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202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同时,产业政策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本地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基于2006—2022年A股上市公司和“十一五”至“十四五”周期内的地方产业政策数据,采用异质性分析、PSMDID实证分析等方法,以成本及其传导路径为切入视角,研究探讨地方产业政策对企业供应链韧性的影响,揭示产业集群形成、技术创新提升和宏观经济环境差异性对地方产业政策降低成本的多维作用机制。实证结果显示,地方重点产业政策能显著降低企业供应链成本,而一般产业政策呈现增加效果。PSM-DID实证分析发现,重点产业政策进入会降低供应链成本;一般产业政策进入则提升供应链成本,退出则降低成本且效果相较进入时弱,总体会增加供应链成本。地方政府在制定和调整产业政策时,应提高政策的针对性,促使多项政策协同增效,紧紧围绕产业集群发展与技术创新进行精准施策。同时,确保政策灵活可持续,优化经济与市场环境,并针对不同领域实施差异化指导。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的重要方面,对保障我国经济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加速分化和重构,主要经济体纷纷出台政策提升和强化本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深入分析主要经济体的政策举措,对我国下一步提高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具有重要参考借鉴作用。我国应坚持底线思维,建立供应链安全风险预警机制;通过打造制造业集群和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突破,切实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深度参与国际合作,打造多元化的开放型供应链体系,在世界变局中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  相似文献   

3.
陈婷 《全国流通经济》2023,(22):148-151
提升产业链韧性是建设现代化产业链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数字化转型在运行新动力、提升供需匹配精准度、拓宽供应链网络布局层面助推产业链韧性提升。目前,我国产业链由于产业基础能力薄弱、要素市场化程度低和基础创新能力不足仍存在“断点”“堵点”“短板”等问题。鉴于此,应依托数字化转型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利用平台支持推进产业链数字化升级,借助产业集群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补链强链稳链,提升我国产业链韧性,早日实现对产业链的自主控制。  相似文献   

4.
余韶堃 《现代商业》2024,(3):138-142
供应链融资是解决供应链中小企业资金约束,保障中小企业的资金充足,增强供应链产业链韧性,提升供应链安全的重要手段。在促进提升供应链产业链韧性的时代背景下,研究供应链融资对供应链企业的影响机理以及供应链融资决策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产权结构的角度出发,梳理了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两种产权结构下的现有相关文献,总结了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模式对供应链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并从融资模式创新、数字技术应用角度提出供应链融资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5.
自贸试验区作为保障中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有效运行的重要载体,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自贸试验区既是国内大循环中推动市场规则与国际高标准对接的改革试验田,又是增强国内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参与国际循环的开放桥头堡,对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进程具有关键作用。目前,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存在较多现实约束问题。为此,粤港澳大湾区应依托自贸试验区建设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助力产业向高附加值跃升;加强大湾区产业融合,辐射带动欠发达地区发展;引领数字技术发展,构建大湾区产业创新链体系。  相似文献   

6.
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稳定是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数字经济的发展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产业链供应链的区域化、本土化和短链化的发展趋势,“断链”“脱钩”的风险不断增加。数字经济主要是通过数字基建、数字产业、数字平台、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以及产业生态圈建设对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产生影响。因此,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的提升可以通过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优化产业升级,以数字技术的嵌入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以及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进行深度融合发展等。  相似文献   

