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马铃薯浑身是宝,含有丰富的淀粉和维生素,既可当粮又可当菜。虽然马铃薯在粮食总产中占比不高,但对改善城乡居民膳食结构意义重大。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受加工业带动,我国马铃薯面积快速扩大,从6000万亩、7000万亩扩至8400万亩,产量接近9600万吨,近年单产提高较快得益于国家支持的脱毒种薯基地,使得品种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促进了马铃薯产量的增加。但是近些年也发生过两次马铃薯滞销。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和严重污染企业 相似文献
2.
3.
<正>荔波县位于贵州省南部,地处黔桂两省交界,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全县以400米-800米海拔为主,年均温18.3℃,年雨量1373.0mm,年无霜期308天,年平均相对湿度76%,年平均日照时数1272.8小时。现有耕地面积20732公顷(稻田12112公顷,旱地8620公顷),耕地土壤主要是以红壤和石灰土为 相似文献
4.
目前 ,云南省已形成木材采运、贮存、加工、林化工以及森林药品、食品、森林旅游、竹藤加工、林果、林纸、香料等门类较为齐全的林产业体系 ,产品品种达160余种 ,林业社会总产值达140亿元 ,林产业已成为云南支柱产业之一。全省共有木材加工企业4721个 ,人造板企业50个 ,林化工企业44个。建国以来共生产商品材8643 5万m3 ;锯材1517万m3 ;胶合板、纤维板、刨花板228万m3;木地板180万m2;松香38 5万t、松节油9 3万t、紫胶3 3万t、栲胶6 5万t,其中紫胶产量居全国第一位。1998年全省家具产… 相似文献
5.
把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成为一个大产业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首先分析国际农产品贸易中的壁垒越来越严重的趋势,在看到这种状况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的同时,提出我国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6.
7.
8.
9.
麻竹,别称“甜竹”、“玉兰竹”、“大叶乌竹”、“大头典竹”,为我国特产,主要分布于南部和西南部,贵州境内分布较广。开发麻竹产业具有诸多优势: 一是经济价值高。麻竹植株高、生性强健、笋期长(每年3~10月为产笋期)、产量高(每亩年产笋2~5吨,平均每亩产竹材80余株)。麻竹笋营养丰富,是一种低热量、粗纤维的食物;麻竹既可作建筑、家具、器 相似文献
10.
11.
建设环境友好型农业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认为环境友好型农业是环境友好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农业资源投入、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农业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体系,转变为依靠生态型农业资源友好来发展的经济体系。因此,环境友好型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就建设环境友好型农业的基本途径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2.
13.
14.
黑龙江省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对土地利用方式的要求,以黑龙江省为例,探讨各类用地方式更适应当的自然、社会条件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专家认为大水面渔业开发不宜形成大产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作为世界上湖泊、水库众多的国家之一,我国的大水面渔业产量却只占淡水渔业总产量的40%。水利部中科院水库渔业研究所刘家寿研究员认为,针对湖泊、水库污染和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的现状,大水面渔业开发不宜形成大产业,不仅不需要发掘潜在的优势,而且还要适当控制目前的拓展态势。 据介绍,大水面渔业近年来迅速升温,但由于生态环境认识的局限性和开发管理的不合理,也引发了一系列负面效应,导致湖泊、水库中的水产动物的病害频繁发生,已经发现的 相似文献
16.
17.
据了解,部分满足条件的子二代娃娃鱼。经过相关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在指定酒店限量出售。市民不久就能吃上“细皮嫩肉”的娃娃鱼。 相似文献
18.
钟仁一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2,15(3):23-25,30
文章指出,辽阔而神奇的西部,是拓展地勘产业的热土;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地勘产业带来发展机遇.进而就如何发挥地勘产业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国际上都激起了强烈的反响。“西部大开发”成了继“入世”问题之后的又一个热门话题。然而,在这股西部大开发热潮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创造条件,让各类企业真正成为大开发的主力军。正如自治区党委曹伯纯书记在 6月 27日召开的全区西部开发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必须充分发挥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调动企业参与西部大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快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培育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从事西部大开发的投资…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目的:确定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的概念、评价指标体系和适宜的评价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组合评价法、统计检验法.研究结果:构建了一套包括40个指标、具有层次结构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的TOPSIS评价方法为最优评价方法;重庆市计算结果表明,除2005年之外,土地利用的环境友好水平总体上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研究结论:评价指标体系基本可以反映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的状态和水平;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思路比较适合于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的评价;重庆市今后应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两方面提高土地利用的环境友好水平. 相似文献