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9年,欧盟在《绿色新政》中首次正式提出了碳边境调节机制,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国际贸易中的碳泄露问题,并保护欧盟本土碳密集产业的竞争力。欧盟是我国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全面评估我国在碳边境调节机制背景下的低碳转型风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立法过程和政策细节,包括涉及的产品范围、碳排放核算和定价机制等。其次,本文总结了碳边境调节机制实施背景下我国低碳转型的重要风险,包括出口贸易壁垒、高碳行业减排压力、气候资金缺口等。最后,为了全面应对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本文建议我国从以下四个关键方面发力: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建设国际化的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完善绿色电力交易市场,优先支持高碳行业使用绿电;控制高碳行业新增产能,加快推进绿色转型;提高我国气候治理国际话语权,促进全球气候合作。  相似文献   

2.
欧盟为了应对碳泄漏问题引入了碳边境调节机制,并将于2023年投入运行,待过渡期结束后正式收取费用。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目前仍受到WTO规则对其合法性的质疑,根据目前碳边境调整机制的设计,欧盟有望援引GATT20条(b)(g)条款作为其抗辩理由。除应对碳泄漏问题外,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运行将会增加他国产品的出口成本,降低国外产品的竞争力。中国作为欧盟的重要贸易伙伴,一旦CBAM得到正式运行,将对中国的出口贸易产生影响。建议我国通过完善碳排放交易市场、促进碳税立法、完善企业碳核算和碳监测体系以及与欧盟进行减排效果互认等措施来降低欧盟CBAM对我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刘洋  李寅 《北方金融》2023,(1):62-65
在全球共同应对气候问题的背景下,欧盟为解决碳泄漏问题,推出碳边境调节机制。本文追溯了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审议历程和主要内容,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该机制实施后会对全球贸易结构、产业竞争格局产生一定影响,不符合全球气候倡议的初衷,也损害了发展中国家利益。中国应加快完善本土碳交易和碳监测体系建设,加强国际合作,掌握国际气候规则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4.
2023年5月16日,欧盟正式对外公布了《建立碳边境调节机制》法令,明确了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的征收范围、申报要求、排放量计算等内容,这意味着全球首个具有“碳关税”性质的气候贸易规则正式落地。文章基于GTAP-E模型设定4大类15种情景模拟方案,全面分析了CBAM的实施对中国的影响,并考察了中国主动采取碳税政策的可行性。研究发现:当欧盟仅针对CBAM覆盖范围征收碳关税时,CBAM对中国各项宏观经济指标的影响较小,但对所有行业出口产品征收碳关税时,CBAM会导致各项经济指标大幅下降,特别是将导致中国化工制品业和金属冶炼业等隐含碳排放较高行业的产品出口量与产出明显下降。如果中国主动征收差异化碳税,能够有效减少福利损失,同时碳减排效果也更为理想。为此,中国要在国内积极推进碳市场建设和探索碳税政策制定,在国际层面积极寻求合作以应对CBAM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2023年5月17日,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法案正式实施。CBAM也被称之为“碳关税”,是欧盟拟对第三国别和地区出口到欧盟地区的高碳产品征收的二氧化碳排放特别关税。中国是欧盟重要贸易伙伴之一,欧盟“碳关税”的通过对中国与欧盟之间的贸易往来将产生广泛的影响。文章在梳理中欧贸易现状基础上,分析欧盟“碳关税”对中欧贸易的影响,发现虽然欧盟“碳关税”对中欧贸易整体格局影响效果有限,但对我国部分行业、企业冲击较大,短期内会导致相关企业出口贸易成本增加,企业竞争力或被削弱;长期将会倒逼企业优化生产结构,加速我国绿色转型的步伐。由此文章提出加快建设碳市场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健全交易市场机制、加强企业碳管理能力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碳边境调节机制从碳关税角度提高碳资产的国际贸易成本,避免碳泄露风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于2013年立法针对进口电力和天然气征税,具有明显的碳边境调节属性,欧盟于2021年7月正式公布碳边境调节税的立法提案,从覆盖范围、计税标准与实施方式等方面完善碳边境调节机制。碳边境调节机制背景下,我国出口及上下游和附属产品面临不确定性挑战;碳交易市场价格存在波动风险;经济贸易格局存在重构风险。在“30·60”双碳目标下,要进一步提高减排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碳交易市场建设,推动碳金融市场高速发展;加速零碳技术研发与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从概念走向立法,碳关税在气候治理及国际贸易领域再次引发广泛关注。本文从气候治理和国际贸易双重视角对碳关税实质进行剖析,对欧盟和美国碳关税方案的具体内容、主要特点进行对比,运用全球贸易和环境分析模型(GTAP-E)对欧美等发达经济体实施碳关税的影响程度进行实证模拟。分析表明,欧盟碳关税政策的实施将会对我国对外贸易产生负面影响,但通过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可以抵消部分影响,使得影响总体可控;碳关税政策的实施在不同阶段、不同行业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碳关税政策的实施对推动我国及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减排的实际作用有限,却会导致欧盟及其他部分发达经济体碳排放量增加,总体是“损人不利已”。考虑到欧美对碳关税持积极态度、“先行者”可能带来的示范效应以及未来更多发达经济体实施碳关税政策产生的“合围”冲击,我国有必要采取积极开展碳关税谈判、加速推进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发展和完善碳市场、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等综合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8.
郭乾 《河北金融》2023,(6):41-44
欧盟碳市场是欧洲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的重要抓手,由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和碳边境调节机制(C BAM)构成。本文梳理归纳了EU ETS最新的改革方案要点及C BAM的最新内容,研判分析了对我国出口的潜在影响,并借鉴欧盟碳市场的发展经验,就我国碳市场建设提出强化法律基础、细分核算体系、提升市场流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即将生效的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是我国面临的气候转型风险之一,将对我国部分高碳产业形成冲击,并将风险传导至金融系统。商业银行是金融系统的支柱,有必要在气候金融风险框架下充分认识和了解欧盟碳关税将造成的影响。文章从绿色金融和数字化转型两个视角分析当前银行业应对碳关税风险的基础和不足。随后基于分析结论从风险度量、风险监测、风险化解三个方面充分准备应对策略,最大程度减少碳关税对银行业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正>明确行业、国家和豁免机制,建立保准核算方法计算碳排放量,明确清缴方式,设置过渡期且逐步取消免费配额是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核心要素。中短期看,CBAM机制对我国影响较小。从长期看,如不及时跟进相关研究,这会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和经贸发展造成深远影响。要加快完善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积极参与国际碳定价规则制定,提升我国气候治理话语权。  相似文献   