7.
2022年3月,《欧盟关键性原材料法案》正式发布。该法案旨在解决欧盟关键性原材料供应可持续和安全问题,增强欧洲在精炼、加工和回收关键性原材料方面的能力。该法案的出台,对欧洲乃至世界原材料的供应链、产业链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在比较分析美国、中国、日本、澳大利亚等相关法规制度的基础上,分析了《欧洲关键性原材料法案》对世界产生的外溢效应。针对该法案对中国的启示,提出了加快原材料领域相关的立法进程、增强原材料领域的战略自主性和供应安全、推进原材料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中国在关键性原材料规则体系中的国际话语权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美国是第一个从国家战略安全角度承认并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国家,其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战略旨在维护本国的经济、民生和国家安全,为我国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体系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启示。基于此,我国要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断完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警体系的组织与管理机制,建立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预警政策法规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风险识别、精准有效处置能力,科学选择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长三角地区拥有资源配置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先进制造中心和数字金融航运中心等优势,在服务保障全国产业链供应链稳定运行和安全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目前,长三角地区部分关键设备和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存在成本上升、过快“去工业化”、局部产能过剩等风险,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面临地缘政治等不确定性因素冲击。建议,长三角立足更好服务保障国家的战略高度,率先构建自立自强的多元主体协同创新体系,构建稳定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跨区域协同保障体系,强化产业根基培育本土世界级企业和品牌,加强重点产业链供应链风险防范管控,统筹产业资本输出与产业链核心优势重构,全面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0.
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已经成为新发展阶段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着力点。本文以汽车产业链为切入点,采用2017年1月—2021年12月我国HS6位产品—来源国—省份维度的海关进口数据,构建并测度了产业链安全指数,准确评估当前我国汽车产业链的安全现状,并采用双重差分估计深入分析新冠疫情对我国汽车产业链安全的影响,从而为保障我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提出有效的对策建议。本文发现:第一,基于对汽车产业链安全的评估,整体上,我国汽车产业链对进口中间品的依赖度较高且趋于集中,产业链风险存在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区分上、中、下游来看,中游风险相对较高,且呈现出更为突出的动态不稳定性特征;第二,从省份来看,中间品的进口规模效应较为突出,即各省进口规模越大,汽车产业链的安全性相对越高;第三,从国别来看,来自资源型国家(地区)和电子产业发达国家(地区)的进口风险相对较高,其中自澳大利亚等七大经济体的进口面临着进口规模与产业链风险双高的问题;第四,从细分产业链环节来看,上游的模具制造、光伏设备以及中游的汽车整车制造等环节面临的产业链风险相对更高;第五,新冠疫情暴发显著影响了我国的汽车产业链安全...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潮流下世界产业分工不断细化,形成相互依赖、深度嵌入的全球供应链,而近年来国际政治形势与突发事件为全球产业链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与变革,供应链的主导权竞争趋于白热化。“双循环”格局下,国家的供应链体系愈加复杂多元,但也在外部冲击下暴露出供应链的脆弱性,韧性建设仍有较大进步空间。本文梳理了供应链视角下“双循环”格局下的基本概述,在此基础上剖析发现我国供应链韧性建设中存在诸多挑战,未来提升供应链韧性需要从内循环创新赋能、外循环开放合作、内外加强协同发展等方面采取对策,积极推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供应链的韧性建设。  相似文献   

12.
彭雨欣 《商展经济》2022,(3):103-105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产生了深刻的变化。各国吸取本次疫情带来的经验教训,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向区域化、本土化发展。总体而言,国内外关键产业链与关键供应链虽然相对安全,但对外依存度高和外商控制力强的产业存在安全风险。对核心关键产业自主掌控能力不足和产业链格局面临深层次变迁是影响国内外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内在和外在的重要因素。因此,各国政府应加快引导创新链发展和建立外商投资审查机构,保证在关键核心产业链环节自主可控,从而保障国家核心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  相似文献   

13.
提升产业链韧性是推进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基于2006—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未包括西藏、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面板数据,研究智慧物流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和异质性表现。研究发现,智慧物流显著促进产业链韧性提升,在采用工具变量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和通过替换核心解释变量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分析表明,智慧物流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具有时间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在样本期后期(2015—2021年)、东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智慧物流对产业链韧性的影响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智慧物流可以提高信息传递效率和运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推动资源要素顺畅流动,缓解行政壁垒,促进市场整合,从而增强产业链的资金可得性和上下游关联关系,提高产业链韧性。因此,在我国产业链韧性需要迫切提升的关键阶段,应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智慧物流持续健康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完整且有韧性的产业链;以降低交易成本和促进市场整合作为提升产业链韧性的着力点,更好发挥智慧物流对产业链韧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在产业分工不断深化、资源要素全球配置的背景下,供应链深度嵌入我国生产流通的各个环节,既是链接供给侧和需求侧的关键纽带,也是推动国民经济降本增效的重要抓手。国际上,美国、英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很早就认识到供应链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将供应链从企业微观层面上升到国家战略和全球治理的宏观层面,把供应链政策作为提升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推进多边合  相似文献   

