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婷 《商》2013,(9):105-106
当前日元贬值态势明显,本文选取对华出口作为其传导路径,研究对华出口与日本经济增长关系,间接反映日元贬值可能产生的效果。初步得到的结果表明,依托日元贬值导致出口增加,单就对华出口而言,对日本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新财富》2013,(6):10-10
进入2013年,中国经济延续疲态,消费和出口的增长势头均有所减弱,去年年底至今的信贷急速扩张也没有如预期般拉动投资增长。在实体经济隐忧连连的同时,人民币汇率却逆势不断走高。期间,全球各国量化宽松政策大行其道,最为典型的,在“安倍经济学”的推动下,宽松货币政策导致日元对包括人民币在内的货币不断贬值,这令中国经济雪上加霜。经济疲软的同时,房地产价格升势不减,资本市场持续低迷。  相似文献   

3.
在宽松货币政策的直接驱动下,全球负收益率债券一度达到了18万亿美元之巨,其中主要分布地在欧洲国家与日本。负收益率债券对应的是经济萎缩与通货紧缩,虽然降低了发行人的成本,但也扭曲了市场定价机制,同时也必然产生负反馈效应;然而,伴随着今年全球不断走高的通货膨胀,主要经济体都迈动了大幅收紧货币政策的步伐,由此也带动国家主权债、公司债等收益率的不断走高,直至最终彻底走出负值区间。只是与负收益率债券具有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一样,债券收益率从负转正也必然产生双刃效应,因此从市场投资者到经济决策者都应当进行必要的思路切换。  相似文献   

4.
长不大的侏儒--日本政府汇率政策与国家竞争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每当日本经济不景气乃至国际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日本政府所采取的政策往往是蓄意引导日元贬值。最近,日本政府很多官员公开发表意见认为日元应该贬值,试图以货币贬值来刺激出口,某些利益集团也积极要求日元贬值。有些舆论甚至期待日元贬值到150日元-160日元或更多日元兑换1美元。在目前的情况下,日元采取贬值的做法,乃至国际核心货币国家(美元)默许日元如此大幅波动,似乎对日本经济有利,甚至是在帮助日本政府寻找恢复经济的出路,而实际可能事与愿违。  相似文献   

5.
日本企业投资不仅在四部门经济均衡中起重要作用,而且对总产出有重要影响。当期、滞后一期和滞后三期的企业投资对GDP的解释能力相当显著,因此,日本经济能否恢复快速或中速增长,企业投资的增速能否重启是至关重要的。长期中,日本企业投资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是最终消费和出口,融资成本变量对投资额的影响极不显著。日本的消费增长颓势并非是经济泡沫的后遗症,问题的关键在于总供给的物质属性无法诱致需求快速增长。因此,安倍的积极财政和宽松货币两项政策难以拉动国内最终消费。安倍政策短期内可以使日元贬值,日本的出口会实现一定程度的增长。但若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则日元贬值的出口效应将不复存在。  相似文献   

6.
自从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暴发以来,全球进入集体货币量化宽松时代,竞争性的贬值措施不断出现.美国进入"零利率"时代并大举购买国债.日本央行加速印钞,日元大幅贬值.欧洲央行也将利率降到历史最低点,并增加了货币发行量.越来越多的国家促使本国货币贬值来刺激需求和提高竞争力,引发国际社会担心,也势必会影响到国际贸易的走势,特别是对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会更大,我国出口形势必将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7.
2011年在日本发生的地震使日本经济遭受重大创伤,日元的汇率也展示出居高不下的态势,在这种情况下日本当局所要采取的首要措施即为控制汇率,使日元进入贬值渠道。2012年下半年安倍执政,上台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促进日元贬值。本文就日元升值与贬值对日本经济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日元贬值对中国经济所造成的影响。最后,针对日元汇率变动所引发的经济问题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 6月以来,我国塑料市场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日本日元不断贬值,日本减少对其他亚洲国家贷款,影响了东南亚各国经济发展,日元贬值提高了日本塑料原料出口竞争力。日本以低价向国外倾销,而韩国、台湾大幅度降低出厂价,价格已跌低几年来的最低价,给国内塑料市场带来巨大冲击。而我国进口数量大幅度增加,按目前进口速度,会超过国内需求,形成供过于求,  相似文献   

9.
日本大阪一家专门经营轴承贸易的商社——后藤商事公司,最近加快向中国出口轴承的步伐。目前,后藤商事每月向中国出口的轴承约达5000万日元,而且大多为日本国产轴承。但该公司最近开始利用日元升值、马克贬值的外部环境优势,  相似文献   

10.
基准利率是货币政策有效传导的核心要素和金融资产定价及金融产品创新的基础,以国债收益率作为基准利率可以更好地反映基准利率属性.国债收益率曲线的长期收益率与短期收益率相差较大时,经济处于快速扩张周期,当其相差较小甚至曲线出现倒挂时,经济正在走向衰退.  相似文献   