11.
<正>绿色保护主义是指以加快经济绿色低碳转型为名义实施的保护主义做法。具体措施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边境措施,如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二是边境后措施,如美欧绿色产业保护政策。绿色保护主义做法涉嫌违反WTO规则,是现行国际贸易体系面临的新挑战,而能否真正促进绿色转型仍待观察。为应对美欧绿色保护主义做法,我国应加大科研创新力度,科学运用补贴政策,完善碳定价机制,不断提升自身绿色产业竞争力,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气候治理,争取对我国有利的规则安排。  相似文献   

12.
气候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通过多种渠道向金融体系传导,塑造具有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的高韧性发展模式,是全球经济和金融活动共同面临的新课题。银行作为资本连接者,内部运营和价值链合作均受到转型风险的深远影响,特别是“双碳”目标给银行的行业风险管理和投融资决策带来了一些挑战,如何识别和量化“双碳”政策影响的行业异质性和行业外溢性对于银行全面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在识别银行面临的气候转型风险基础上,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涉碳资产风险敞口,通过投入产出模型解构“双碳”政策影响的行业关联性,并实证测算高碳行业之间、高碳行业与金融行业之间以及高碳行业与银行投融资主要支持行业之间的关联影响。基于实证结果,从风险识别、风险敞口、风险评估、风险管理四个维度提出了银行气候转型风险管理及完善全面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威 《海南金融》2023,(4):44-51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多国参与的碳市场,欧盟碳市场已经成为欧盟应对气候变化政策的基石,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EU-ETS)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工具。本文从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发展历程和运行机制入手,概括其主要特点及成效,同时针对我国碳市场发育程度不足、非市场化严重等问题,结合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设的经验,得出我国应完善碳交易机制、丰富碳市场交易主体、创新碳金融产品、加强与国际碳市场接轨步伐等启示。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两年欧洲和美国先后在酝酿、推出甚至通过相关法案,对一些国际贸易产品征收跨境碳税。在欧洲叫“碳边境调节机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在美国叫“清洁竞争法案”(Clean Competition Act,CCA)。在欧洲,欧盟委员会和欧洲议会已经先后通过了这个法案,这个法案将在2023年到2025年过渡期满后,于2026年正式实施。在美国,还处于议员提交法案和进行讨论审议的阶段,没有正式出台。这两个法案的核心内容差不多,就是在特定领域,对那些“高含碳”或“含碳成本”相对较高的进口商品征收跨境碳税,比如欧盟要对从中国进口的钢铁、水泥、铝产品等征收特别的碳边境调节税。征税的基础是,欧盟和中国之间碳市场价格的差额。  相似文献   