15.
<正>大宗物资采购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本文研究分析了当下国有企业大宗物资采购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资源端建设、价格分析、增值服务及大宗物资平台建设方面提出优化建议,旨在推动企业提升采购效率,增强供应链产业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一、引言2015年以来,国资委在中央企业开展采购管理提升对标活动,明确要求中央企业加强两级集中采购,并将集中采购开展情况及成效作为对标评估关键指标,引导中央企业深入开展集中采购降本增效,建立采购管理提升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日本政府加紧推进供应链安全政策。其中,加快推进供应链领域的国际合作是其供应链安全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期,日本供应链合作发展呈现出紧盯关键领域,以对美合作为主同时快速开展同亚太其他国家合作,在合作中考虑俄乌冲突影响以及在合作中加入出口管制元素等新趋势和新特征。日本加快推进供应链国际合作一方面为提高本国供应链韧性,维护经济安全,一方面也为了策应美国开展对华战略竞争,同时希望通过合作帮助本国产业巩固和进一步获取关键产业供应链优势地位。对此,我应一方面保持高度警惕,对日本供应链合作发展趋势进行跟踪研判,一方面应继续发挥中日经贸关系“压舱石”作用,同时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复杂网络视角出发,基于产业链的高阶网络传递效应,从产出供应链和投入需求链两个方向精准识别和深入分析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网络中的地位演变。研究发现,2000—2020年,中国地位的崛起彻底改变了全球产业链网络的权力分布,形成中、美、德三足鼎立的局面。中国地位的攀升来源于制造业的经久不衰和服务业的后起直追。2020年,中国制造业Page Rank需求链和Chei Rank供应链中心度均居世界首位,中高端制造业地位领先,电子与光学设备业成为全球枢纽。中国服务业Page Rank和Chei Rank中心度稳步增长,分别提升至全球第3位和第5位,知识型生产性服务业进入网络核心区。中国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网络,着力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有助于加快构建安全稳定、畅通高效和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体系。  相似文献   

18.
魏琪嘉 《全球化》2023,(2):102-110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有增无减,国际经贸关系博弈日趋复杂,这些都深刻推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大调整、大重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保产业链稳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破题的关键。本文在总结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产业链供应链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保产业链供应链的总体思路和重点举措。总的来看,我国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有条件、有优势、有潜力,但同时也存在不稳定、不强大、不安全问题。未来要坚持系统施策,统筹发展和安全,将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夯实产业链、补齐产业链短板、优化产业链配套,巩固制造业传统优势,进而塑造中国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相似文献   

19.
李冰 《价格理论与实践》2023,(12):111-115+209
全球“双碳”进程持续加速,中国清洁能源产业规模再攀新高,能源转型背后的关键矿产安全问题愈发凸显。西方国家近年来高度关注全球关键矿产的发展动向,以关键矿产“去中国化”为抓手,做动作、搞圈子,力图建构“关键矿产联盟”。这套机制呈现出所谓的安全议题优先、双边合作加速、多边机制创设、全球南方裹挟介入等四个特点,可能对我国参与关键矿产的国际合作带来隐含风险与不确定性。美西方国家在关键矿产领域的霸道行径与胁迫行为,严重威胁到全球清洁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与安全,究其原因,是其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作祟。我国应从提升风险保障能力,加快关键技术创新,注重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以及秉持“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机制等方面稳步发力、妥善应对。  相似文献   

20.
供应链是产业链的第一链条。未来产业链供应链的竞争,将成为全球产业竞争焦点。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本文旨在探究根据VAR模型在海南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的机制。通过收集大量实证方面的研究,分析发现海南农业生产总值对海南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影响;农业总产值对农村投递路线长度的贡献度大于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村投递路线长度的贡献度,但随着时间推移,农业总产值对农村投递路线长度的影响慢慢减小,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村投递路线长度影响在增大;同时发现农村投递路线长度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度小于对农业机械总动力的贡献度。本文为海南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升提供了深入洞察和理论支持,同时提出了相关政策和建议,为海南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