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成思思 《理论观察》2022,(5):159-161
课程思政是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指导下,由高校教育部门、教师群体为主导,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学科课程等的融合教学,形成学科理论知识、德育教育的协同效应。特别是新时代高校借助于课程育人,要从思政育人情境创设、教学理论内容与实践结合等流程入手,进行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的教育、专业知识的传授、道德素养的培养。本文围绕课程思政教育的育人价值,以及课程建设过程中浮现出来的高校教育人员、教育传授观念、授课方式引导、实践活动等的不完善问题,提出“专业课程+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策略,旨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不着痕迹地提升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2.
课程思政的关键是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环节,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巩固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文章以G高校“农业经济学”专业课程为例,重点通过教学案例挖掘思政元素,结合案例教学法、线上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和以赛促学教学模式等教学方式的改革,形成课程思政一体化考核评价体系,帮助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持续有效推进农业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  相似文献   

3.
高校是育人、育才的前沿阵地,肩负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接班人的重要任务,所以高校不仅要对学生进行专业课程教育,更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比较注重通过专业的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专业课程的思政功能。近年来,我国高校开始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的核心是充分发挥每一门课程的育人功能。本文阐述了高校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分析了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科学家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家精神蕴含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理工科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滋养、载体平台和育人素材,为理工科高校开展“三全育人”工作提供了突破口、拓展了新路径。文章提出,挖掘科学家精神的思政元素,建立思政元素库,以“价值引领、学业指导、科研实践、能力提升”为主线,将科学家精神有机融入理工科高校的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方面,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5.
吕帅 《理论观察》2022,(2):37-40
新时代高校构建“党史育人”模式有利于巩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成果,有利于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有利于增进青年学生的志气、骨气和底气,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高校构建“党史育人”模式,就要把党史教育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把党史教育融入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把党史教育融入服务保障和校园文化建设中。高校构建“党史育人”模式,还要建立健全党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领导制度,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教师培训制度和服务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6.
"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理念和创新实践。高校辅导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力量。高校辅导员要牢记立德树人使命,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通识教育课程的双元育人模式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课程思政"辅导员自身素养,创新"课程思政"方式方法,增强"课程思政"内容融合的能力,充分发挥辅导员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课程思政作为本科教育教学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改革尝试,引起广泛重视,各高校纷纷展开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重点,不仅需要各高校展开教学实践,而且需要从学理的角度来认识课程思政这一新教育理念,在实践探索中不断反思,以解答课程建设中存在的根本性问题,由此形成课程思政建设中立德树人的一般原则。文章从课程思政元素的科学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圆融有机融合以及专业教师课程育人能力的有效增强三个方面进行研究,探索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施的重要载体,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有效途径。交通工程专业教师是推进课程思政在交通工程专业实施的关键。然而交通工程专业教师课程思政工作中仍面临巨大的挑战:思想上的挑战,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理念匮乏;行动上的挑战,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能力不足;机制上的挑战,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制偏颇。为此,交通工程专业教师要从强化课程思政理念、构建课程思政教师团队协同育人平台、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构建科教融合育人载体、实施过程性和终结性考核等方面提升课程思政能力,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育人渠道的作用,彰显专业课程的育人功效。  相似文献   

9.
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目前两者在融合过程中存在融入意识不强、内容缺乏系统性、方法单一陈旧等诸多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加强培养培训,打造一支文化素养较高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将“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多元实践”有效地融入途径;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增强大学生传承的自觉意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资助育人和心理育人是“大思政”格局的重要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将高校心理育人融入资助育人契合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向,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和外延、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工作面临着资助程序有待完善、育人内涵凸显不足、综合能力培养有待加强、心理帮扶有待深化等现实困境。应积极探索高校心理育人和资助育人有机融合的路径,构建精准化资助管理体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完善学生成长发展机制、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苏乐妍 《广西经济》2023,(4):121-126
红色文化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丰富的育人价值,不断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新媒体时代为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契机的同时,又使其面临着某些困境。高校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特色和优势,从构建课程新体系、创建网络新阵地、打造思政新队伍、营造育人新氛围、强化监管新保障等五个方面,积极推动红色文化创新性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为增强育人效果、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带来助力。  相似文献   

12.
李广玉  蒋茁  王琳 《理论观察》2023,(11):50-55
随着国家一系列美育相关文件的颁布实施,高校美育工作逐步获得更加广泛的关注。研究现代美育的历史演进和类型,分析美育教育和思政教育的辩证关系,讨论当代高校美育思政的内涵意义,有利于以美育人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相比于传统的专业学院美育模式,书院制美育思政工作在资源协同、社区育人和“全人”教育等方面具有鲜明特征。以立德树人观、课程思政观、浸润美育观为观念模式,通过把握美育思政的关键机制,提升品德素养、强化爱国情怀、激发报国热情,构建书院制美育思政实践模式,实现美育思政育人相融合,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有效实践。  相似文献   

13.
随着课程思政建设在全国高校持续推进,开展课程思政设计已成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环节。基于物流管理专业“国际物流”课程自身内容与特色,文章通过BLOOM认知模型建立课程教学三大基本目标,挖掘课程中存在的思政教育资源,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并基于BOPPPS教学模型将思政内容全方位融入课堂,将思政教育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程教育。文章认为,开展课程思政,重新认识和梳理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利于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和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三全育人”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大力提倡课程思政的背景下,每位专业课教师既是专业知识的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者。要深入研究探索如何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融合,协同前行,构筑育人大格局。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护理专业的课堂教学中,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在思政教学中树立良好的责任意识和职业观念,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护理理念和人文精神,推动护理专业课思政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5.
申文明 《理论观察》2016,(4):169-17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课程。工学结合一体化模式下,根据不同专业的项目教学,做到与专业教学相结合,设计和提出思政课程教学项目的实践教学模式,为的是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达到课程教育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杜金双 《理论观察》2023,(10):44-47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国家赋予高校的职责,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的过程中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中国共产党走过的一百多年形成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全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坚定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增强“四个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当前,大学生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仍存在学习主动性差与热情不高等问题,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实践育人和制度建设的作用,系统推进,创新形式,通过学习以期达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总要求。  相似文献   

17.
高等医学院校是向社会输送医学人才的主要基地,提升医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快速发展,医务工作者学历水平稳步提升。研究生是医疗人才的重要来源,提升医学院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水平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体现。当前,医学院校呈现研究生学业压力大思政活动参与度低、导师学术水平高但思政水平提升空间大的特点。学校亟须探索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B中医药大学S学院依托中医药特色,创新思政教育模式,通过开展“双螺旋计划”特色思政品牌活动,以沙龙与实践、导师与朋辈互动为路径,将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提升了医学院校研究生思政活动参与度与思政教育水平,以期实现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18.
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伟大建党精神在高校管理、基层党建和大学生个人成长成才3个层面均有重要价值。创新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应推进建立课程融入机制,提升思政课育人实效;构建多元融通体系,发掘伟大建党精神育人价值;构筑协同联动模式,形成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的力量聚合机制。  相似文献   

19.
杨欢 《中国招标》2022,(11):145-146
专业课程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以及课程思政建设的最核心环节。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作为工程造价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应明确《建设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融入思政的必要性,通过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专业课教师和思政课教师共建课程等途径,实现该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0.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三全育人"视角出发,将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观融入高校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十大育人体系,破解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构建全方位、全周期、全要素一体化思想政治教育格局,打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盲区和断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