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黄全祥 《中国外汇》2023,(11):49-51
<正>外汇局四川省分局创新推广“两免一奖”支持模式,优化“两免”业务办理流程,创新“免申即享”履约奖励资金兑现方式,构建和完善全省汇率避险政策支持体系。为支持中小微外贸企业更好地适应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新形势,帮助企业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降低企业汇率避险成本,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四川省分局(下称四川省分局)积极探索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创新举措,联合成都市金融局、成都市商务局开展中小微外贸企业汇率避险“免担保费、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常态,汇率弹性不断增加,外贸企业汇率避险诉求显著增加。利润较薄的小微企业尤其容易受到汇率波动的影响,规避汇率风险对小微企业保持稳健经营至关重要。但长期以来,小微企业汇率避险面临“意识弱”“成本高”“流程繁”等痛点,文章从银行代客外汇衍生品部门实务视角,探讨提出“强化汇率风险中性意识宣导”等措施建议,协助企业提升汇率避险能力、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相似文献   

3.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货物退 免 税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 ) 一、出口企业向税务机关主管出口退税的部门(以下简称退税部门)申报出口货物退(免)税时,在提供有关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表及相关资料时,应同时附送下列纸质凭证: (一)实行“免、抵、退”税管理办法的生产企业提供出口货物的出口发票;外贸企业提供购进出口货物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 凡外贸企业购进的出口货物,外贸企业应在购进货物后按规定及时要求供货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其购进货物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属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退税部门应要求外贸企业…  相似文献   

4.
动态     
《黑龙江金融》2022,(5):4-5
<正>商务部围绕“保、抓、强、促、增”稳外贸当前,全球需求趋弱,我国外贸发展外部环境趋紧,增长势头放缓压力较大。对此,商务部将围绕“保、抓、强、促、增”稳外贸。“保”就是保畅通,保障外贸领域生产流通稳定,确定重点外贸企业等名录并在生产、物流、用工方面予以保障,“一企一策”解决重点外贸企业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5.
<正> 如何做好对外贸易信贷资金的分配,是个难度较大的问题。面对企业信贷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光靠“紧缩信贷”,不发挥贷款利率杠杆作用,势必产生如下不良影响: 1.不利于调整出口产品结构。银行贷款利率低,就会刺激企业不管换汇成本和国外市场销路,盲目扩大生产和收购。一旦遇到国外市场销路不畅,就会影响企业出口创汇和出口产品结构调整。 2.不利于企业积累自有资金。长期以来,中行对外贸企业资金实行“供给制”,甚至个别企业21年来没有充实一分白有资金。加上贷款利率低,企业更不愿意积累自有资金。据某市中行对12家外贸企业1988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外贸企业的创新探索,是基于国际竞争环境所做出的积极反应。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在全球贸易环境明显不稳情况下,保持并提升了竞争力。“曾经犹豫过,现在看这条路走对了!”江苏一家外贸企业负责人感叹,这两年企业利润和出口额平均增长率分别达175%和282%。而他所说的这条路,便是持续加大创新力度促进转型升级之路。刚刚过去的一年,不少外贸企业克服诸多困难,持续加大数字化转型力度,  相似文献   

7.
贸易融资是银行为外贸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行为。改革开发之后,中国的外贸企业越来越多,外贸交易越来越频繁,一些银行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加大了对中国外贸企业融资需求的支持。2001年中国入市之后,中国企业贸易融资进入到“新时代”,贸易融资也成为了银行的主营业务之一。随着入市之后,中国企业要面临更加复杂的国际环境,贸易融资风险也随着加大,防范企业贸易融资风险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信息集锦     
《上海保险》2004,(8):48-48
近期保险动态 A.“外贸出口及海外风险防范研讨会”成功举办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于7月27日联合上海市外经贸委贸促处、外经贸企业协会举办了“外贸出口及海外风险防范研讨会”。会议由市外贸企业协会杨明会长主持,200多家外贸企业出口业务负责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会上就我国外贸发展形势和面临的问题,出口信用保险功能  相似文献   

9.
金晖 《国际融资》2008,(6):53-53
“不确定性”是企业经营所面临的最大风险,基于国内外诸多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中国信保专家向广大外贸企业提出以下应对风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赵亮  周翊 《中国外汇》2020,(6):23-24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下称“外综服企业”)以互联网信息服务平台为载体,为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报关报检、物流、退税、结算、融资、信保等进出口环节提供一体化专业服务,在促进外贸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外综服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具有“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和“进出口代理”的双重身份,一旦在通关过程中出现申报不实等问题,常常会承担实际贸易主体的责任,面临着较高的申报风险。  相似文献   

