在较大差异,也制约了实力变动后国家的全球治理政策的调整空间。由于实力的相对衰落,美国长期以来对全球治理的规则外溢型参与的难度日益加大。新的形势下,美国需要调整其参与全球治理的内顾倾向,回归平等协作的全球治理的基本要求。但由于美国政府所进行的一系列政策调整并未改变规则外溢型参与的路径,美国在相当长的时期仍将延续在全球治理问题上的逆势行动。随着中国实力的崛起,单纯通过规则内化参与全球治理的约束作用日益凸显,推动全球治理规则体系改革和引领新规则建立便成为自然而然的追求。这一过程也将十分漫长,它不仅取决于自身实力的持续提升,还要受到既有规则巨大惯性的阻碍。这意味着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治理规则上的"制定—接受"关系开始发生转变,全球治理将由此进入新一轮的激烈竞争与博弈。  相似文献   

9.
二战后国际金融体系运转至今已有70年。在此期间,国际汇率制度从黄金一美元本位转变为以浮动为主的多种汇率安排体系,国际资本流动和国际金融市场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汇率制度选择、储备货币和流动性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等理论讨论和政策变化贯穿于这一进程当中,成为重要的布雷顿森林遗产。在此期间,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崛起,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在金融领域,美元仍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发达国家仍在国际金融机构治理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经济格局与金融权力之间形成明显的错配,造成国际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和不平等。原本以解决收支问题和确保金融稳定为目的的国际金融体系,却在历次危机中无能为力,甚至为持续性全球失衡深埋隐患。实现储备货币多元化,重组和增设多层级的国际金融机构,建立全球金融安全网,是未来国际金融体系重建的核心内容。这其中,中国参与国际金融体系重建,扩大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的功能,提升中国在全球金融治理中的地位,参与创建新的多边金融机构,既符合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利益,也顺应新的国际经济格局。  相似文献   

10.
外来援助对受援国的影响是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中的一个经典问题。西方国家塑造并长期主导着全球援助体系,但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援助国的崛起深刻改变了全球援助格局。作者构建了一个基于中国经验的对外援助与受援国经济治理绩效的理论框架,以2000—2014年中国对非援助为例,将援助项目位置与非洲民众对政府绩效评价数据进行匹配,使用“候选名单控制设计”对中国援助与受援国绩效合法性进行实证分析,并通过包括安慰剂检验在内的多种方式确证结果有稳健性。研究表明中国援助有效提升了当地政府绩效合法性,同时期的西方援助对提升非洲国家的绩效合法性则无明显作用。中国援助项目可能通过推动受援国经济增长和提振民众发展信心两个渠道提升当地政府绩效合法性。作者揭示了中国援助如何在治国理政维度增强受援国的政府能力,进而推动受援国的自主发展,这与西方援助在帮助发展中国家独立发展上乏善可陈形成鲜明对比。这一发现是对中国援助的“新殖民主义”叙事的有力反驳。中国未来应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积极参与并推动全球援助与国际发展合作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全球经济治理机制逐渐形成,以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石油危机为转折点,全球经济治理机制从霸权治理演变为"合作治理"。进入21世纪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后,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崛起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完善。文章对新兴经济体进行界定,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崛起和全球经济治理机制的缘起及其演进。  相似文献   

12.
与盛唐、晚清、1949年和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发现不同,这一次的"中国崛起"正受惠和泽被于全球约4000万年前,印度板块北移并与欧亚板块挤压、碰撞,使年轻的喜马拉雅山凛然崛起、卓尔不群。2005年,全球在“中国威胁论”和“中国机遇论”的大辩论中,也“发现”一个崛起的中国,与喜马拉雅山一样傲然屹立、相互媲美。其实,在我们这个“地球村”中,目前与中国比肩而起的还有印度崛起、俄罗斯崛起、巴西崛起和东欧崛起。但是,在全球形成广泛热潮并被“盲人摸象”者,只此一家、别无分店。“把目光投向中国”,不同的目光有着不同的印象和结论;如火如荼…  相似文献   

13.
《上海国资》2008,(1):66-68
众所周知,近年来印度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正在迅猛增长。企业家开办小企业,小企业成长为大公司,更多的人获得更好的工作,许多公司发现自己在全球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听起来似乎各方都在享受高增长带来的福利。  相似文献   

