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波  骆秀朵 《科技和产业》2023,23(23):115-120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响应(DPSR)模型,构建生态城市评价体系,采用熵权法将河源市2009—2020年的相关数据代入,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和响应4个方面对河源生态城市建设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河源生态城市建设虽有波动,但综合评分在逐步提升,总体是稳步增长的趋势。建议进一步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提升生态城市建设内驱力;优化产业发展规划布局,缓解生态城市发展的经济压力;大力推进低碳智慧城市建设,提高生态城市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2.
乌鲁木齐城市化水平与生态环境压力的定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波  葛红丹  张鑫 《科技和产业》2009,9(4):33-36,60
运用综合评价法对乌鲁木齐市1999-2006年的城市化水平进行测度;使用生态环境压力指数法定量评价了乌鲁木齐城市生态环境压力;对城市化水平的各相关因子与生态环境压力指数之间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现代化水平"因子与生态环境压力之间存在着极强的相关关系,城市现代化水平的发展是产生城市生态环境压力的最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11市城市综合承载力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经济增长迅速伴随而来的是资源、环境、社会承载能力的严重下降。本文从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四方面建立城市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北省内11个设区城市为研究对象,基于熵值法确立指标权重,通过综合评价指数法计算河北省11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承压水平,指出河北省11个城市综合承载力差异较大,城市在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对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做的还不够,应重点提升11市的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承压水平。  相似文献   

4.
低碳经济是绿色发展的重要体现,陕西作为低碳试点省份之一,更需要积极承担相应的减排责任和义务。通过5个维度构建低碳经济指标体系,多角度评价陕西10个地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并对城市低碳经济的驱动因素及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陕西10个地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城市分布格局,西安与其他城市的低碳经济水平差距很大;各个驱动因素表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异特征,经济子系统的得分极差最大,充分反映了陕西三大区域的经济差距较为明显;通过聚类分析,将陕西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分为三类,在协调度的综合影响下,城市分布呈现四个组团。在未来发展中,应当依据三大区域的特点,实行差异化的低碳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5.
以扬州市10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为研究对象,基于扬州市生态环境局2020年水环境质量月报和现场取样监测,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从理化指标层面出发,构建了水质类别、一般污染状况、非一般污染状况和富营养化状况四类评价指标,运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根据这四类评价指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赋予权重系数...  相似文献   

6.
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科学界乃至政治界当前的热点和焦点问题。2010年中国政府开始开展低碳城市试点工作。及时有效地监控低碳城市建设发展状况,是科学指导低碳城市健康发展的重要事实依据。文章从经济、环境、科技、交通、能源和社会六个方面构建了一套操作性较强的低碳城市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计算了低碳城市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对总目标的权重,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构建珠三角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珠三角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综合评价指标进行权重赋值,计算出珠三角城市创新驱动发展综合指数。研究建议,要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实现区域创新驱动发展;加大政府对科技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的政策支持;转型升级实现经济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现有文献为基础,梳理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测度方法和测度指标以及相关研究,从质量效益、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和绿色发展四个方面,构建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综合指数。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依据2007-2016 年中国29 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变化趋势以及各省市异质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创新能力、质量效益、绿色发展和信息技术,这说明制造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当前最主要的还是依赖制造业的创新能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呈稳步上升趋势,为后续制造业转型升级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中国各省市区制造业升级水平存在明显差异,总体而言,东部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水平指数高于中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水环境和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将河北省1998—2016年相关数据作为研究基础,并基于DPSIR模型中响应、状态与驱动力维度筛选指标,构建水环境DSR体系与经济DSR体系,借助熵权值法获得系统的综合评价值及权重值,对经济变化与水环境评价进行简单分析,同时对两者耦合协调度情况进行探讨,最后提出几点水环境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构建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将IAHP方法与PCA方法相结合,提出一种评价城市竞争力的定量方法.即IAHP—PCA的评价模型,该模型利用PCA对底层指标做了综合,作为相应准则层的指数,利用IAHP确定了各个层次竞争力水平指标的权重,最后用该模型对河南省17个中心城市竞争力进行评价和排序,结果基本符合实际情况,表明该模型用于城市竞争力评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