15.
本文归纳了欧盟排放交易体系配给机制的特征,采用文献分析法对配给机制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评估。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第一阶段实现了减排,第二阶段不存在过度配给,故减排能力将有所提高,但对节能减排技术投资的引致效应有限。碳配额带来的经济租金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较小,但意外收益的存在导致了收入分配的扭曲。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路径,本文认为我国应加快完善碳市场的顶层设计,制定排放交易体系的纲领性指引,在国家五年规划中明确减排目标,将交通、农业等排放量较大且边际减排成本较低的行业融入到管控对象之中,由各个省份制定本省的分配细则,以基准排放作为分配原则,采用100%拍卖的形式,建立健全配给机制的配套政策安排。  相似文献   

16.
欧盟是全球最早启动碳市场并开展碳交易监管的区域,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自2005年启动欧盟碳市场以来,为了应对不断扩大的市场体量及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欧盟从监管制度、监管部门、监管事项等方面持续优化和完善碳交易监管体系,在提升市场主体信心、形成安全高效的交易环境、保障市场健康运行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阶段,也已启动上线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碳交易监管体系。文章在分析总结欧盟碳交易监管体系相关经验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碳市场交易监管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崔冰  马涛  何颖 《中国外资》2023,(9):36-39
<正>借鉴欧盟和日本在政策保障和低碳技术创新前沿的探索,完善全方位协同的政策研判机制、构建多维度融合的市场运作体系、深化国内外高层次合作,将有助于我国提高双碳政策激发技术创新能力,助力双碳目标如期实现。低碳技术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的关键举措,是各国“零碳”或“碳中和”政策布局的核心环节。目前,欧盟、日、  相似文献   

18.
世界各国在应对气候问题方面的政策力度不一致,一些国家认为由此将会出现碳泄漏等外部不经济现象。本文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检验了碳泄漏发生的条件,结果发现,在一国碳税政策的影响下,碳泄漏是否会发生取决于相应的生产价格供给弹性及消费价格需求弹性。某些国家提出要利用边境碳税调节措施来应对碳泄漏,但是由于碳排放是一种全球性公共负产品,一国单方面实施应对碳泄漏的政策效果并不明显,而且若控制不当,容易演变为贸易保护手段,影响自由贸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碳市场规模已居全球首位且发展潜力巨大,中国政府明确指出,推进“双碳”工作,“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碳定价机制”。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是全球发展最为成熟的碳市场,其发展经验可为我国提供重要参考。本文采用欧盟碳市场2013—2021年日度数据,结合其特殊的三市场结构特征,利用VECM-DCCGARCH模型测度了欧盟碳市场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功能及其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碳期货有效发挥了套期保值及价格发现功能,提升了碳市场定价效率,有助于完善碳定价机制。进一步分析发现:碳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发挥有赖于期货价格对实体企业交易需求信息的充分反映,全国碳市场需加快扩容;价格发现功能的发挥有赖于丰富多元的市场主体结构与蓬勃的市场活力,发展碳期货能够有效吸引各类主体参与市场、提升市场流动性。基于欧盟碳市场期货功能发挥情况及其原因,并充分对比中欧情况,本文提出针对我国碳市场未来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潘伟 《金融与经济》2021,(7):38-46,90
根据美联储数据特征构建LT—TVP—VAR模型,从加息和缩表两个层面实证研究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外溢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表明:美联储加息将主要通过流动性供给冲击和跨境资本流动渠道导致我国货币和债券市场利率上行以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贬值,对我国股票市场的影响有限;美联储缩表的目的是回收过剩流动性,并促进货币政策正常化,短期内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影响有限,其长期外溢效应取决于缩表的速度和力度.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对我国金融市场外溢影响的长期效应,大于短期效应,要积极应对美联储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外溢效应,提升金融市场应对非预期冲击的能力,防范外部冲击造成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