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兴起和应用,工业互联网平台成为赋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通过对江苏省无锡市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调研发现,目前工业互联网赋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还存在着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的成熟度不高、中小制造企业的数字化基础薄弱、金融对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发展的支撑不够、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未形成等问题。本文提出要通过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数据资源、加强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建设、助推金融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融合发展、重点扶持中小制造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生态系统等路径,来赋能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2.
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智能制造生态系统构建,成为理论界与实践界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选择海尔卡奥斯为案例研究对象,探究了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智能制造生态系统构建过程及其价值创造行为。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智能制造生态系统构建依赖平台嵌入、平台聚合和平台撬动三个过程环节,分别实施“望闻问切”“兼容并蓄”和“有无相生”策略,最终构建包含数字价值生成、数字价值共创和数字价值涌现三种价值创造行为体现的智能制造生态系统价值创造组织形态。当参与价值创造的基础操作性资源的来源范围由制造企业内部延伸到制造行业内部,再拓展到跨行业交互时,基础操作性资源多样性同步增加,进而催生出数字价值生成、数字价值共创和数字价值涌现三种差异化的价值创造行为。本文为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与智能制造生态系统相关研究贡献新的理论知识,为数字经济浪潮中的领先制造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智能制造生态系统贡献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3.
安全高效是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包括竞争性、关联性和变革性三大支柱,协同则是实现路径。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工业互联网可以发挥要素配置、需求驱动、分工协作功能促进产业链要素、能力、治理协同,是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抓手。由于要素配置、企业能力以及链条治理等尚不完善,工业互联网核心产业链在核心技术、重要设备、关键环节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制约瓶颈,主要表现为信息网络与控制网络融合难、工业智能自主化水平亟需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发展相对滞后等。工业互联网促进产业链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在全产业链环节进行规模化运用,通过全面的网络连接与数据互通,实现产业链贯通。这就需要精准施策,着力破解成本、标准、安全等难题,让企业愿用、能用、敢用。 相似文献
4.
5.
当前,全球产业链正加速重构,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在驱动产业链空间演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数字空间中,工业互联网对产业链的引导机制通过数据标准、数据安全和流通来实现,数据标准是产业链空间演化的底层逻辑,数据安全和流通是产业链空间演化的有效动力。在地理空间中,工业互联网通过解构生产网络尺度性、生产环节分离性、生产价值极差性来重构产业链的协同性、应变性和竞争力。在“数字空间+地理空间”下,工业互联网驱动产业链布局呈现出“脑体分离”模式,即在地理空间的分离和在数字空间的集聚,并呈现出全球化和区域化、集群化和服务化并存的趋势。因此,厚植产业链基础增强产业链自主可控性,打造产业链飞轮推动产业链运转,保障数据安全流通提升产业链安全性与应变性,实现制造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发展服务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促进GDP增长、提高就业率及振兴制造业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服务型制造模式下,服务型制造企业、目标供应商和目标客户所构成的价值共创网络是各利益相关方获取价值的关键所在。以客户主导逻辑的视角,探讨了服务在制造业中的研究演化,总结分析了产品主导逻辑(G-D)、服务主导逻辑(S-D)、客户主导逻辑(C-D)的内涵及特征,探析了服务型制造模式下价值共创机理和优势,构建了服务型制造模式下价值共创网络。构建的价值共创网络为产品/服务系统(PSS)开发和服务创新流程机制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工业领域的数字新经济,是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关键载体。以“柠檬豆”平台为案例研究对象分析工业互联网平台成长演化机理,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平台场景赋能以平台用户需求场景为牵引,开发冗余数据资源,整合异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知识传导和数字协同;工业价值网络中的资源映射到工业互联网平台上成为可调用的数据资源,数字孪生产生更丰富的场景,驱动网络效应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成长演化的本质是基于场景赋能体系构建的价值创造过程与基于网络效应形成的生态构建过程之间的交互共演。响应场景驱动创新范式,研究有助于完善平台组织理论,丰富网络效应研究情境,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基于吸收能力理论视角分析平台数据赋能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作用机理。采用239份来自全国部分地区制造企业调查问卷,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在平台数据赋能的3个子维度中,平台连接能力、平台智能能力和平台分析能力均显著正向影响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吸收能力分别中介平台连接能力、平台智能能力、平台分析能力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数字化导向正向调节吸收能力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数字化导向正向调节平台连接能力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系,但在平台智能能力、平台分析能力与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关系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数字化导向正向调节平台连接能力通过吸收能力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的促进作用,但在平台智能能力、分析能力分别通过吸收能力对企业数字化转型产生正向影响过程中的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10.