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的定义就是指通过制度创新,来提高乡村治理效率,推动乡村社会更好发展。在乡村社会治理创新中,实际隐含着一个基本判断,那就是:乡村社会治理的制度安排及体制本身就阻碍对乡村治理效率及乡村治理创新。针对这一个隐含的基本判断,文章提出了一系列乡村社会治理创新实现过程中隐含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分析了成因,并给出了解决这些在实现乡村社会治理创新的过程中,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问题的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速发展催生了社会对治理的诉求,而社会资本与治理之间存在着结构性制约与依赖的关系.社会资本是一个解释性很广的概念,它体现了一定的社会关系结构.进而反映出社会治理的总体状况.从社会资本的信任、网络与规范等内容对乡村治理进行分析,从创建积极社会资本的角度探索实现有效乡村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汪园英 《特区经济》2021,(1):115-118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和基层治理的主要内容。农村党组织是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其战斗堡垒作用的发挥直接关系到基层民主政治的实现、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推进和我党执政基础是否扎实。当前中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乡村治理面对的不稳定因素和风险不断增大,给传统社会治理模式带来了巨大挑战。新时期探讨农村基层党组织有效参与乡村治理切实推进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乡村治理现代化更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与重点,对于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CiteSpace分析软件以及中国知网的文献可视化分析模块,对中国知网收录的82篇乡村治理现代化核心期刊文章进行分析,从发文量、发文机构、合作作者、关键词等方面,归纳总结了乡村治理现代化的研究脉络。研究发现:乡村治理现代化领域正处于发展阶段,需要有影响力的新热点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领域的新发展,同时也预示了乡村治理现代化领域蓬勃发展的前景。今后的研究要加强团队间的交流和跨领域的合作,扎根乡村社会事实,研究出具有前瞻性的成果,从而指导巩固乡村治理现代化,并同国家治理现代化战略及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5.
智慧治理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治理方式的变革先驱,其成效在我国的社会治理当中逐渐呈现。在传统的治理方式难以应对的层面,智慧治理以其灵敏高效、联动融合的特征,从数据化与信息化多个层面推动着我国智慧社会的建设。将智慧化的治理方式运用到乡村治理中,不仅可以助推文明乡风的实现,促进数字乡村、法治乡村的成型,对于打造"自治、法治、德治"并行的乡村治理体系,构建智慧治理参与下的新型乡村治理格局均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乡村社会及其经济结构的变迁,乡村治理结构也相应发生了重大变化,诸如农民协会等各类农民组织不断发展。农民协会作为农民利益的代言人、公共治理的参与人、公共产品的供给人,是乡村公民社会壮大的结果,而其存在也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促进了乡村治理中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对于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指出实现乡村善治必须立足国情特点,把握时代发展要求,着力构建兼具乡土性与现代性的村治理体系。因此从自治、法治与德治三个层面就如何实现"三治融合",实现三者的良性互动、相得益彰,实现民意、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最终达成乡村社会的善治,实现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陈娟 《发展》2022,(4):8-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多次强调要坚持学习借鉴“枫桥经验”,推进农村基层社会综合治理和模式的创新。乡村振兴离不开乡村综合有效治理,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9.
黄爱华 《黑河学刊》2023,(6):124-128
党的十九大以来社会治理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而乡村治理问题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乡村振兴战略部署的全面推进,为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治理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和功能与社区治理的内涵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这使得社会工作介入乡村治理成为可能。本文着眼于乡村治理,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价值理念、工作方法分析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优势与挑战,并积极探寻社会工作参与乡村治理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0.
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治理的重要途径。如何充分发挥其在乡村治理体系中的作用,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面临的重要课题。由于一些因素阻碍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的进程,因此,要从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合理界定组织功能、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法律法规等方面入手,着力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政治和社会治理功效,从而更好地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乡村治理,促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乡村治理中发挥最大效能,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十四五"时期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与减贫治理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志雄  王瑜 《改革》2021,(11):62-70
立足于中国"三农"工作重心从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性转移,乡村基层治理需适应全面脱贫后的减贫治理新要求,及时形成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治理支撑.伴随减贫目标和任务的变化,乡村基层治理体系在支撑常态化减贫方面存在短板制约,集中表现为脱贫地区的乡村治理资源匮乏、组织力量薄弱、公共资源瞄准偏差等问题."十四五"时期,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对常态化减贫和乡村振兴的治理承载力,实现乡村基层由"代理"向主体性"治理"的跃迁,应激活内源性的多种治理资源,提升乡村资源与国家资源下乡的合力;创新乡村基层治理模式,通过传统与现代的组织融合优化组织效能;善用信息化治理手段,克服信息不对称引致的治理资源耗散问题.  相似文献   