11.
外贸企业规避人民币汇率风险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民币“汇改”带来的汇率风险不仅是悬在外贸企业头上的利剑,更将成为外贸企业防范风险、提高竞争力的重要课题。企业规避人民币汇率风险的对策有支付计价货币的选择、采取保值条款保值措施、灵活运用贸易结算方式和通过外汇金融衍生产品保值等,要求进行设置外币账户、规范会计核算程序、用汇率升降变化规律分析会计相应科目制定对策,和清楚利用金融衍生产品的对应企业会计科目等适应性会计调整。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外汇》2024,(1):64-65
<正>汇率避险关系外贸企业健康长远发展,也是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浙江省分局(以下简称浙江省分局)持续推进的重点工作。2022年以来,浙江省分局在全省启动深化汇率避险服务三年行动,搭建“汇及万家”宣传、外汇联络员指导和担保增信政策三项机制,累计开展各类培训2400余场,走访企业13万家次,外贸企业走访覆盖率超过90%,全省汇率避险参与企业数达12余万家。  相似文献   

13.
随着外贸出口形势的逐渐好转和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政策的实施 ,出口企业不断增多 ,许多企业咨询出口退税款的税收处理问题。就企业出口货物所获得的增值税和消费税的退税款的税收处理问题 ,国家税务总局已作出明确规定 :1 企业出口货物所获得的增值税退税款 ,应冲抵相应的“进项税额”或已缴增值税金 ,不并入利润征收企业所得税。2 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消费税应税消费品 ,一律免征消费税。对其他生产企业委托外贸企业代理出口的消费税应税消费品采用“先征后退”办法的 ,凡按照财政部《关于消费税会计处理的规定…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分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其前身是四川省石油总公司(成立于1952年8月),主要从事成品油经营与销售。公司资产总额34.20亿元,净资产14.81亿元;下属20个市州分公司,员工总数1.3万人;拥有在用油库27座,兰成渝输油管道沿线有9座油库能接收管输油品,销售网点遍布全省城乡,是四川成品油市场供应的主渠道。公司先后被评为”‘中国脊梁’国有企业500强”、“四川贸易企业最大规模50强,最佳效益200强”、“四川省综合成长型企业”、“四川省连续三年质量无投诉示范单位”,连续六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相似文献   

15.
一问:外贸企业分得的利润或分担的亏损,在什么科目核算? 答:实行出口奖励金办法的外贸企业,按联、合营投资合同、协议分得的利润或分担的亏损,应作为企业盈亏总额的一部分,列入“投资损益”科目核算。 二问:对联合营投资净收益,应按何比例计提利润留成?  相似文献   

16.
2011年以来,受外部需求萎缩、宏观政策趋紧、综合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小微外贸企业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局面,转型升级迫在眉睫.转型升级,已成为众多小微外贸企业在危机中成功提升竞争力的法宝  相似文献   

17.
利丰转型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玲 《中国外资》2004,(4):65-66
<正>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经两年了,国内外贸企业充满着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国内企业将直接面对来自国外企业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在国际市场上,国内企业可以平等参与国际竞争,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有些企业在竞争中如鱼得水,发展迅速,而有些外贸企业至今不能准确把握市场,找不到自己的发展之路,香港利丰公司的发展历程或许对中国外贸企业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8.
要贯彻落实“从紧”的信贷方针,有三个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外贸企业多年来吃财政的“大锅饭”,花钱找银行,核算观念淡薄;银行信贷强调服务多,监督检查不力;外贸清仓挖潜,年年清,年年不清,新的不合理资金占用不断发生,银行无能为力。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识到:治理整顿经济环境和秩序,外贸信贷部门责无旁贷,必须把紧缩信贷同治理整顿的方针统一起来。通过强化信贷的经济杠杆作用,在抽紧银根、资金严重紧缺的情况下,加强银贸协作,与外贸企业的经理和财会人员对话,促使外贸企业由“花了再算”向“算了再花”的观念转变,眼睛向内,以调整促挖潜,压缩不合理资金占用,把死钱搞活,缓解资金供求矛盾。  相似文献   

19.
实现我国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关键是要实现外贸内生型增长。政府应积极制定与时俱进的贸易促进政策,营造宽松的国际贸易环境,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为外贸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外贸企业是国际市场竞争的主体,外贸内在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企业系统化的、可集成的创新活动,包括思想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企业文化创新、国际营销创新等方面,以此确立外贸企业国际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我国对外贸易长期、稳定、可持续、健康增长。  相似文献   

20.
<正> 历史又让人们追溯到1995年lO月,江泽民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代表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将从1996年起在上海等地进行中外合资外贸企业的试点。消息一传出,日本的三菱商事、伊藤忠、丸红、日商岩井等八大商社,韩国的大宇、现代、三星等跨国企业即闻风而动,加上欧美的公司,共有10多家外国著名企业纷纷表示对参与合资外贸公司持积极立场,视之为“外商在华投资开创了新领域”。于是,经过中外双方的洽谈和磨合,“东菱”、“上海兰生大宇”和“中技鲜京”三家全国第一批合资外贸公司经国务院正式批准于1997年8月在上海浦东大地破土而出了。三年的实践辨证地表明,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