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互联技术兴起,互联网平台逐渐成为我国中小制造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土壤。基于平台生态系统理论与价值共创理论,遵循“主体互动融合—跨业价值重塑—环境协同共生”基本框架,探究我国中小制造企业与互联网融合的内涵及特征。运用嵌入型多案例研究方法,探究我国中小制造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模式,提炼归纳出我国中小制造企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3种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服务型制造是在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由服务和制造高度融合而产生的新的先进制造模式。从服务型制造的概念、特点出发,分析了浙江利用服务型制造的模式进行转型升级的机理,最后以浙江纺织企业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指出浙江制造企业利用服务型制造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促进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智能制造作为“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利用互联网驱动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企业智能化转型的重要手段。运用动力链条模型,从直接驱动力和间接驱动力两方面分析了互联网驱动智能制造的机理,分别阐述了互联网通过业务流程、制造技术、企业组织、产业集群等方面对智能化转型的影响,提出互联网驱动智能制造的实施路径,并结合不同行业分析了其相应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14.
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正成为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而制造业企业集群又为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形成创造了条件,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与企业集群之间存在交互赋能现象。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海尔、徐工为案例研究对象,基于探索性案例分析和跨案例分析,研究交互赋能的作用机理,梳理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成长演化机理,提出普适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模式,即“厂商自研”模式、“云助力”模式,进一步丰富了平台经济理论与赋能理论,可为中国传统制造业龙头企业向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正成为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而制造业企业集群又为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形成创造了条件,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与企业集群之间存在交互赋能现象。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海尔、徐工为案例研究对象,基于探索性案例分析和跨案例分析,研究交互赋能的作用机理,梳理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成长演化机理,提出普适性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发展模式,即“厂商自研”模式、“云助力”模式,进一步丰富了平台经济理论与赋能理论,可为中国传统制造业龙头企业向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数字化赋能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有助于促进制造业企业有效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数字化赋能为制造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制造企业只有主动进行转型升级,充分运用绿色供应链带来的机遇才能实现新的发展。文章通过从管理成本、信息沟通系统、制度建设三个方面分析湖南省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从数字化培育绿色供应链管理意识、建立数字化绿色供应链管理信息沟通系统、健全绿色供应链管理法律法规三个方面给出制造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路径,探索湖南省制造企业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18.
服务型制造网络是基于能力需求导向的一种模块化服务网络。服务能力的差异化增加了服务型制造网络的不确定性,使得价值模块节点的选择更加复杂。通过建立价值模块节点的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节点选择的综合评价物元模型,提出了基于可拓理论的评价步骤;采用三角模糊群决策方法,确定了指标权重,通过修正关联函数、求解关联度,寻找最优解;最后用一个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此方法解决了构建模型时对指标模糊、主观判断的问题,使得节点选择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19.
20.
以WoS数据库中工业互联网平台研究文献为对象,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研究学科知识结构、热点和趋势进行总结。研究发现: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域学科知识结构由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工业4.0、云制造平台与企业商业模式、物联网与平台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平台与智能物流、物联网与企业信息系统5部分构成。研究热点方向主要包括工业互联网平台知识管理与商业模式、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与产业创新、工业互联网平台与制造企业生产管理。最后,提出以“工业互联网平台基础架构—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行机制—工业互联网平台产出结果”为主线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理论框架,并从3个角度提出未来研究方向,旨在为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学术研究和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