12.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文章针对乡村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建设法治乡村、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建设平安乡村五个方面,提出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继兰 《乡镇经济》2009,25(4):54-57
新农村建设、村民自治、政府职能的转变为乡村治理的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基础,但乡村社会自主性缺乏、乡村组织不健全、治理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又是新农村建设的最大障碍。要早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需要构建相应的乡村治理机制。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应该通过建设服务型政府、培育乡村治理的主体、完善乡村治理的协商互动机制等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在追朔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网络社会治理法治化"理论渊源的基础上,阐述"网络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科学内涵。针对我国网络社会治理领域所面临的"网络社会治理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法制保障、网络社会治理主体间尚未形成合作共治局面、网络社会治理国际合作体系亟需建立健全"等诸多问题,探析当前我国推进网络社会治理法治化应采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邓幸俊 《老区建设》2009,(18):35-36
社会的改革变迁内生着乡村治理的内在演变逻辑。社会转型期多元利益主体也呈现出新的博弈雏形。文章试图从利益博弈视域下管窥多元利益主体格局,以多元治理为博弈旨趣,以期提出博弈有效路径,实现多元利益整合,形成最佳合力。  相似文献   

16.
张捷 《北方经济》2023,(2):13-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作为社会治理的重要方面,数字化乡村治理具有标志性意义。在中办、国办印发的《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将数字乡村作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大内容,对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提高乡村善治水平作出重要部署,提出构建乡村数字治理新体系。在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中国数字化乡村治理出现了较多新情况新问题,值得我们深入反思。破解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既需要结合国内数字化乡村治理的一般模式,也需要围绕治理思路、价值取向、具体机理等主要内容,开展中国数字化乡村治理的思路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从实践上理解数字化乡村治理的新内涵,加快数字化综合创新平台等新基建建设应用,推进新方位、系统化的乡村政府职能流程优化,因地制宜开展数字化乡村治理的绩效考核。  相似文献   

17.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乡贤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治理,被赋予新的内涵和时代价值。现代乡村治理中倡导法治思维、重扬乡风德治教化、维系乡村自治体系、传递乡土情怀,吸引新乡贤回乡发展乡村,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效开展,但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治理主体凝聚力低,新乡贤参与治理上的沟通和乡贤法律知识体系有待提升等问题。文章从公共行政中管理、沟通网、法律途径探讨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治理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基础,对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保持社会稳定、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总结了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历史发展,并从善治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中国乡村治理的一些构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视野下乡村治理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赵秦卫 《改革与开放》2022,(15):47-51+72
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基于江苏省南通市A村的实践研究发现,当前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但存在治理理念异化、治理主体弱化、治理机制虚化、治理效能钝化等问题,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共同富裕;坚持“三治融合”理念,实现乡村自治、法治、德治;坚持精准治理方向,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方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城乡协调共进;坚持科学考核机制,完善乡村治理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20.
村规民约不仅对维护基层社会秩序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也是乡村治理法治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对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青海省德令哈市各村村规民约的制定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和综合分析,从而探寻如何有效发挥村规民约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