14.
如果时间倒退三十年,没有哪个国家或者媒体的笔触会将中国和印度加以着重。除了人口问题为世界瞩目之外,似乎两个国家再没有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了。三十年之后,中国和印度早已今非昔比,在取得自身飞跃发展的同时。也让世界见证了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之路。如今,当西方国家和媒体再提中国和印度时,是金砖四国,是巨大的市场,和在未来可能对他们所造成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杨莉  杨光 《特区经济》2010,(4):102-103
中国与印度,既是近邻,又都是人口大国,同时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两个发展中国家,中、印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得到全球的广泛重视。本文对中、印经贸关系现状和发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作者阐述了自己对现有全球安全治理概念、框架及特征的认识与理解,提出了中国扩大参与全球安全治理的必要性与可能性选择。与结盟、联盟等其他多边安全合作方式相比,"全球安全治理"提供了一种更包容、更灵活的多边安全合作框架,有助于全球和地区安全问题的解决,也有助于缓和大国间存在的安全困境。作者分析了中国与全球安全治理的利益相关性和责任相关性,并探讨了在全球安全治理框架下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安全合作的可能性思路,包括通过"联合国+G20"、"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印度、日本"等多边框架,就维持和平行动、打击跨国犯罪行动、人道主义救援行动等全球安全治理议题开展多边合作及演练的可能性。作者也阐述了对中国在全球安全治理中地位和作用的看法,认为尽管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国际组织之间难免存在利益和价值上的分歧,但安全治理以共同提高、合作共赢为特征,不以相互削弱为目的。因此,不同行为体可以发挥各自的作用,中国可以在全球安全治理中发挥更大的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全球金融危机与欧洲经济的困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论文探讨了全球金融危机对欧洲的冲击与影响,认为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欧洲经济带来的衰退比美国更甚。论文从欧洲经济长期存在的矛盾在危机中集中爆发以及欧盟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缺乏远见卓识两大方面分析了其中的原因。论文还对欧盟经济的复苏前景及未来经济增长的出路作了分析预测,认为如果欧盟不能在创新以及以更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上作出努力和调整,欧盟中长期经济发展的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8.
杨娜 《亚太经济》2017,(3):12-17
中国作为金砖机制的重要成员,力寻国家利益、金砖成员诉求与全球治理需要的契合点,而以金砖成员身份参与全球治理,有助于化解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的疑虑、发展与金砖四国的良性竞合关系、凝聚广大发展中国家并以金砖为平台开拓新合作领域。中国在金砖合作机制下参与全球治理受到诸多挑战,制约了其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次级跨区域合作模式、重合机制模式、中心合作模式及渐进治理模式是中国在金砖合作框架下参与全球治理的模式探索。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当前挑战,包括以经济互补为基础推动金砖成员加强经贸合作、力促金砖与欧盟共同抵御贸易保护主义、将合作共赢的"中国方案"与金砖合作精神有效对接为全球治理新理念。  相似文献   

19.
孙吉胜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2,(12):4-31+156-157
发展对人类进步至关重要,是人类一直追求的目标。人们对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从单纯强调经济增长到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演进。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近年来,全球发展问题日益突出,发展中国家陷入发展困境,发达国家同样面临贫富分化、社会分裂和政治极化等问题。当前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叠加,全球发展治理面临空前挑战,大国博弈等地缘因素加剧发展治理的多边合作困境,一些发展治理机制失灵,各国合作意愿减弱,发展治理手段单一,治理缺乏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全球发展治理不充分不平衡问题更加凸显。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高度重视发展问题,中国共产党把发展视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在国际层面,中国不断以自身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在理念和制度方面积极创新,在行动方面积极努力,深度参与全球发展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初步建立了发展领域的国际话语权。未来,中国需要在全球发展治理方面继续夯实实践话语权、理念话语权、制度话语权和理论话语权,提升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与各国携手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0.
面对当今国际格局的复杂深刻变化,各领域集团利益重组与重新分配势头有增无减。在当今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格局中,发展中国家作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其自身利益应当值得肯定并受到充分重视。发展中国家群体为全球经济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机遇与挑战,在现有金融体系格局这一固有本体下会面临更多的利益威胁。因此要在国际金融治理中充分维护发展中国家利益就应当坚持并优化区域经济合作模式,通过全球经济对话平台向世界发声,多维度地巩固发展基础,主动寻找发展契机,提高自身金融话语权,积极参与金融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