11.
过去一年中,日元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的价格暴跌,1982年10月底曾一度跌到五年来的最低点,以278.5日元兑换1美元.进入11月份,日元的汇价虽有回升,但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当时的日本财政大臣渡边美智雄也承认,还没有迹象表明日元会在短时期内回升.国际形势的动荡不安,国际债务问题的严重化以及美国的高利率政策,是促成美元趋于坚挺、日元相对贬值的重要原因.但造成日元大幅度贬值的根本原因是日本自己所面临的经  相似文献   

12.
《商》2016,(3)
外汇储备在国际储备资产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我国的外汇储备结构相对单一,我国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特别是美国债券所占的比例较大,每当美元贬值或美国国内出现通货膨胀时,中国外汇储备价值都会随之大量贬值,从而造成我国外汇储备的巨大损失。自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了增加美元流动性,美国不仅大量发行国债而且实行量化宽松政策,以向市场投入更多的美。因此美国国债市场规模、结构、收益率等都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我国是持有美国国债总量最多的国家,美国的债务问题使我国面临显著外汇储备贬值风险。据此,本文以2008年金融危机为背景,通过研究金融危机对美国国债市场的影响和我国对持有美国国债的的态度变化进行分析,提出几点相对应外汇储备处置的政策建议供后面的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美国次贷危机不仅影响到整个美国经济,而且波及全球,导致全球金融危机。文章在阐述国债利率期限结构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基础上,采用幂函数这一非线性回归模型对次贷危机时期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形状进行了静态拟合实证分析以及多个时点国债收益率曲线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国债市场已经逐渐走向成熟,能够较好地反映我国实际的经济运行状况以及世界金融市场受到的冲击,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理论和流动性偏好理论。  相似文献   

14.
与次贷危机属于经济问题不同,美债危机主要是政治问题,由此引发新一轮国际金融危机、经济二次探底的可能性不大。评级下调未必导致国债收益率上升,短期未必会出现美元对内通胀、对外贬值的局面,关键仍取决于关联储的态度。围绕国内需求,我外汇储备多元化使用可以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5.
日元急剧升值加重债务国的负担 从1993年2月开始到现在,日本出现了战后第四次日元大幅度升值。这新一轮日元升值,不仅冲破了100日元兑1美元的心理界线,使日元汇价进入两位数时代,而且在3、4月间日元汇价连续刷新纪录,4月19日竟打破80日元大关,创79.75日元兑1美元的战后最高纪录。 日元如此急剧升值,反映了日美经济矛盾日趋尖锐化。由于日美两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美国对日本的长期巨额贸易逆差状况未见改善迹象,促使美国不断压日元升值,进而达到抑制日本出口,开放日本国内市场的目的。当前美元兑日元的汇价变动,  相似文献   

16.
基于提振经济的融资需要,2020年全球债券市场显著扩容,并且低收益率与负收益率债券为投资者在二级市场创造了可见的套利空间;同时美联储宽松货币政策终结了长达10年的美元上涨周期,美元发生幅度不小的年度贬值,遗憾的是,由于自身因素的制约,更多的非美货币并没有伴随美元的下跌而出现同步升值;而受到经济复苏力量的带动,包括石油、黄金等大宗商品却在过去一年中上演了先抑后扬的市场逆转大戏。  相似文献   

17.
高思卓 《新财富》2013,(4):132-134
作为一种最为人所熟知的对冲基金投资策略,全球宏观策略最近在亚洲十分盛行。基于日本实施宽松货币政策而产生的日元贬值预期,许多宏观基金经理从“做空日元”的交易之中获益颇丰。  相似文献   

18.
次贷危机发生后,为增加市场流动性,降低市场利率,美联储大量购入本国长期国债,导致长期国债收益率降到较低水平.2010年9月6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降至1.91%,创下60年来新低.2011年8月标普下调美国国债评级引发国际社会对于投资美债安全性的担忧.在美债收益率持续走低和安全性饱受质疑之时,中国政府却大量增持,于2008年9月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美债的最大持有国并保持至今.  相似文献   

19.
王磊 《北方经贸》2002,(10):63-64
日元在近期的大幅贬值有其背后深刻的经济动因 ,那就是日本经济在 2 0世纪 90年代的持续萧条。从日本经济的日益衰落和东亚各国经济快速增长的事实 ,以及近日日本政府对日元贬值的态度来看 ,日本已不愿、也无力再领导东亚经济的发展 ,“雁行模式”宣告破产了。  相似文献   

20.
在日元贬值等背景下,"买入日本资产"的趋势将延续。随着东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加之日元贬值,日本房产吸引了众多海外投资者的目光,这其中不乏中国投资者的身影。争享投资盛宴据《日本经济新闻》1月12日报道,海外资金对日本房地产的投资迅速扩大。2014年海外企业对日本房地产的购买额接近1万亿日元(约合人民币524.21亿元),增加至上一年的约3倍,创出了历史新高。在日元贬值等背景下,"买入日本资产"的趋势将延续,海外资金占到日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