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推动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在推动军民两用知识创造和技术溢出、吸引军民高端要素集聚及聚合区域创新动力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梳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基于“空间—政策—技术—产业”4个维度分析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内在机理,提出完善基于系统耦合的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政策制度体系,构建基于区位优势的军民资源开放共享平台,形成基于完整价值链的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形态以及构建基于军民协同创新的区域创新网络等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的主要路径,为推动国防科技工业产业集聚发展,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工业体系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构建军民一体化现代产业体系既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坚实基础。通过对我国产业体系发展现实逻辑进行梳理,指出军民一体化现代产业体系是实现国家科技自主可控和产业自立自强的客观要求,是适应市场和战场多样性需求的必然选择,是知识向生产力和战斗力转化的内在需要。从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组织变革和集聚发展4个维度对军民一体化现代产业体系的内在机理进行阐释,从做强实体经济、强化协同创新、发展现代金融、夯实人才基础等方面提出构建军民一体化现代产业体系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徐驰 《经济》2024,(4):44-46
<正>新质生产力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重要推动力。在我国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要大力培育好未来产业。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以实体经济为基石,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产业集群为载体,以现代金融、人才资源等要素为保障,以产业链条为纽带的各产业协调融合发展的产业形态及网络体系,其特征是实现“产业链+科技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融合发展,并持续依托国内市场和资源优势,形成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竞争力强的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科技竞争加剧,技术创新变得越来越复杂,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是应对创新环境变化、推动军民科技创新资源共享、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也是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从人才、政府、产业及制度等方面,分析美国、日本、俄罗斯、以色列四国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模式,对我国构建由政府、军队、军属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及中介组织为主体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有一定借鉴意义。为推动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我国应破除军民融合制度藩篱,优化科技协同创新环境;构筑协同创新平台,推动新兴产业空间集聚;重视军民两用人才建设,推动科学技术合作交流;加大科研资金投入力度,拓宽科技研发融资渠道;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国际技术合作。  相似文献   

5.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未来产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而自主创新体系构建是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整体较弱,创新投入不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尚未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面临重重困难.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构建和发展中要打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体系,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强度,充分发挥企业自主创新主体的作用,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创新体系,强化创新管理,形成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6.
"十三五"期间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思路为:紧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的历史性交汇机遇,坚持在发展中谋转型、在转型中求升级,全面优化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结构和布局结构,完善政策顶层设计,推动制造业结构的动态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的阶梯式转型。具体对策建议:在产业层面,按照"做大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退出低端产业、转型服务型制造、淘汰落后产能"的思路,打造现代制造业发展新体系;在技术层面,实施科技强国和创新驱动战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开放融合、自主高效、安全可控的技术创新体系;在产品层面,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和质量提升行动,形成较为完善的产品质量标准化体系;在企业层面,优化组织结构,注重国际化经营,构建互利共赢、优势互补、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在空间布局层面,按照错位竞争、优势互补、融合互动原则,构建以产业园区为载体、链片点线紧密结合的生产力体系;在政策层面,重在完善制度环境建设,形成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体制。  相似文献   

7.
新工业革命及其引起的全球价值链重构,将给高技术产业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和挑战,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我国高技术产业高端化已成为当前我国的热点问题。新工业革命对高技术产业的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流程、品牌营销、价值链升级产生重要影响,也使我国高技术产业面临全球市场竞争、协同创新体系完善、制度与管理方式转型、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等诸多挑战。对此,应构建技术创新推动高技术产业高端化的战略框架,优化协同机制,促进自主创新与集成创新。同时,推进高技术产业实施全球化战略与管理创新,并构建高技术产业高端化发展的政府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8.
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创新是高技术产业创新模式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促进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在解析产业协同创新内涵及效用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理论体系的要素及结构,引入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通过对2005-2010年相关数据的处理,分析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的协同度。结果证明,我国产业创新主体及外部创新环境各自的有序度虽然有一定增长,但是创新体系整体协调度较低,且伴有较大波动,创新主体正逐步成为整体创新体系演进的主要动力。最后,提出了高技术产业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自主可控的现代制造业体系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和现代经济体系的关键,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内在选择。在重新界定自主可控现代制造业体系的概念与特征的基础上,基于统计数据对中国现代制造业体系自主可控水平的测度和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相较于部分发达国家,中国在全球分工中主要从事加工组装环节,导致制造业整体技术自主水平较低;第二,中国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自主可控水平较高,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安全;第三,高技术密集型行业和部分资源密集型行业对外依存度较高,存在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产业链供应链断链的风险;第四,中国构建自主可控的现代制造业体系面临着低成本优势丧失、创新尚未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动能、国际力量对比变化、大国竞争、逆全球化、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等内部和外部双重因素叠加带来的严峻挑战。在新发展阶段,中国构建自主可控现代制造业体系的实践路径应以科技自主为核心、安全可控为关键、数字化转型为抓手。  相似文献   

10.
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是国防科技工业和国家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础与内在动力。基于国际比较视角,从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及法律政策保障等方面比较美日德等发达国军民融合型协同创新体系发展情况,构建我国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探讨“国防需求拉动”、“民用需求拉动”和“科学研究推动”3种动力机制下军民融合型科技工业协同创新体系运行模式。  相似文献   