该文借鉴人类发展指数与空间距离法的思想,选用人均GDP、单位GDP能耗、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3个特征变量构建了城市低碳发展指数模型.运用江苏13个城市2005-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了纵向和横向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无锡的低碳发展水平平均最高,徐州最低;苏南、苏中、苏北的低碳发展水平具有“南高北低”的特征;从不平衡性角度来看,江苏各城市总体发展的不平衡性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苏南、苏中和苏北各城市间的不平衡性具有依次递减的特征,且这种不平衡性有逐步缩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周口市土地利用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1个目标层、4个准则层、10个指标层的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并对指标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方法得到周口市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分值,从而确定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水平,得出评价结果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从创新、规模、经营和环境4个准则层构建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TOPSIS(优劣解距离法)-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对产业竞争力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障碍度模型分析阻碍中山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因素。研究发现,2016—2021年中山市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增幅达到62.39%。经营是中山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最大准则层障碍因素。药品注册证数、R&D经费内部支出、工业总产值、利润总额和常住人口人均GDP是主要障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孟敬  夏沛 《科技和产业》2023,23(22):142-147
新能源发电项目的投资建设是构建清洁低碳、绿色高效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支撑。本文针对新能源发电项目投资决策评价问题,采用定量指标与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了包含技术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以熵权法(entropy weight method, EWM)确定指标权重,建立基于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 TOPSIS)的评价模型,经IEEE 39节点系统的算例测试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综合衡量影响新能源发电项目投资的各指标因素,可为新能源发电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选取2008—2019年长三角三省一市的面板数据,以投入产出为切入点建立低碳物流指标评价体系,结合熵值法和线性加权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计算,运用DEA-BCC模型对各省份低碳物流产业的效率变化趋势进行测度,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从经济视角分析了低碳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并选择灰色关联分析对低碳物流指标进行拆解排序,以剖析低碳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强弱。结果显示:长三角低碳物流产业效率在动态中向好发展,低碳物流的确能改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研究结论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以期为改善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6.
构建基于P-S-R概念模型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权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南宁市水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8-2014年南宁市水环境承载力不断改善,评价等级由2008年的差(Ⅳ级)转变为2014年的优(Ⅰ级),主要得益于状态和响应指标的改善。压力子系统是制约水环境承载力改善的重要因素。因此,南宁市水环境保护的重点应放在减少水环境压力上。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环渤海经济圈主要城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做了比较。对低碳经济相关概念和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研究历程进行了简单介绍,结合低碳经济的内涵建立了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还运用统计方法借助SPSS软件对城市低碳经济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并对样本城市低碳发展水平进行了分类。最后对提高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长江经济带为例,利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及线性加权法测算综合评价值,对2016—2020年长江经济带11省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分析长江经济带各省市在时间及空间层面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结果表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上处于上升态势,且呈现出下游>中游>上游的趋势,最后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河南省生态环境、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三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状况和影响因素,选取三个系统的多维度指标数据,利用熵值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实证分析了河南省2004—2020年三个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和协调发展状况,然后将河南省与另30个省份2020年三个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和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生态环境保护落后普遍存在于中国各省份,相较于其他各省份,河南省生态环境综合发展水平非常落后;河南省2004—2020年三个系统耦合协调度上升主要受到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这两个系统之间协调发展的带动。最后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由于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的差异,世界各国低碳发展水平存在着显著差异.论文选取世界132个国家和地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人类发展指数的计算方法,对影响低碳发展的3个核心要素(人均碳排放、碳经济强度和碳能源强度)进行了综合分析,对132个国家和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和碳排放指数进行了层次划分,以期为各国低碳路线图的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