11.
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面临着重大机遇,将该系统战略工程落到实处迫在眉睫。从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来看,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面临的障碍为切入点,聚焦战略实施中的知识、创新主体、规则制度以及主体空间分布,构建“知识—组织—制度—空间”四维协同理论框架,并理清其运行机理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2.
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协同创新能力影响因素分析与提升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SATI和NetDraw平台,对相关文献进行了网络分析,认为中国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具有独特国情,当前国内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主要涉及体制机制、创新体系、技术市场等相关主题且研究多侧重于某一角度,而其影响因素分析尚属空白。鉴于此,首先,将影响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的管理体制机制因素、政策环境因素、资源配置因素等分解为8个理论假设;其次,基于397份问卷调查结果和SPSS与Lisrel平台,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然后,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中国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对科技资源配置及其投入—产出具有直接、显著的正向作用,相关外部政策与发展环境、创新主体内部关系对产业技术协同创新的市场反馈与社会反响的正向作用也较明显。最后,基于SEM路径分析结果,从理顺创新主体间关系、完善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强化中小科技企业“民参军”政策落地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绿色经济视角,通过建立城乡绿色产业融合分析框架,采用“要素协同—过程协同—结果协同”三阶段因果链研究范式,系统构建了城乡绿色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的理论模型,对城乡绿色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形成机理进行解析。研究结果表明:创新要素双向自由流动是外部创新环境影响城乡绿色农业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桥梁和中介变量,外部创新环境不能直接实现城乡绿色农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但可以推动创新要素双向自由流动,进而实现城乡绿色农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研究还发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居民对绿色农产品的需求数量呈现出递增态势,由于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城乡绿色农业产业蓬勃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知识、技术、人才、成果、资金、信息、市场、管理、种子、农业机械、农用肥料、公共服务等创新要素进入乡村,实现城乡三次产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4.
曾凡 《当代经济》2016,(25):10-13
当前,几乎所有支撑我国粗放型发展方式的条件和环境都发生了重大或根本性变化,加之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和国际经贸体系正在发生重大调整.我国必须顺应局势,通过创新来驱动经济发展方式的成功转型,为经济发展寻求新的红利空间.创新之所以能够驱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于其抵消边际收益递减效应、突破要素短而缺引致发展瓶颈的功能.创新是一个实现诸要素社会性整合的有机、开放、动态的体系.创新体系内,创新主体依托于创新环境,在创新机制激励引导下,对创新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不断提升系统集成和协同创新能力,由此驱动科技进步、制度变迁与经济系统的发展和升级.因此,从国家层面构建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仍存在资源碎片化,企业建设分散重复,行业发展条块分割,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融合度低等问题.协同创新作为一种能有效实现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汇聚的组织形式,很好地整合了人才、科技、信息、资本等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是适合我国文化创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路径选择.要更好地推动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协同创新,就必须要改革文化管理体制机制,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同时还要加快文化创意与科技创新的深度融合,并不断探索创新主体间协同创新机制与路径,达到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6.
中国已步入全球话语权竞争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产业集群协同创新升级为协同高质量创新,而建设国家自创区是提升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与全球话语权的战略举措,推动产业集群协同高质量创新是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和构筑区域创新创业高地的重要路径。在梳理国家自创区产业集群协同创新状况与高质量创新特征的基础上,明晰基于价值链、产业链、知识链的产业集群协同高质量创新路径。在产业集群协同高质量创新模式方面,主要有企业引领型模式、人才支撑型模式、平台引导型模式、机构合作型模式,其是高质量创新的重要特质所在,也是理论创新之处。最后,针对如何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协同高质量创新发展,从整体规划、人才管理改革、科技创新管理、服务体系4个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纵观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改革历程,一条主线就是农业经营体系的改革和完善,经历了农民土地所有制下的农业经营体系、人民公社化的农业经营体系、双层经营体制下的农业经营体系、城乡一体化下的农业经营体系四个阶段。"三个坚持"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要论断,为当前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奠定了改革基调,也指明了发展方向。结合农业经营体系改革中的实践问题,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需要注重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创新农业经营方式、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多种形式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支持多种经营主体融合发展以提升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并进一步优化财政政策支持的方向和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在分类并量化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协同系统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基于2000—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航空航天制造产业为例,实证分析其各年份的创新协同度。结果发现,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创新主体与创新要素子系统的有序度趋势并不协调,创新系统整体协同度处于低度协同水平。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当代国际竞争突出表现为全球价值链竞争。创新发展的关键是推动产业迈上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突破口就是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把科技创新落到产业发展上。我国产业迈上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建立以我国拥有的核心高端技术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二是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环节向中高端环节攀升。这两个方向实际上指明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的方向。在产业链上部署创新链,关键是在相应的产业链环节上创新处于国际前沿的核心技术。产业创新链的基本功能是有效衔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两大体系。产学研协同创新更适合产业创新链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在分类并量化军民融合产业创新协同系统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基于2000—2012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以航空航天制造产业为例,实证分析其各年份的创新协同度。结果发现,我国军民融合产业创新主体与创新要素子系统的有序度趋势并不协调,创新系统整体协同度处于低度协同水平。据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